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奇案!

史书现关 2023-08-24 17:31:06

5000年来,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留下了数千年的神话、著名人物、动人的传说、惊心动魄的故事等等。历史奇案应该引起许多人的兴趣。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四大奇案是什么?

中国历史四大奇案是:为什么传国玉玺和氏璧下落,武则天立无字碑,宋太祖之死,明建文帝之谜。

一  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传国玺或传国玉玺是中国古代皇帝的信物。史书记载,传国玉玺是蓝田玉雕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以一片蓝田玉雕为传国玉玺,命李斯将八个虫鸟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在上面。秦二世死后,由子婴将传世玉玺献给汉高祖刘邦,授之为“汉传国玉玺”。王莽篡权后,迫使孝元皇后索要玉玺。皇太后很生气,把国玺砸在地上,摔崩了一个角。王莽让人们用金镶嵌。虽然手艺精湛,但宝玺终究留下了缺角的痕迹。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率先进入洛阳城的孙坚在井中得到了一个女子的尸体,上面有一个红色的盒子。其中之物是传国玺(见吴志)。之后孙坚的儿子孙策把玉玺献给袁术借兵马。孙策用这个印章从袁术处换来了3000名兵将,为孙吴的霸权奠定了基础。袁术称帝失败后,玉玺属于曹操。

之后,玉玺通过魏、西晋、前赵、冉魏、东晋、宋、南齐、梁、北齐、周、隋等方式传到唐代。在第五代后梁和后唐时期,玉玺失踪有三种说法:

1.唐末皇帝李从柯自焚时,玉玺失踪。

2.公元946年后晋出帝被辽太宗捕获时丢失

3.传国玺在元顺帝手中再次失踪,元朝皇室有玉玺记录。明军攻入元大都,“俘获诸王子6人,玉玺2枚,元成宗玉玺1枚,元朝共11位皇帝,其他皇帝玉玺均未缴获。根据《二十五史纲鉴》,公元1370年5月,明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时,缴获了元顺帝逃到漠北的一批珠宝。既没有元朝诸帝之玉玺,也没有传国玺。由于传国玺下落不明,明清两朝都没有传国玺。因此,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个遗憾,其中第一个是“少传国之玺”。

二  为什么武则天要建立“无字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武则天病逝。她的墓碑高7.53米,宽2.米,厚1.49米,但唐代没有刻在纪念碑上。后人加的文字也斑驳模糊。

为什么武则天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个字? 历代学者为此争论不休,聚诉纷纭。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一个武则天知道自己在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恶深沉,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嘲笑后人,不如一字不携。其次,武则天认为,当她在位时,她支持自己的软弱,打击富裕家庭,发展科举,奖励农桑,继贞观之治,开启元全盛,背后的政绩和辉煌的历史,远远不能容纳一篇碑文,留下一座空碑来展示自己的成就。第三,武则天一生聪明机警,常作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判。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包括岑仲勉、吕思勉等隆唐史专家。根据宋代著名学者朱喜的《通鉴纲目》和欧阳修的《新唐书》,他们认为武则天“即使撒了私德,总的来说,他在位甘一年是现实的,没有任何成就可以记住”

持有第二种说法的学者,如范文澜、剑伯赞等。,他们援引的史料大致是唐代政论家陆势的《翰苑集》、南宋史学家洪迈的《容斋随笔》、明代杰出思想家李势的《续焚书》。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持第三种说法的学者,有的从解放后乾陵发掘的文物中研究了源头。1960年,学术界就郭沫若同志的新历史剧《武则天》展开了争鸣讨论。这些学者指出:“从唐中宗开始,陆势、李江、宋洪迈、清赵翼等人都尊重武则天,对她评价很高。“认为唐太宗奠定了唐朝的基础,建立了规模,“武则天巩固和发展了基础,没有武则天50年,也没有唐玄宗的开元”,武则天对唐朝历史和祖国历史发挥了作用,应该是肯定的,但也不能概括,武则天的错误也很严重,特别是在后期,政府腐败,新贵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这些学者认为,“武则天是个聪明人,立无字碑立得聪明,功过是非,让后人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近日,河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名君》一书中,胡载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文中指出:“这座著名的无字碑在风雨中屹立了一千多年。它似乎象征着武则天对自己一生事业的信心。这是故意留下空白的。让世界评论吧!

三  斧头烛影之谜

斧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国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发生的一所谜校。

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10月19日晚,赵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入宫安排后事。宋太祖的二弟赵光义已经窥视了自己的皇位,收购了王继恩。当他得知太祖病重时,他和亲信程玄德在晋王府等了一整夜。王继恩奉诏后,他没有召唤太祖的次子赵德芳,而是直接通知了赵光义。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知进入太祖宿舍。王继恩回宫,宋皇后问:“德芳来耶?“王继恩说:“晋王到了”宋皇后见赵光义已经到了,大吃一惊!“王继恩说:“晋王到了。”宋皇后看到赵光义已经到了,大吃一惊!知道事情发生了变化,无法挽回,不得不称之为皇帝之一的“官家”赵光义,并要求道:“我母子的命令都是官方的。”赵光义回答说:“共同保护财富,不要担心!"史载 ,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宿舍后,“但远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以及“柱斧戳地”的声音,赵国随后去世。二十一日上午,赵光义在灵板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

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这起事件一直有赵光义杀兄登基的传说,但无法证实,成了千古疑惑。《宋史?《太祖本纪》上只有简短的记载: “类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葬于殿西阶。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罗斯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睡,饮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战胜的状态。喝完,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说:好做,好做!皇息如雷霆,遂解带就睡。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无所闻,帝已崩。太宗受遗诏在板前即位。

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尽力为宋太宗辩护。据《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去世已经是四鼓了。宋皇后派侍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入宫,但王继恩向开封府召唤赵光义,金王的亲信左压衙程德玄在门口等候。赵光义听后大惊小怪,说:“鲁当和家人商量。王继恩劝他赶快行动,以防别人先登,赵光义便和王继恩、程德玄三人在雪地里步行进宫。因此,宋太祖去世时,太宗当时不在寝殿,不可能“杀兄”

四  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自焚而死。根据永乐年间修订的《明太祖实录》,燕王朱迪发动了“靖难之战”。经过四年的战斗,燕王赢得了所有的胜利。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燕王带领大军进入南京金川门。当燕王军队进入宫殿时,宫殿已经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消失了。与此同时,建文帝使用的宝玺也不见了。正史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的大火。《太宗实录》卷九记载:“上(即明成祖朱棣)看到宫中烟起,急送中使往救,至今已不及。中使出其尸在火中,还白上,上哭“果然,如果是痴耶!我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谅而突然到了这里!...王申,准备葬礼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天。:仁宗朱高炽御制长陵后碑也表示,建文帝死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验葬。成祖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胁下纵火自杀。然而,太监在火后多次寻找余烟,只发现马皇后和王子失去了文奎的崩溃,建文帝的生活是广为人知的。为了让世界知建文帝自焚,燕王曾作过祭文,但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在哪里。明朝崇祯皇帝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道在哪里。

另一种说法是,当南京被打破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他的亲信说服下,他把头发剪成了僧侣,逃离了真正的宫殿,隐藏着自己的名字,在江湖上漫步。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死后葬于京郊西山。朱棣登位后,觉得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对他有着无形的压力,于是多次派心腹大臣出访。在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员中,有许多锦衣卫士,这显然是用来暗中探访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和尚度煤疏》,重新整理了所有和尚名册,对和尚进行了全面调查。从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还派人以寻找仙人张谦谦的名义到外搜寻,涉及大江南北,共20多年。民间传说中,建文帝的踪迹和传说在很多地方都有。有人说建文帝先逃到云贵地区,后来又搬到了南洋地区,直到现在,云南大理还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皇帝。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建文帝潜逃后,曾藏在汀苏吴县雷山普济寺,随后隐屠于穹顶山皇驾庵。千永乐21年(1423年)死于此病,埋在庵后山坡上。

1 阅读:1151
评论列表

史书现关

简介:95后创业者,白天搬砖,晚上分享史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