我曾经在文章:特朗普地图开疆,1935万领土,时隔127年,美国地图再次“扩张”一文中说到:加拿大是美国求而不得的初恋,格陵兰岛是美国一见钟情的美女,巴拿马运河则是美国曾经深爱并且拥有过却又最终失去,现在又想起她的好的白月光。
美国心中有白月光和初恋,相对应地,美国也是很多国家心中的白月光和初恋。比如菲律宾心中的白月光就是美国,可惜被美国安排独立了,波多黎各的初恋也是美国,可惜求而不得,始终得不到美国芳心,被美国各种嫌弃。
为何一向热衷扩张与掠夺的美国会“嫌弃”波多黎各,“抛弃”菲律宾呢?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对加拿大恋恋不忘?这背后藏着怎样的隐情,朋友们我们一起从历史的长河中去寻找蛛丝马迹吧,探寻这背后的故事。
菲律宾:烫手山芋的无奈舍弃1869年贯穿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通车,美国东西部的联系被打通,国内市场初步建立,迎来高速发展期,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羽翼渐丰,其野心也不可避免的膨胀,目光瞄向海外,正好旁边有个已经衰落的老牌霸主,可以拿来刷声望,于是乎1898年美西战争在美国的故意挑动下爆发。
这场战争,美国就像饿狼扑食,西班牙则似风中残烛,胜负毫无悬念。美国轻而易举地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等地,1898年12月10日美国与西班牙签订《巴黎和约》,美国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从西班牙手中获得了菲律宾群岛的所属权。
美西战争,是美国霸权扩张的第一步,菲律宾则是美国跨出霸权争夺第一步最大的胜利果实,自然得到了美国上下的高度重视,信心满满地想把菲律宾打造成为亚洲的样板殖民地,吸引更多国家加入。
美西战争期间,正值菲律宾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高峰期,面对美国这个后来者,自然也不客气,反抗运动此起彼伏。美国也不客气,举起屠刀杀的血流成河,美菲战争直到1906年才算是告一段落,美军付出了7000多人死亡的代价。
美国好不容易得到一块海外殖民地,得好好治理啊,面对菲律宾高涨的反抗运动,美国怕了,精于计算的美国深感铁腕殖民菲律宾的代价实在太高,可是这块肥肉又舍不得放弃。该说不说,这时候的美国精英手段就是高明些,他们抛弃了西班牙那套传教优先的模式,改为代理人模式,充当影子政府。
美国首先在菲律宾建立起亲美的文官自治政府,试图推动菲律宾走向所谓的 “现代化”,1907年菲律宾成立两院,举行了第一次立法议会选举,然而菲律宾的国防和外交等关键事务仍然是美国人的专属特权,菲律宾人自己是说了不算的。在教育上,大力推广英语,希望用语言的力量同化菲律宾人。在经济上,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植园经济,将菲律宾纳入自己的经济体系。美国上下都在幻想着,菲律宾能成为其在亚洲的稳固桥头堡,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和战略利益。
然而,现实却给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虽然代理人模式成功平息了菲律宾国内的反抗运动,然而菲律宾的经济始终无法给美国带来收益,因为菲律宾只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而美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菲律宾的拳头产品,如糖、椰子油等,恰好在与美国南方农场主抢夺市场,根据美国当时的法律,美国本土对海外属地的关税税率非常低,这下子来自菲律宾的农产品狠狠冲击着美国本土市场,弄的农场主们怨声载道。
1929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如暴风雨般袭来,美国自身经济陷入了泥沼,美国人大规模失业,对于菲律宾的不满也到达顶峰,美国民众普遍认为是美国养着一帮菲律宾穷人,抢走了属于美国人的公共资源和就业岗位,美国国内排菲情绪日益高涨,大量美国民众包括议员们开始呼吁美国菲律宾这个烫手山芋。
193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海尔—哈维斯—加亭独立法案”,允许菲律宾独立,嘿,搞笑的一幕出现了,菲律宾当局竟然拒绝接受,理由是法案对菲不利。美国求着殖民地独立,殖民地还不乐意独立,我就要赖着你美国,看你怎么着。
但是美国政府已经下定决心要甩掉菲律宾这个包袱了,一计不成,再来一计,两年后也就是1934年,美国又批准了新的“泰丁斯—麦克达菲法案”,给予菲律宾自治权,并宣布在菲独立十年内逐步提高出口到美国产品的关税。
菲律宾成为美国殖民地最大的优势被剥夺,无奈之下菲律宾接受了法案,开始组建自治政府,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打断了这一进程,二战后美国暂时接管菲律宾,然而搞笑的是,1946年7月4日,美国建国170年的国庆日当天,宣布菲律宾正式独立,搞笑的点又来了,菲律宾的独立不是自己宣布,它被独立了。
那么,美国为何急于摆脱菲律宾, 像甩包袱一样甩掉菲律宾呢?
首先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滞后,美国投入的大量资金始终不见回报,最为关键的是大量菲律宾人移民美国,与美国本土工人争夺就业机会,碰上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更是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1946年,二战结束,欧洲被打成废墟,美国成为实际上的霸主,前任霸主大英帝国在海外存在着众多殖民地,如何削弱前任霸主成为时任霸主最紧迫的任务,通过让菲律宾这个美国最大的海外殖民地独立,可以在国际上树立民主形象,站在道义制高点制裁别人,减轻国际舆论压力,另外一方面,美国早已转变政策,海外殖民转向经济殖民,虽然菲律宾独立了,但是美国仍在菲律宾驻有军队,经济上菲律宾仍要给予美国商品和资本特殊待遇,确保美国在菲律宾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如此一来,所谓殖民不殖民的名头还重要吗,实际的利益还是掌握在美国手中。
表面上是大发慈悲,实际上却暗藏玄机,老美这一套表里不一,明着伟光正,实际暗戳戳的套路早已玩的炉火纯青了。
波多黎各:转正遥遥无期1898年的美西战争,美国不仅获得了菲律宾,还有波多黎各,这个位于加勒比海的美丽岛屿。美国对波多黎各的统治,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美国化”色彩,波多黎各的教育、政治和经济体系全方位改造,试图将其纳入美国的轨道。
1952年,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自治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治权,但在政治、经济等关键方面,仍牢牢受制于美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多黎各人民对自身地位的不满日益增长,他们渴望能够真正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享受与美国本土公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波多黎各先后举行了五次全民公投,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最近在2017年的公投中,高达97%的民众支持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第51个州 。这些公投结果,清晰地表明了波多黎各人民渴望“转正”的强烈愿望。
然而,美国却对波多黎各的热情无动于衷,甚至可以说是“嫌弃。这背后,有着一本精打细算的经济账。近年来,波多黎各的经济状况糟糕透顶,宛如陷入泥沼难以自拔,其外债高达700多亿美元,政府早已入不敷出,甚至要申请破产保护。
波多黎各的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美国的援助和少数产业,与此同时波多黎各的税收产出极低。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有限,导致税收来源匮乏,没有钱就没法发展,没法发展就更没有钱,如此恶性循环。
对于美国来说,接纳波多黎各就意味着要承担起其巨额的债务,还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来扶持其经济发展。这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美国政府可不想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且美国自身的债务危机已是悬崖边缘,危险至极。
另外美国本土的两党之争,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选票决定一切的情况,民主党和共和党谁也不愿意放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进来搅局,打破现有的政治平衡,另外一旦接受波多黎各,其他海外属地如何自处,是否都要接纳,又要如何治理,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一旦打开,就是无尽的麻烦,打乱美国本土的统治体系,大幅增加治理成本。
精于计算的美国当然要说不,波多黎各就像那苦等恋人的痴心汉,纵使美国虐我千百遍,依然初心不改的守着初恋不放,一心想要成为那第51州。
加拿大与格陵兰岛:美国的 “大陆野心”美国可以轻易拒绝波多黎各,可以安排菲律宾独立,可为什么现在又对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如此觊觎呢?
文章开篇,就提到加拿大是美国求而不得的初恋,1812年美国意图吞并加拿大,导致第二次英美战争爆发,结果美国惨败,从此熄灭了向北方扩张的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真的就放弃了加拿大,实际上美国转为更为隐蔽的方式全方位控制着加拿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在经济上,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加拿大,控制了加拿大的许多关键产业,使得加拿大的经济对美国产生了严重的依赖 。在文化上,美国的电影、音乐、电视节目等文化产品如潮水般涌入加拿大,对加拿大的本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国际事务上,加拿大紧随美国脚步,很少见其有自己的主张。
加拿大国土面积998万平方公里,比美国还大,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虽然人口不多,国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但是架不住资源丰富啊,而且加拿大自身的经济发展不错,在各行业都有不错的建树,如果美国能够吞并,都不需要投入资金就能收获。
美国垂涎欲滴的领土可不是仅仅只有加拿大,还有位于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面积多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一大岛,早已在美国的目标清单之中,冷战时期,美国就已经在格陵兰岛部署了名为皮图菲克太空基地的军事基地,实时监控北极地区的军事动态,直接威慑俄罗斯。
从地理位置上看,格陵兰岛地处北美洲与欧洲的交界处,被北冰洋和大西洋环绕,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它就像一个 “交通枢纽”,扼守着北极地区的咽喉要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川逐渐消融,北极航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格陵兰岛正好位于北极航道的关键位置,未来很可能成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与此同时格陵兰岛还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简直就是一个 “资源宝库”,蕴藏着大量的稀土、油气和战略矿产资源,这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距离美国又近,资源又丰富,战略位置又重要,如同一个美女赤身裸体,美利坚这个燥热的糙汉子哪能忍住?
帝国的棋局:战略收缩还是新的扩张?美国就像一个精明的商人,追求者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所以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美国说你有杀伤性武器,你最好真的有,不然你就惨了。亏本的事情,美国很少干,大多数时候,美国都是准备充足以绝对优势去碾压对方,至少纸面数据是这样的,这一点美国和日本就不一样,日本喜欢背水一战去赌国运,美国家大业大喜欢火力覆盖。
所以美国对待菲律宾和波多黎各冷淡,对待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就热情过了分,背后有着一条清晰的经济利益主线。菲律宾远离美国本土,地缘战略价值在降低,而且可能引发国内矛盾,所以美国果断让其独立,波多黎各有可能让美国背负债务,又看见经济价值,果断拒绝其加入请求。反观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丰富的资源,庞大的市场,健全的经济结构,重要的地缘价值,都是美国觊觎的理由。
随着美国实力的衰退,以及自身危机的不断加重,美军在部分地区的撤军行动,关于美国战略收缩的讨论浮出水面。然而,对于美国对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两地明目张胆的觊觎,似乎又把扩张的野心显露无疑。
如果格陵兰岛、加拿大、美国本土放在一起看,似乎美国正在打造一个北美防御圈,似乎为其退守北美大陆做着某种准备,有着北美大陆这多达2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储备资源,足以让美国处于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天然无敌状态,难道是美利坚帝国已经意识到自己霸权的失落,开始准备后路?
以前的美利坚,通过经济殖民、政治控制等方式掌握着一帮小弟,如今撕破面皮,直接巧取豪夺,意欲何为?或许只有未来才能知道答案了,且让诸君与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