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初,东北我军夏季攻势刚刚结束,第二纵队司令员刘震那几天烦得不行,起因是部队接收了一批俘虏兵,本来是战损补充的习惯性操作,结果期间连续发生意外事件,伤亡损失没有得到补充不说,居然还出现了泄密的严重问题,让这位名将苦恼不已!
先是第4师报告,战后总共补充了1200名俘虏,不到一周时间,就有大几百人开了小差,甚至出现俘虏兵开枪打死老战士,然后集体携械逃跑的恶劣现象,部队的整训工作被迫中止,忙着四处去抓逃兵。
然后第5师也报告,在怀德补充俘虏800名,也是一周多时间逃亡400多人,其中一部分还跑回了四平城,向敌人通报了我军的兵力部署等情况,简直成为“蒋兵盗书”的戏码了,师长钟伟因此怒不可遏。
二纵的情况并非个案,从此以后,东野各主力纵队对于俘虏兵,有种本能的排斥,于是罗荣桓才力推和主抓“二线兵团”,要说东野对俘虏兵到底有多么不待见呢?辽沈战役俘敌官兵32万余人,分分钟直接遣散了6万人!
罗荣桓1949年初在报告中指出:东野在1947年夏季以后,仅补充了7000多俘虏,至大举入关时,东北籍官兵数量已占全军的85%,而俘虏成分仅占15%左右:注意东北敌人的几个主力军,可都是从关内调来的。
而同一时期的华东野战军,“解放战士”的占比却相当之大,粟裕曾指出:“淮海战役开始时,华野为36.9万人,战役过程中伤亡10.5万人,战役结束时达到55.1万人,补进的主要是解放战士”。
显而易见,华野整编为拥兵58万的第三野战军之时,一线部队的俘虏成分绝不低于50%,因为淮海战前36.9万的数字中,还有不少济南战役的俘虏成分,其“解放战士”比例,远超稍后更改换番号的第四野战军!
平津战役胜利后,四野负责改编了25万北平守军的绝大部分,但完成整训后,又将其基本转隶给兵力不足的华北军区,换句话说,对20万受过训练的中央军和察绥军士兵,四野居然一点也不感冒!
问题来了,解放战争时期两支规模最大,且战功也不相上下的野战军,为什么部队上的俘虏成分,差距如此巨大呢?
一、华东根据地征兵能力严重下降
抗战胜利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已经建立了大面积的根据地,主力部队之外的后备兵源是非常充足的,以山东军区为例,当时拥有113个县大队和800多个区中队,民兵和自卫队总人数高达200万人!
这些地方武装和民兵,完全可以满足野战军对新兵补充的需要,然而敌人也明白了这一点,因此华东区一直是敌人的主要进攻方向,到了1947年更是遭到了“重点进攻”(另一个是陕北)。
华野当面之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居各战略区之首,在“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方针的指导下,为寻求机动作战,放弃一些根据地是必然选择,毕竟整体上是敌强我弱。
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虽然取得七战七捷,但在敌重兵围攻下,还是陆续放弃了苏中、淮南、淮北等老根据地,最后连苏北也沦为了“游击区”,主力被迫撤入山东境内,也就是说,这一大片人口茂密经济发达的解放区,再不能提供充足的粮食和新兵了。
1947年7月以后,华野主力奉命挺进中原,敌人趁机全面“进剿”我山东根据地,其中王耀武已经打通了胶济线,意味着从济南到青岛的沿线地区,皆已落入敌手。
范汉杰则疯狂进攻胶东,至10月初胶东根据地大部沦陷,许多地方政权和武装遭敌摧毁,支前能力严重下降;鲁中和鲁南的情况也不容乐观,1947年2月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失守,敌军对根据地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政策。
仅一年时间里,临沂周围被还乡团杀害的干部群众,多达1.76万人,我方损失颇大。当时华野70%在外线,30%在胶东,暂时无力恢复这些老区,致使沂蒙根据地损失惨重,为野战军提供新兵困难重重。
实际上,尽管华野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但截至1947年底,原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所掌握的根据地,已经丢掉了绝大部分,致使华野的补充能力下降到最低点,没有解放区没有地方政权,征兵工作如同无米之炊。
偏偏华野又善打歼灭战,战争第一年俘敌数量高达26万,以俘虏补充战损,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整74师的2万俘虏即是明证。而同一时期的东野,虽然放弃了若干大中城市,却始终掌握着黑龙江全部、吉林大部和辽宁一部,这就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
看看地图便知,东北解放区的面积自始至终都高于敌占区,经过土改之后,可以动员大批翻身农民参军,四年时间累计入伍169万人,新兵可谓源源不断,这是华野完全不具备的条件。
二、华野的战斗任务过于频繁
从1947年初正式组建,到1948年底淮海枪响,华野几乎没有全军大休整的时间,一仗接着一仗: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陇海路破击战、胶东保卫战、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歼敌数量众多,自身伤亡同样不少。
在这样频繁的战斗任务下,在长时间机动作战的情况下,华野完全是没有时间来训练新兵的,尤其是华野主力杀到外线后,从老解放区补兵更不现实,能力有限且距离又远又危险。
而就地征兵的后果,是未经训练的新兵根本没有战斗力且容易逃亡,如此直接用俘虏兵补充战损,成为最快最有效的手段,没有之一,好歹都受过一定军事训练嘛。
华野1948年7月上旬结束豫东战役,部队损失3万余人,各纵有的伤亡4000多有的伤亡6000多,且多为一线战斗兵,8月间即筹备济南战役,几乎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粟裕战前请调苏北兵团主力参战,更多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华野主力已经无力补充战损,后方实在给不出那么多的新兵。
粟裕在战前会议上坦言:“我们睢汜战役的教训是吃急酒,骨干伤亡很大,现在部队新成分很多,能打进攻不能打防御,能胜不能败,这些情况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细细品味,正是对新兵补充和“解放战士”两大问题,充满着担忧。华野投入济南战役的总兵力是32万人,其中攻城14万打援18万,战役期间伤亡2.6万人。
仅仅两个月以后,全军又投入淮海大战,参战总兵力为42万人,其中的差额高达12万多人,“解放战士”的占比显然进一步增大。
而东野是怎么打仗的?无论是三下江南还是历次季度攻势,野战部队结束任务即撤回根据地,整补完成后再发动下一次攻势,敌人也没有能力过江或者反扑,这是华野羡慕不来的优势,再论根据地可靠的重要性!
三、华野升格地方武装操之过急
华野七月分兵以后,山东境内的主力部队,只剩下2纵、7纵和9纵共三个野战纵队,而范汉杰准备进攻胶东根据地的总兵力,多达八个整编师近20万人,为粉碎敌人的进攻,加强野战兵力成为当务之急。
1947年8月间,决以胶东军区地方武装的三个新编师,于昭远地区完成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首任司令员周志坚,至淮海战前,13纵已下辖三个师26000余人。
至9月间,胶东战场敌情更加严重,再将鲁中南军区各分区的基干团,合编升格为“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首任司令员傅秋涛,下辖二师六团14000余人,战史上简称“鲁纵”。
再到10月初,又以渤海军区各分区的基干团、独立团为基础,甚至包括一些县的独立营和县大队,在博兴县匆忙组建了“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投入到胶东保卫战中,首任司令员袁也烈,下辖二师六团13000余人,战史简称“渤纵”。
需要说明的是,13纵、鲁纵和渤纵,最初全部隶属于山东兵团,这三个新纵队的组建,极大缓解了山东兵团兵力不足的压力,奠定了山东大反攻的基础,许谭兵团一度也是兵强马壮。
然而后遗症也非常明显:地方武装是补充野战军的主要兵源,这三个军区的地方部队全部紧急升格后,华野已基本没有了“二线兵团”,又拿什么去补充华野主力的兵员损失呢?虽属无奈之举,确也有些“竭泽而渔”。
淮海战役打响后,鉴于后方能够用于补充的只剩几个基干团,华野政治部发出紧急通知:根据自愿的原则,对凡起义、投诚或被俘的敌军士兵,可根据伤亡情况直接“缺一补一”,到后面伤亡激增 ,又将政策改为“即俘即补”!
淮海战役第一、第二阶段俘敌数量多达10余万人,其中的绝大部分均火线补入部队,华野战后统计,各野战纵队的战斗部队中,俘虏成分普遍超过50%,有的连队高达80%,甚至在“侦察、通讯人员中,亦有不少新俘虏成分”。
好在华野几年下来,对改造俘虏有了一整套办法,没出什么大乱子,不过大量补充俘虏兵,并非粟裕和华野战将们的初衷,在数以十万计的俘虏中,谁知道其中有多少特务和顽固分子?非常时刻叛变或者打黑枪难免会有的。
然而华东根据地的大幅度缩小、华野不停歇地东挡西杀、以及地方武装匆忙升格,这三大现实困难,使华野的新兵补充至为吃力,若想维持部队建制和战斗力,大量补入俘虏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北平和平解放后,四野首长亲自挑选第47军160师作为核心警备部队,罗荣桓和刘亚楼联袂前往,做政治动员和思想工作,该师后来直接改编成“中央警卫师”,任务性质可想而知。
而选择160师最重要的原因,是全师15000余名基层指战员,皆是来自牡丹江地区的翻身农民,俘虏比例近乎为零,政治上极为可靠,实话实说,如此成分的建制部队,三野实在是拿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