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姥姥带,6岁后奶奶带,孩子长大会更孝顺谁?答案有些扎心

布谷妈妈 2024-02-23 19:32:03

我一位朋友说,她儿子从出生开始,就是姥姥带,一带就是6年。

后来孩子上小学,事情不多了,只需要接送孩子和做饭。姥姥就想着,也得顾一下自己家,便回去了。

于是,奶奶过来接管。做饭、早晚接送,奶奶也是风雨无阻,就这样把孩子带到初中。

儿子长大,两位老人也算“功成身退”了。平时放寒暑假,儿子去奶奶家住的多,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儿子才去姥姥家走走。

有一次放假,朋友一家子计划去看望姥姥。没想到,儿子却只顾玩手机,半点不情愿:“我就不去了,你们早点去早点回吧。”

朋友有些生气:“你从小都是姥姥没日没夜带大的,那时候姥姥走到哪你跟到哪,怎么现在去看看她都不乐意了?”

儿子也不甘示弱:“那时候小,再说我都不记得了。我现在长大了,只想自己待着,不想走亲戚。”

听到这话,朋友真的很伤心。

儿子日常去奶奶那,都说是“回奶奶家”,而去看望同样带过他的姥姥,却说成了“走亲戚”。

朋友真是替自己妈妈不值,难道这就是奶奶和姥姥的区别?姥姥不管付出再多也只是“外人”?

如今带娃,老人几乎成主力军。而这些老人里边,有不少就是姥姥。

很多人会问,如果6岁前姥姥带,6岁后奶奶带,孩子长大会更孝顺谁?难道孩子真的会忘记6岁前的记忆,只记得6岁后带他的人吗?

答案有些扎心。

一:时间的影响

如果孩子6岁前是姥姥带,但6岁之后,姥姥退出了孩子的生活。慢慢的,孩子确实会跟她关系变疏远。

是不是不认同?别急,先听我说。

试想一下,我们曾经玩得特别好的儿时伙伴,后来十几年没见了,再见面时,我们还能像小时候一样口无遮拦、玩耍打闹吗?

不会对不对?

因为时间,真的会冲淡很多记忆和感情。更何况,6岁前的孩子,他能留下的记忆,本就很少很少。

正因为记忆比较淡,孩子长大后,能和姥姥一起回忆的共同经历就不多,这会让他们相处起来,感觉局促和疏远。

再加上平时来往不多,孩子与姥姥交流互动的机会也少。

两个人对彼此的生活状态不大了解,缺乏日常沟通和互动,两人能聊的话题也就不多,于是慢慢变得陌生起来。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受普遍观念影响,孩子去奶奶家,也就是“爸爸的家”,我们通常会觉得,那是回自己家里。

而去姥姥家,那只是“妈妈的娘家”,并不属于孩子自己的家。妈妈是独生女还好,不管姥姥家还是奶奶家,那都是孩子的家。

但如果,妈妈不是独生女,姥姥家里还有舅舅、表兄弟姐妹,那这种感觉会更明显。

在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下,孩子慢慢便会把姥姥当成比较亲的“亲戚”,而奶奶却是自家人了。

难道姥姥带娃,都是白费力气,孩子将来也不记得,也不会跟姥姥亲近吗?

当然不是!

因为时间,并不是绝对因素。

二:依恋关系

依恋心理学认为,孩子从小与养育者建立的依恋关系,会影响他一生。

生命的前6年,正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如果这阶段是姥姥带,那么孩子与姥姥之间的互动,姥姥的性格、习惯、生活方式,都会深深地影响他,甚至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即便长大以后,他不记得6岁前的事情,与姥姥没有共同话题了,但他内心,却还是会为姥姥留一个重要的位置,打心底愿意依赖她。

所以,即便后来孩子与奶奶相处多、与姥姥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但从小养育他的姥姥,在孩子心里,却依然无人可替代。

三:多和老人家互动

不管是姥姥还是奶奶,如果我们不想让孩子与老人间的关系变淡、变疏远,那么,我们平时就要多创造机会,增进他们间的感情。

比如放假或有时间,就多带孩子去看望老人家。毕竟,多走动,能增加双方的交流互动,也能互相了解对方的近况,相处不会尴尬。

没事就多给老人家打打电话或者通视频,多加强关系。

平时可以邀请老人一起参加家庭活动,比如一起野餐、看电影、吃大餐等等,相处多了,聊起来才有共同话题。

我们还可以多留下孩子小时候的影像,没事拿出来一起看看,回忆孩子小时候的趣事和经历。

这些回忆,能成为孩子宝贵的记忆,也能成为温暖他们人生底色的一抹暖意。

我们做大人的,也不要向孩子灌输“奶奶是家人,姥姥是外人”这样的观念,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情感伤害。

我们可以平等对待,告诉孩子:“姥姥和奶奶,都是你亲近的人,都是我们的家人。”

这样,孩子才能懂得尊重、爱和孝顺。

6岁前姥姥带,6岁后奶奶带,你觉得孩子长大会更亲近谁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情感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1 阅读:65

布谷妈妈

简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