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惊曝:一次性内裤“爆雷”,徒手制作竟不消毒!》

涵山阅览趣事 2025-03-16 22:02:45

“出差旅行新选择”“EO灭菌,不用洗直接穿”“抑菌率高达99%”……这些听起来很“卫生”的宣传语,如今却成了不少消费者的“健康隐患”。2025年3·15晚会曝光了一次性内裤背后的“卫生骗局”,让消费者不禁惊呼:我们穿的到底是什么?

一次性内裤因其方便、卫生的特点,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然而,2025年1月,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些看似“高科技”的产品背后,隐藏着令人震惊的真相。在商丘市,多家一次性内裤生产企业被曝光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生产车间脏乱不堪,工人徒手操作,原材料随意堆放,甚至布料旁堆着垃圾杂物。产品包装上标注的“EO灭菌”“消毒处理”,实际上根本未进行杀菌消毒。消费者购买时,如何辨别这些“卫生骗局”?

从“EO灭菌”到徒手制作:一次性内裤的“黑暗工厂”记者以采购商身份进入梦阳服饰有限公司,发现其生产车间与杂物堆放区仅一帘之隔。工人徒手操作,一次性内裤的原材料和成品随意堆放。企业负责人承认,产品虽宣传“EO灭菌”,但实际从未进行消毒处理。这种“黑暗工厂”生产的内裤,却销往美容院、洗浴中心等场所,消费者却毫不知情。

记者调查发现,一次性内裤的生产乱象并非个例。在商丘市虞城县,多家企业普遍存在类似问题。生产车间随意散漫,生产好的内裤被随意堆放,工作台甚至就是工人的餐桌。当问及一次性内裤的消毒环节时,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材质为涤纶的一次性内裤“统统不需要杀菌消毒”。这种公然违背国家标准的行为,却在行业内成了“公开的秘密”。

包装上吹嘘灭菌,实际却“货不对板”调查中发现,多家企业的一次性内裤存在严重“货不对板”问题。产品包装上标注“纯棉”“EO灭菌”,实际却使用“涤纶”材质,且未进行灭菌处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甚至伪造灭菌标签、检测报告,欺骗消费者。记者走访的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直言:“好多客户为了节省费用,不灭菌了,我们直接给贴上一个灭菌标签。”这种伪造行为,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毫无防备。

更令人震惊的是,企业不仅伪造灭菌标签,还会提供整套灭菌的检测报告给客户,并强调这些都可以在实体店销售、电商直播间展示时使用。企业还专门制作了一段产品灭菌的视频,让消费者相信产品经过了严格的消毒处理。这种“包装下的谎言”,让消费者在购买时完全无法辨别真伪。

一次性内裤的“灭菌谎言”,为何屡禁不止?记者走访商丘市虞城县多家生产企业,发现一次性内裤不杀菌消毒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负责人直言,灭菌成本过高,基本不做灭菌处理。甚至有企业伪造灭菌视频、化学指示卡,欺骗消费者。这种“灭菌谎言”为何屡禁不止?背后反映了哪些监管问题?

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次性内裤的灭菌处理需要额外的成本投入,而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只能在包装上“做文章”。这种现象在行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监管部门的检查力度却明显不足。企业利用监管漏洞,公然造假,消费者却毫无察觉。

如何选择真正卫生的一次性内裤?专家建议来了!面对市场上众多一次性内裤,消费者该如何选择真正卫生的产品?专家建议,购买时需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同时,尽量选择知名品牌,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市场监管部门也需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卫生不达标行为。

专家指出,消费者在购买一次性内裤时,不能仅仅依靠产品包装上的宣传语。真正的卫生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从生产环境、原材料、生产流程到包装、运输、贮存等各环节,都需严格规范。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通过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执行标准来辨别真伪。

结语一次性内裤的热销背后,隐藏着诸多“卫生骗局”——徒手制作、不杀菌消毒、材质造假……这些问题不仅威胁消费者的健康,也暴露了行业监管的漏洞。3·15晚会的曝光,再次敲响了警钟。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需谨慎,监管部门也需加强执法力度,让真正卫生的一次性内裤走进市场。毕竟,健康无小事,我们不能让“卫生产品”成为“健康隐患”。

0 阅读:0
涵山阅览趣事

涵山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