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供注意到,近期,某西南一省级金控系商业保理公司对华邦建投系保理项目诉讼代理服务进行法律采购。项目预算200万元。
小供注意到,该商业保理公司为该省级区域205号文成立的首家商业保理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该保理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可以说历史包袱较轻,可惜的是,据公开信息,这或已不是该商业保理公司首次“触礁”。
小供查询发现,华邦建投集团创建于2000年,是一家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为核心业务的跨地区大型企业,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公路行业设计甲级等资质,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水利水电等十余项资质。业务涵盖基础设施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营全产业链,2009年以来多次荣膺中国建筑企业500强,位居中国建筑业序列第一方阵。
华邦建投集团股东背景豪华,大股东为佛山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第二三股东分别为广州市城投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这两者分别持股约20.2%和13.89%。除这三大股东外,其于股东则主要为民营股东。

来源:企查查
根据历史股东信息显示,华邦建投系或为民营企业混改而成。
中登网信息显示,该商业保理公司于今年11月刚为该公司完成一笔1.1亿元左右的应收账款融资,同时中登信息还显示,该笔应收账款融资名下共登记了近6亿的应收账款。除上述保理公司外,另有多家国企商业保理公司曾为华邦建投融资。

来源:企业预警通
此外,小供还发现该保理公司在为某林业央企提供商业保理服务不久,该林业央企即被托管,小供注意到,该林业央企事涉多家商业保理公司,事发后,债务人整体采取:保标债、稳银行、“拖“非标策略,目前已有多家保理公司就提供的保理融资服务发起诉讼。
小供注意到,上述商业保理公司成立仅4年左右,成立之后即不幸遭遇“网红”,是运气不好或是能力不济?可能是把自己当做金融机构了。
这一案例体现的保理融资“逆向选择”的特点再一次被小供不幸言中:一家商业保理公司如果只把自己当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在资金成本和资金规模并不占优的情况下,客户的“逆向选择”很容易精准踩雷。
这暴露了保理融资服务的一个尴尬境地:一旦产业系保理公司开始拓展“两头在外”外部业务,由于融资价格产生的‘逆向选择’机制,商业保理公司培育的这些“优质客户”要不然顺着行业周期被金融机构抢走,要不然逆着行业周期接了最后一棒。
小供认为,供应链金融或商业保理服务必须聚焦产业,也必须围绕真实的交易场景,商业保理公司切勿把自己当做金融机构,而应充分发挥金融和产业“连接器”的作用,发挥保理资金“种子资金、过渡资金”作用,培育场景、挖掘场景和探索场景,实现收益与风险的有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