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颖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结婚前婆婆就给我立了规矩,说不会帮我带孩子。
我本以为婆婆是在开玩笑,没想到婆婆真的什么都不管。
实在是分身乏术的我想到了一个计谋,没想到婆婆这一带孩子就是20年。
婆婆:都是你算计的。
01
我的婆婆是那种很要强的女人,给人一种很强势的感觉。
我听丈夫说过,婆婆年轻时丧偶,一个人独立抚养儿子,忍受着无数的艰难,靠着自己一双手撑起了一个家。
她的坚韧和无畏令人敬佩,但也让她有了些许强势和固执的脾性。
结婚时,我听到了她曾明确告知我:“你以后生孩子了,我是不会帮忙带孩子。”她说这话时,语气冷淡,不容反驳。
那时,我只觉得她是在开玩笑,也没多加理会。然而,孩子出生之后,我才意识到她的“严肃”并非玩笑话。
儿子出生后,我的生活开始充满挑战,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带孩子的压力让我身心疲惫。尤其是当儿子晚上频繁哭闹,我几乎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
在我请求婆婆帮我带孩子的时候,婆婆却说:“结婚前我已经告诉过你了,不可能给你带孩子的。”
婆婆的态度让我感到震惊,那可是他亲孙子,怎么真的连看一下就不行呢。
我丈夫工作繁忙,时常出差,所以我只能自己一个人硬扛,这让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主意,既然婆婆说过不帮忙,那我就先不要求她帮忙,而是试图通过一些小细节慢慢拉近我们之间的关系,给她留下照顾孙子的“好印象”。
我开始频繁带着儿子去婆婆家,尽量选择在她有空的日子。
每次去的时候,我都没有直接提及带孩子的事情,而是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出现在她面前。
每当我带着儿子站在她家门口,儿子会立刻开心地喊着:“奶奶!”
最初,婆婆依旧保持着那副不冷不热的态度,虽然她不再像之前那样完全忽视我们,但她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
她只是点点头,或者简短地回应:“嗯,来了。”
她似乎是在避免与我们有太多的接触,每当我儿子在她面前兴奋地跳跃,婆婆总会迅速转移视线,或者轻声说:“别闹,安静点。”
然而,我能察觉到,虽然她的表面上看似冷淡,但她的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我儿子。
儿子天真无邪的笑容和软软的声音,逐渐地在她心中种下了改变的种子。
我能感受到,婆婆的态度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每当儿子叫她“奶奶”时,婆婆的表情虽然依然严肃,但眼中却带着一丝温暖。
我想,婆婆或许并不是讨厌孙子,只是她习惯了保持自己那种“不可接近”的姿态。她在给自己设防,同时也在给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空间。
时间一长,婆婆的态度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每次我带着儿子去,她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一副冷漠的面孔,而是开始在不经意间露出一些笑容。
我注意到,婆婆开始变得更加关注儿子的一些细节。比如,儿子在家里坐下后,婆婆会特意给他倒杯水,或者为他递上一块小点心。
有时候,儿子跑到她身边,她也不再只是轻描淡写地呵斥几句,而是低头耐心地给他系好鞋带,或者在儿子抱着她的时候轻轻地拍拍他的背。
有一次,我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我看着婆婆那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心里默默地想,这应该是她生活的方式吧。
她没有那种外露的热情,也没有过多的亲昵,但她的关心和爱,已经通过这种细腻的举动传递了出来。
那天,婆婆甚至主动问我:“孩子喜欢吃什么?下次我买点。”虽然她说话的语气依旧是那样简洁、但她已经开始关心孙子的口味了。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她主动提出关于孩子的事情。
有一次,我工作特别忙,临时有些事情需要加班,儿子放学后没人接。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婆婆的电话:“妈,能不能麻烦你帮忙接一下孩子?”
电话那头稍作沉默,婆婆的语气依旧平静:“行,我去接。”然后她便挂断了电话。
我原本以为她会有些不情愿,毕竟她平时对带孩子这件事总是显得有些排斥,但这一次她没有任何的迟疑和推辞。
当我忙完工作赶到婆婆家时,儿子坐在沙发上,看见我进来后立刻跑过去:“妈妈,奶奶给我做了点心,还陪我玩了拼图!”
听着儿子兴奋的声音,我心里有些愣住了,婆婆居然主动陪儿子玩了,而且还给他做了点心!我顿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婆婆走到我身边,微笑着说:“孩子很乖,没麻烦我。”
有时候,婆婆的关怀会以她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儿子生病时,她会拿着温暖的毛巾来给儿子擦拭身体,时不时地还会嘱咐我:“他发烧了,要注意别着凉。”
这话虽然简单,但每当听到这些关切的字眼时,我心里总是涌上一股暖流。
我知道,她不再是那个拒绝接纳孙子的婆婆,而是那个愿意亲自参与到孙子生活中的温暖长辈。
02
有一段时间,儿子因为高烧不退,整整两天夜里都没有睡好。
我焦急万分,试遍了所有方法,但就是无法让他的体温降下来。那时,我感到自己有些崩溃。
婆婆知道了,立刻赶过来。她一进门就看了看儿子,目光迅速扫过他高烧的额头,说道:“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这么高的烧,拖得太久了,快送去医院。”
我慌不择路和婆婆一起来到医院,医生给打了退烧针说道:“是肠胃炎引起的高热,这段时间饮食注意一下。”
这时候,婆婆责备的目光扫了过来:“你怎么连孩子都看不好,你上班忙,孩子交给我,我能照顾好。”
虽然是责怪的话,但我听后却十分感动。
我渐渐发现,婆婆的角色并不仅仅局限于照顾孩子那么简单。她变得越来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有一次,我在厨房做饭,婆婆会站在旁边说:“你也别总是累着,别忘了你自己。”
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婆婆已经悄无声息地承担起了家庭中的很多责任,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成了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和婆婆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儿子的事才有了交流,生活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话题。
婆婆会和我聊起年轻时的艰辛,讲述自己如何独自抚养丈夫早逝的儿子长大的故事。
对于婆婆来说,那个年代的女性一个人带孩子并不容易,尽管她年轻时曾有过一些追求者,许多邻里的人也劝她再嫁,但婆婆始终没有做出这个决定。
她总是说:“再嫁?可是我不想让我的儿子受委屈。”
我记得婆婆曾说过:“那时候,儿子还小,身边离不开我。我就只能找能在家挣钱的营生,帮人缝衣服、纳鞋底,我都做过。”
婆婆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要一边照看他,一边忙着手里的活,有时候他睡着了,我才能稍微放松一下。”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
我十分心疼的拉起婆婆的手:“你那个时候一定很辛苦吧。”
可是婆婆只是笑笑:“都过去了,为了孩子,再辛苦也要忍下去。”
我内心感到深深的震撼,为婆婆的坚强和毅力而感动到。
后面婆婆几乎一直在帮我带着儿子,这一带就是20年,儿子成长的每个时刻都有婆婆的身影。
而我也因为少了照顾孩子的压力专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我的努力下,成功的升职加薪了。
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婆婆的帮助,有时候我工作很晚,没时间准备晚饭,是婆婆给我着一盏灯。
回想起最开始嫁进来的时候,婆婆对我十分冷淡,但再看看现在,把我当亲女儿一样对待。
我自然十分感激婆婆,在发奖金的时候给婆婆买了个金项链,她嘴上说着浪费钱,可是我看出来她心里高兴。
还记得有次,我注意到婆婆的腰似乎又开始疼了。我记得她曾经说过,年轻时为了抚养儿子,做了很多繁重的体力活,所有腰不好。
那天我看她弯着腰,走路有些不太灵活。我心里突然一紧,立刻走过去关切地问她:“妈,您的腰又痛了吧?”婆婆一愣,随即笑着摆了摆手:“没事的,就是老毛病,不值一提。”
这时候我忽然想起,曾在手机上看到一些按摩技巧能够缓解腰部疼痛,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按摩师,但想到能为婆婆做点什么。
于是让婆婆躺下来,给她按摩腰部来缓解她的不适。婆婆愣了一下,抬起头看着我,脸上带着几分惊讶和不太确定:“你竟然还懂这个。”
我笑着说:“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家儿媳妇。”
婆婆笑着说道:“你是该做点什么,要不是你算计我,我哪能给你带这么久的孩子啊。”
或许家人就该这样,互相扶持着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