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没钱养老,六旬母亲搬进女儿家,女婿:三个要求,缺一不可

东展聊情感 2023-11-09 00:44:1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我的婆婆周阿姨今年已经60岁了。以前,每个月儿子白敬东都会给她寄一点生活费,她靠这点儿子的钱,加上自己的退休金,日子过得很是滋润。但是,就在阿姨刚刚过完60岁生日不久,敬东打来电话说公司最近经营不景气,他的工资已经连续几个月减少了,没办法再每月寄生活费给阿姨。我还记得当时婆婆接到这个电话后的表情,整个人如遭雷击一般,脸色刷的变得惨白,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慢慢坐回椅子上。

我轻声劝慰道:“阿姨,别太担心,咱们夫妻俩经济条件也还可以,您就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吧。房子大着呢,又没小孩,留一间房给您住绰绰有余。天天一家人团聚多好啊!”

婆婆还在哽咽,泪眼朦胧地看着我:“梅儿,这样真的好吗?我这把老骨头住你们夫妻俩家,会不会有点儿捉襟见肘?”

我摇摇头,握住婆婆的手说:“您就别想太多了。现在社会形势越来越难,谁还没有个难处呢?咱们一家人团结在一起,那什么困难都熬得过去。您老人家把儿孙想的太周到了,该让我们替您分担才对。”

婆婆听我这么说,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梅儿,谢谢你,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夫妻两个的好意......”

我赶紧拿纸巾过去给婆婆擦泪:“拜托啦阿姨,见外什么的就别提了。咱一家人凑在一起多热闹啊,以后我做饭也有个帮手,不是很好吗?”

婆婆抽抽搭搭地说:“那行吧,正好我租的房子合同也快到期了,就按你说的办吧。唉,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要靠你们抚养,我儿子也真是,什么都推给你们......”

我安慰道:“有些事儿子也没办法,社会压力太大了。我们年轻人承受能力强一点,帮帮儿子也是应该的。不过,我也有几个小要求,想拜托阿姨配合一下。”

婆婆忙说:“你尽管提,只要我能做到,定当全力以赴!”

我点点头说:“其实要求也不难,就是希望阿姨能够遵守我们家的几个小规矩。第一,我会清出一个独立的小房间给您住。虽然不大,但空间够用。希望您不要再收拾其他地方,免得添麻烦。第二,我和敬东最近都在囤积存款准备买房子,所以家里开支还是要控制的。希望阿姨也遵守简单节俭的生活方式,不要有太多额外花销。第三,能够做的家务就要自己动手,不要全都推给我,毕竟我白天也要上班。”

婆婆一一点头,表情也终于有了些许欣慰:“这些我都没问题。有个地方住就够了,我一个老人吃穿用度也不大。也乐意帮着做家务,免得成天无所事事太无聊。梅儿,你放心,我决不会给你添任何麻烦的。”

我看婆婆情绪稳定下来,也就放心了:“那就这么说定了!我这两天就收拾房间,把东西腾出来。阿姨您也随时收拾行李准备过来吧,我会派敬东去接您的。”

“好嘞!辛苦你了,梅儿。”婆婆脸上终于露出些许笑容,但还是有些犹豫和不舍,“我这辈子做事只知一个方向,就是朝着儿子和家人。现在突然要自立自强,还真有点不太习惯......”

我给婆婆递了杯热茶,摸着她的手柔声说:“我理解阿姨的感受。但相信以阿姨的悟性,很快就能适应新的生活的。儿女都飞出去了,您活着才是为了自己,好好享受晚年吧。有什么不适应,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别担心,一步一步来,我会帮您的。”

婆婆擦了擦眼泪,重重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婆婆周阿姨开始准备收拾行李,准备搬来和我们一起住。我也开始腾出一个独立的小房间给婆婆。这个房间约十五平方米,放下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和一个床头几就已经满当当了。不过对六旬老人来说,空间也刚刚好。

我一边打扫房间一边想,还好自己当初坚持买下这套三室的大房子,要不现在就真的容纳不下婆婆了。我和敬东订婚时,他就想买套比较小的两室,不想花太多钱。但我设想未来可能会有老人住在一起,就坚持付了首付买下这套稍大一些的房子。那时敬东还笑我想太多,现在看来,我的预判还是比较准确的。

三天后,敬东开车去接婆婆和她的行李。我把收拾好的小房间重新布置了一遍,铺上新的床单被罩,叠好毛巾浴袍,插上一小束花花草草,增添些生机。等他们到家时,我也做好了婆婆喜欢吃的菜肴,想给她一个温馨的新家。

婆婆进门后,我看她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我赶紧上前搀扶她到椅子上坐下,关心地问:“阿姨,路上辛苦了吧?来,先喝口热水。”

婆婆一边喝水一边细细打量着房间,点点头说:“还行,你们夫妻俩收拾得这么干净整洁,我看着就感到舒心。这房子适合老头老太太住,到处都有手把可以搀扶,已经顾虑到我这把年纪了。”

我忙说:“那是当然,我们买房的时候就考虑到未来会有老人同住。这些布置都是应该的,阿姨您就当自己家一样住吧。”

婆婆笑了笑,又看看墙上挂的全家福照片,眼圈有些红:“回头我把我那些老物件也搬来,这样这个房间就更有点儿生活气息了。”

“好呀好呀,我晚上帮您一起收拾行李。”我看婆婆终于露出笑容,心里也跟着高兴起来。

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开始准备婆婆的早饭。她年纪大了,我特意准备了粥、小菜和豆浆。婆婆起床后洗漱完,就看到饭桌上热气腾腾的早餐 。她笑得像个孩子一般,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

我看她吃得欢畅,不禁感慨道:“我做的菜算不上多好吃,阿姨您也不挑食,看着就开心。”

婆婆一边吃一边点头:“以前自己住,没你们年轻人陪着,哪还有这样的早餐。我能吃得起你做的,已经很知足了。”

我忙说:“阿姨您千万别这么想!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本来就该互相照顾。以后我做的还会更好,您要多吃才健康。”

“好好好,都听你的。”婆婆笑着说。

吃过早饭,我叮嘱婆婆在家好好歇息,自己则开始工作。因为有了婆婆,我决定未来尽量在家工作,所以选择了一份可以远程办公的职位。 如此我就可以照看婆婆,也能兼顾工作。

中午吃过饭,婆婆主动提出要帮我刷碗。我连忙说:“阿姨您歇着吧,这点儿活儿我很快就做完了。”

“不行不行,我吃你的住你的,总要帮你分担点家务才行。”婆婆坚持要帮忙。

我看她这样积极,也就同意了:“那好吧,您慢慢洗,我来擦干净收拾怎么样?”

“好!这活我还做得来!”婆婆高兴地接过梳子就开始刷碗。

我一边帮忙一边想,幸好婆婆这么通情达理,不然我还真担心她会有太多不合时宜的想法,给咱们添麻烦。现在看来,共同生活应该会越来越轻松自在吧。

婆婆搬来和我们同住已经有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我发现婆婆的性格其实挺好相处的,不会提出太多苛刻的要求,生活习惯也比较简单。我原以为老人会有较强的传统观念,没想到婆婆的思想很开明,也不固执己见,这让我感到意外。

比如,有一回我临时有事外出,没来得及准备晚饭。回到家时已过了饭点,我着急地对婆婆说:“太对不起了,今天临时有事,没来得及去买菜做饭。阿姨先凑合点吃点吧,我这就出去买点菜!”

婆婆倒是泰然自若:“没关系啊,你也有你的事。我自己打个鸡蛋就行了,不挑食的。”

我感动又好笑:“哪能这样呢,我这就去超市买点新鲜食材!今晚一定给阿姨炖个鸡汤补补!”

“也行,那就拜托你咯。不过买点儿简单的就好了,用不着太破费。”婆婆嘱咐道。

“知道啦,我买点青菜鱼肉就行了。”我赶紧出门购物。

又有一次,敬东回家时带了一箱啤酒,我劝他少喝点,怕影响身体。但婆婆却笑呵呵地说:“喝点小酒解解乏也无妨,甭管他!年轻人嘛,泡在办公室一天也够呛的。”我听了婆婆这么通情达理,也就由着敬东去了。

平时,我上班时也放心让婆婆一个人在家。以前我担心老人会不习惯,但婆婆反而乐得清净。我回到家时,总能看到她坐在阳台欣赏花草,身边放着针线包,正在做些手工活。

“梅儿,你回来啦!”她总是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

“嗯,今天工作顺利。阿姨一个人在家没问题吧?”我关切地问。

“哪有问题?这样清静正合我意。你放心去工作吧,我一个老太太有啥事!”婆婆总是笑呵呵地回应。

有时我忙完工作回家时已是深夜,婆婆都没有任何怨言,只说我工作辛苦,让我早点休息。我由衷感激婆婆这么体贴通情达理。和想象中刻板老人不同,婆婆的为人让我感到欣喜和惊讶。

我和婆婆相处日久,也渐渐打开心扉,会聊一些以前不太提起的个人经历。婆婆会跟我诉说她年轻时在工厂工作的点点滴滴。我也会跟她聊聊工作中的烦恼。婆婆总能给我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回想起最初婆婆搬来时我的顾虑,真是杞人忧天了。一个家庭不应该因为时代变迁而疏远,反而应该越发密切。有婆婆在身边,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我会继续全力以赴,让婆婆度过一个愉快的晚年。

就这样,我和婆婆住在一起已有半年多的时间。这半年来,婆婆的身体状况倒也还凑合,就是脚步不太稳,有时会在家里不小心摔一跤。婆婆性子也很好,每次摔倒后都自己慢慢爬起来,从不告诉我们,唯恐我们忙碌时分心。

我最初并不知道婆婆屡次跌倒的事,直到有一次,我起夜去厨房喝水,看到婆婆房间的灯还亮着。我轻手轻脚地走过去,门半掩着,正看到婆婆笨拙地在床边坐着,胳膊肘在渗血!

我吓了一跳,连忙推门进去:“阿姨,你受伤了!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不叫我们?”

婆婆正要把血迹藏起来,被我抓了个正着,尴尬地说:“哎呀,我刚才去厕所,不小心碰到了桌角,磕破了点皮而已。不碍事的,你快去睡吧!”

我急忙去拿医药箱来给婆婆处理伤口,一边说:“这怎么能不叫我们呢!万一伤得严重怎么办?以后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告诉我们,别一个人瞒着,知道吗?”

婆婆点点头:“好吧好吧,我也是不想加给你们麻烦,你们都那么忙......”

我心疼地看着婆婆,决定第二天就请家庭医生来给她检查身体。果然,医生说婆婆因为年纪大,骨质疏松严重,需要定期服药治疗,还需要配备助行器杖以防再跌倒。

我和敬东立刻去购置了助行器杖,并在家里到处放置手把方便婆婆握扶。婆婆本不想用拐杖,觉得丢人现眼。我耐心劝说她,保重身体最要紧,使用拐杖行动稳当了,以后就不怕再跌倒了。婆婆这才听劝开始使用拐杖。

除了身体上的照料,我也时刻关注婆婆的情绪变化。担心她一个人在家会感到寂寞无聊。白天我工作间隙会经常与她通电话,聊聊天问问她的感受。晚上下班回家后,也会花更多时间与婆婆交谈,陪她散步逛超市。

有时看她独自坐在阳台出神,我会关切地问:“阿姨,你一个人会不会寂寞啊?”

婆婆总是温暖地笑笑:“不会,有你们就够了。我已经是六旬老人,清净些也好,你们都那么忙,我一个人也活得好好的。”

我也会邀请她到公司倾诉工作上的难处,婆婆总能给我提出许多宝贵意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我,多亏有婆婆就像重新拥有了家的感觉。我时刻告诫自己,无论多忙,都要花更多时间陪伴这个可亲可敬的老人。

就这样在互相关心中,我和婆婆的感情越来越深。六个月后,敬东加薪了,说以后会给婆婆寄更多生活费,可以考虑搬出去单独居住。我看婆婆的脸上显出迟疑——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阿姨,你自己搬出去也好啊,又能自由些。”敬东劝道。

婆婆摇摇头说:“我一个老妪,何必再搬家折腾。你们也习惯我在这儿了吧。就让我继续住在这里,反正我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

我知道婆婆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我握着她的手说:“那就一直住在这里吧。您尽可以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我和敬东也已经把您当成最亲的家人啦!”

婆婆感激地点点头,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婆婆与我们生活在一起已有一年多时间。这期间,我尽我所能照料着婆婆的起居饮食,生怕她舍不得或不方便开口。婆婆对我们的照顾总是感激不尽,时常说自己真是操心过度了。

然而老人毕竟身体欠安,我发现婆婆最近食欲不佳,面色也常显疲态。她并不主动告诉我们,只是在我体贴地劝她多吃时,才含糊带过。我看在眼里,却也没有戳破,只是开始在日常饮食上悄悄调整。

我查阅资料得知,老年人最怕食欲不振导致营养不良。因此我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增多蛋白质,做一些的食物,同时让口感更软更细。我也会趁婆婆吃饭时避开,免得她介意自己动作不便。吃过晚饭,我还会简单查问婆婆的感受,她也会如实告知。我会记录下她反馈的情况,继续改进。

可能是我调整后的饮食适合婆婆胃口,这段时间她的食欲好转了一些,精神也比以前好,我看在眼里稍感欣慰。但婆婆的身体状况仍让我担忧,她常咳嗽,睡眠质量也出现问题,我只能更加留意照料她。

就在这个时候,一场让我们措手不及的疫情突然爆发了。为防止婆婆受感染,我连忙购买了抗菌物品,取消了所有外出活动,和婆婆一起待在家中。工作也改为全程远程在家办公。我时刻提醒婆婆增强防护,主动帮她测量体温、消毒环境。

这天我工作完,发现婆婆正神情恍惚地坐在椅子上。我走过去关切问道:“阿姨,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婆婆这才缓过神来,摇摇头说:“没事,就是突然觉得气短,可能是长时间待在屋里的关系吧。”

我赶紧让婆婆去卧室休息,为她测量了血氧,并给医生打电话求助。医生建议继续观察症状的变化,我只能更加仔细照看婆婆。

那天晚上,婆婆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短浅。她神志不清地看着我,眼神迷茫。我心急如焚,立刻打电话叫来救护车。婆婆被送入抢救,经诊断是突发性心梗发作。我和敬东守在病房外,心急如焚。

好在,抢救果然奏效,婆婆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我和敬东轮流守在病房照顾婆婆的起居。婆婆也渐渐回到我们身边,但需要持续依靠仪器维持。我知道婆婆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觉得只要她还在,就是最大的安慰。

这次事件让我意识到,身边人的健康远比什么都重要。我会一直陪伴在婆婆身边,尽我全力为她的康复努力。经历风风雨雨,亲人间的情谊才会更加牢固,这也是我想与婆婆白头偕老的缘由吧。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婆婆的身体状况终于显著好转,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医生认为已经可以出院继续在家休养了。这对我和敬东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看到婆婆脸上再次有了健康的红润,我们也终于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

接婆婆出院那天,我开车来到医院门口。推着轮椅的敬东搀扶着婆婆步履蹒跚地来到车边,婆婆虽然略显羸弱,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看了不禁也感染得开心起来。

“婆婆,您终于出院了!回家我们给您做好吃的,好好调养身体。”我笑着说。

“好孩子,给你们添麻烦了。”婆婆感激地点点头。

“您就是我们最亲的人,能照顾您是我们的责任和荣幸。”我握着婆婆的手满怀爱意。

回到家后,我与敬东商定好每日的照料计划。白天我在家陪伴并照看婆婆起居饮食,敬东下班后继续助婆婆做康复训练,增强体质。我们定期带婆婆去医院复查,确认她恢复状况良好。

随着时间推移,在我们的精心调理下,婆婆的身体逐渐恢复了些许力气。她可以在我或者敬东搀扶下缓慢地在家中行走了,也可以自行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看到婆婆可以独立吃饭,我和敬东都很是欣慰。

“婆婆,我做的饭您还喜欢吃吗?”有天吃饭时我笑着问道。

“当然!你们是我最好的小辈。”婆婆眯起眼睛笑道。

“那就好,我会继续努力学做各种菜肴,继续照顾您。”我由衷地说。

“有你们在,我这把老骨头也值得再活些年头。”婆婆感慨地说。

听到这话,我不禁红了眼眶。这一年多的相处,婆婆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发誓会永远陪伴在这个可亲可敬的老人身边,与她携手共度余生。

又过了些日子,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婆婆完全恢复了健康。一天,我照常到超市采购,婆婆执意要跟着一起去。我搀扶着婆婆慢慢在超市里走动,看到她神清气爽地挑选食材,精神饱满的样子,我欣慰的同时也感叹时间飞逝。

“婆婆,我还记得多少年前,是您搀扶着我的胳膊教我如何买菜做饭。现在我长大了,能自己照顾您了。”我感慨道。

“好孩子,婆婆老了,还能有你们相伴真是幸福。”婆婆微笑道。

回到家中,我更坚定要与婆婆朝夕相处,让她感受家的温暖。秉持家人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一起迎接我们新的生活篇章。

0 阅读:0

东展聊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