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国内舆论场罕见的陷入分裂。
一边是主流媒体强调中立劝和,另一边却是某些高知分子高喊中国必须制裁俄罗斯,甚至诋毁中俄合作是助纣为虐。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伟的言论尤为刺眼。他声称中国应立刻与俄罗斯割席,否则就是与西方文明世界为敌。
而这类论调迅速被西方媒体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纽约时报》将其捧为“对抗中国官方的自由灯塔”。
但三年过去,再看俄乌战场形势和全球格局的演变,我想问,胡伟打脸吗?

翻开胡伟的履历:复旦国际政治系本硕连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斯坦福亚太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现任上海交大特聘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这样的背景,让他的观点自带权威性质,尤其在公共议题讨论中,常被视为 “接轨国际” 的代表。
但深入分析胡伟的学术言论,就能看出他一直 “亲西方”。

早在 2008 年,他便在《外交政策》杂志撰文,主张 “中国应放弃一党制,全面引入西方民主体制”。
2016 年,因在社交媒体发表 “河南人缺乏契约精神” 的地域歧视言论,被郑州律师团队起诉,最终以公开道歉收场。
这些争议事件,早已为他贴上 “德不配位” 的标签,而俄乌战争的爆发,不过是让他的亲美立场来了一次集中爆发。

在胡伟的认知里,国际秩序分为西方主导的文明世界与非文明世界。
他多次强调中国加入 WTO 全靠美国恩赐,并将中美关系恶化归咎于中国忘恩负义,甚至在课堂上宣称俄罗斯的存在就是对欧洲文明的威胁。
这种将国际关系简化为 “民主与专制对抗” 的二元论,与其说是学术观点,不如说是一种意识形态偏执。

第一,胡伟一直主张中国加入西方制裁俄罗斯的阵营、断绝和俄罗斯的能源贸易。
却故意不说 2021 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原油占中国进口总量 17%、天然气占 10%,这些能源对中国工业体系很关键。
也不提 2024 年中俄签署 20 多项涉及北极液化天然气、远东煤炭等战略项目的合作协议,这些数百亿美元的合作是中国在西方制裁下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支撑。
他这种 “割席” 的主张实际上是让中国自己损害自身利益、为美国霸权服务。

第二,胡伟常引用“联合国141国支持乌克兰决议”来攻击中国弃权,却故意隐瞒这些国家多数被美国裹挟的事实。
而中国等40国弃权才是主流民意,全球60%人口未参与对俄制裁。
因为这件事,印度外长苏杰生都曾公开嘲讽过西方:“你们一边买俄油一边骂印度,虚伪!”

第三,胡伟称美国推动中国加入 WTO 是天大恩情的谬论,纯粹就是跪久了站不起来的病。
中国为入WTO谈判 15 年并做出降低关税等重大让步、这是改革开放必然选择,而非 “美国施舍”。

谁人不知,美国推动中国入WTO的本质是想通过经济渗透实现 “和平演变”,2001 年美国政府报告上明确写着相关目的。
他把美国的战略算计说成 “恩赐”,既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努力,也没看清美国霸权的本质。

美国在WTO中强制中国开放金融和农业市场,为后来的“大豆战争”“芯片制裁”埋下隐患,且从“亚太再平衡”到“贸易战”一直试图遏制中国。
而当年苏联因听信“西方承诺”推行休克疗法,最终导致国家解体、人均寿命暴跌10年,这都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中国之所以不选边站队是基于冷静的地缘政治考量。
中俄能源合作中“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年供气380亿立方,足够北京用3年,且人民币结算占比超90%,既保障了能源稳定又削弱了美元霸权。

同时,美国同时打压中俄,中国若放弃中俄合作就会陷入独自面对北约的困境。
而中俄相互支持能让美国不得不两线作战,在中东、东欧、亚太等多个地区顾此失彼。
这个主张也得到了印证,2024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也承认同时遏制中俄已超出美军能力。

随着战争进入消耗战阶段,胡伟的言论正被现实打脸。
乌克兰 2024 年夏季大反攻损失 12 万兵力却未突破俄军防线,俄罗斯控制乌东四州让西方 “速胜论” 破产。
欧洲因能源危机导致GDP萎缩2.3%、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裁员2600人,美国却通过高价倒卖俄油赚取400%利润、把盟友当“韭菜”收割。

而中国保持中立并斡旋沙特伊朗和解、奠定“全球调停者”地位,华为突破芯片封锁也证明“独立自主”才是发展正道。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被西方热捧的乌克兰英雄泽连斯基2024年民调支持率跌至32%,中国民调则显示86%的民众支持政府立场。

胡伟等人的根本问题在于用道德绑架代替国家战略考量。
小国可以跪着求生,大国必须站着活。
中国若屈服,下场就是第二个苏联。

俄乌战争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胡伟等此类高知分子“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本相。
当西方连自己盟友都收割时,某些人还在鼓吹“融入西方”,不是蠢就是坏。
中国的选择很清晰,不学苏联自废武功,保持战略定力;不学欧洲被人吸血,坚持独立自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能救中国的,从来只有中国人自己。

信息来源:

胡伟文章

官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