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膀胱炎还是卡介苗病(膀胱癌免疫治疗)

羿铸聊健康 2024-11-11 05:38:46

病例介绍

患者,男,57岁,因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Ta)接受了第5个周期的卡介苗免疫治疗后出现发热(39.4℃)、意识模糊、尿痛和血尿。

初步诊断:急性细菌性膀胱炎、脓毒症。

初步处置:万古霉素、头孢他啶、Foley导管。此外,针对脓毒症给予治疗。

患者情况稳定,但尿路症状依然明显。入院时抽取的血培养7周后发现抗酸杆菌生长,经PCR检测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随后,该细菌被进一步鉴定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发现其对利福平(RIF)、乙胺丁醇(EMB)和异烟肼(INH)敏感,同时对吡嗪酰胺耐药。

修正诊断:卡介苗病(卡介苗的有害效应)。

治疗:标准抗结核治疗7个月。症状消失。

病例图片

知识链接

外科学第10版第571页

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是最有效的膀胱内免疫治疗制剂,疗效优于膀胱灌注 化疗药物,一般在术后2周使用。

2024-11-10

0 阅读:1
羿铸聊健康

羿铸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