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京,没苦硬吃

格十三 2024-10-23 09:18:25

我在北京。前天把儿子送到了清华,参加夏令营。

我们从纽约飞法兰克福转机再回上海,在浦东机场停留2小时紧接着飞北京,离报到截止时间仅剩1.5小时,堪称无缝衔接,体现了中年老母的速度与激情。

之前很多朋友问我清华夏校怎么报名。实际上可能有多种渠道,我们这种是通过所在学校申请,清华在全国各地向一部分高中提供名额,学校选报,属于官方对官方,不是自己报名的。

这么一看是不是含金量挺高了?

可不是咋地,就连十三姐夫也说:“这是我基因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

我说:“得了吧,用的明明是我的基因。”

他说:“不对,要真的考进清华才是你的基因。”

我说:“嗯,考上是我的基因,考不上是你的。”

他满意地点点头。反正根据家训,好的都是遗传我,不行的怪他爹。这么多年下来,他爹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动自觉自我PUA。

把儿子送到清华的时候,保安大叔说家长不能进去。

好吧,还好不让家长进,就只能送到这儿了。说实话我就喜欢这种六亲不认的管理模式,安全。孩子在里面压根啥都不用担心,母子二人一墙之隔,我快乐,你也快乐。

本来我觉得过去两周我和娃在外游荡辗转迁徙都已经挺辛苦了,来北京正好娘俩都恢复一下,尤其是我儿子,在清华美丽的校园里徜徉一番,接触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一定是一段美好的故事......分别的时候我只对他说了一句话:enjoy~

结果没过多久我看到了“日程安排”——第一天:上午语文英语考试,下午数学物理考试。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看来,这段“美好的故事”要用考试来揭开序幕,而且好大儿一边倒时差一边考试。

我已经想象到了一百种他在考场里打瞌睡的场景,老师会不会觉得这个孩子很特别,听说一些智商高的年轻人都会在下午犯困?这个孩子可能是个奇才吧,与众不同,大概率有发展潜力,要不我们把他特招了吧!

醒醒,看来我不光有时差,还有幻觉。

反正我现在心态很平的,我对儿子的期冀是愉快健康地度过这段难得的时光,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清华大学打酱油,你打的这可是中国最好的酱油之一:镇江香醋啊。

昨天我和儿子同学的妈妈聊了一会,发现别人的妈妈事无巨细,甚至还有了班级家长群,我却连儿子住哪个宿舍都不知道。

我立马问儿子要来了辅导员电话,我跟辅导员说:“我大概错过了拉群,能不能把我拉进去。”

辅导员说:“我们只有学生群,没有家长群。”

这下我更开心了,怎么有这么好的辅导员,一点都不让老母亲突增烦恼。

后来才知道,那个建家长群的辅导员才上大二,而我们这个不建家长群的辅导员已经大四了。

仅仅两年之差,彻底成熟,完成了对家长的祛魅。

所以各位要有思想准备,孩子重大事件完全摆脱父母参与的时间节点可能出现在大四。

中年老母这种生物,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冷静、客观、善于思辨;两个妈妈在一起那就完了,开始各种幻觉交织——

给娃打几个电话,娃不接,妈妈产生幻觉了——我儿子的手机可能丢了。

天突然下起大雨,妈妈产生幻觉了——是不是学校人工降雨,考验他们。

孩子说考试很简单,妈妈产生幻觉了——是不是孩子看错了题目,以为简单。

总之,俗话说得好:儿不用行千里,哪怕在隔壁,只要脱离老母亲眼皮底下,母就会担忧。

相比之下,我都不好意思开口说我睡了一天,什么娃不娃的,考试不考试的,比我黑眼圈还重要吗......

原本我可以开心地放飞几天,就当在北京度个假,但是一看别人家的妈妈这么用心良苦,而我却想让儿子一个人吃苦,自己贪图享乐......这要是让人知道了,岂不是在老母圈很没面子。

不行,我也要让自己吃点苦,没苦就硬吃。

那要不就先从心里苦一下吧。

说来心拔凉拔凉,好大儿仅凭他拿到的学生通知和一点点咨询,踏上了从零开始摸索的夏校之旅,今后几天的生活全凭造化。

这种自我反思我这些年发生太多次了,我娃能顺利长大,能顺利度过不少大小关卡以及完成大小活动,大概主要是依托于王母娘娘对他的暗中保佑。

因为我这个亲娘实在太粗心,太大条。

这就非常考验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我管理。

不过独立能力和自我管理也不是我们特意培养的,纯粹就是生活所迫,妈不上心,爹不靠谱,自己还不对自己负责可咋办呢。

此刻觉得我这娃养起来真省心,性价比非常高了,即使没有我,他依然能活下去,而且总能低开高走,把大多数事情做得还不错。

这些年和不同家长聊天,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评头论足总时能一口气说出很多缺点,我儿子当然也有很多缺点,但我总是首先说我儿子的优点——不用我管。

在“不用我管”这个大前提下,他有再多缺点我都觉得情有可原,毕竟我没有投资太多,他能保本不亏已经挺好,要是能提升点回报率我就更没啥好说的了。

家里精心喂养的猪,咱们可以挑肥拣瘦,嫌弃他这个那个,但是散养的野猪你只会觉得他浑身是宝。

这大概就是散养的正向效果,不过我从来不向别人推崇这种养育方法,因为人和人不一样,有的娃天生自己就稳,有的孩子必须要外界控制才能稳。

家长和家长也不一样,有的家长又佛又懒,凡事差不多得了,有的家长细致入微还特别愿意研究,一定要实现某个目标才行。

不同家长和不同孩子的搭配,就会形成各种排列组合的戏剧效果,有的能产生还不错的化学反应,有的却是水火不容。

这有点像心理学里特别著名的「唤醒度与情感」圆盘,高唤醒度和正面情感的区间就很正向,一个高唤醒度(激发孩子内驱力)的家长,和孩子从自我驱动中获得的正面情感(自信和韧性)构成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区间——家长省事,孩子轻松。

但并不是所有高唤醒度的家长都能换来孩子的正面情感,也不是所有负面情感的孩子的家长都具有低唤醒度......总之养育孩子实在是个太复杂的工程,而且有太多玄学成分在里面。

我跟孩子他爹讲了这套理论,尽管看起来逻辑缜密,但他觉得我是缺觉导致的精神涣散,让我多睡觉,少给自己加戏。

我这哪是加戏,明明是为娃已经长大走向自己人生的宏大叙事加一点BGM。

不过孩子早晚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现在的小型分别只是一场预演,以后这样的背影会越看越多,老母亲与其不停地左顾右盼,不如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

所以,目前看起来我好像一个陪读老母,实际上我是一个工作狂魔,来北京也不能闲着,北京签售分享会已经开始张罗,要不来现场,我们面对面唠吧!

0 阅读:7

格十三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