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下午,阳光透过窗帘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
发布会上,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今年的春晚首次推出了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打破了过往的界限,为那些因各类原因未能全心全意享受春晚的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全国一级演员、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舞者王亚彬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亲临发布会现场,分享了这项崭新尝试背后的故事和感受。
在发布会的朗朗声中,大家心中激荡起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是否有不同的身体挑战,大家在这场盛会上都不应被遗落。
而要追溯这个动人故事的开端,不得不回到2005年春晚。
那时候,邰丽华以她的领舞《千手观音》在全国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柔美的舞姿、精准的动作使她成为无数观众心目中的艺术奇迹。
如今的她,虽未再直接出现在舞台中央,却用另一种姿态影响着这一次的春晚演出。
“我从未离开过这个舞台。
”邰丽华用手语总结道,这一份不离不弃的话语透露着她对舞台的执着。
而今年,她选择站在幕后,为那些满怀梦想的听障演员做他们的“节拍器”。
如同母亲般的温柔与坚定,并未让邰丽华止步于此。
她敞开办公室,倾听着年轻演员们的困惑与不安,一次次地用那娓娓道来的手语注入力量和勇气。
“进来吧,我们聊一聊。
”她的邀请如同温暖的港湾,帮助演员们在巨大的压力中找到一处慰藉。
最初,当邰丽华听说今年的无障碍转播将让十几位听障演员现场同步表演春晚节目时,她心里不免忐忑。
这个舞台是否能胜任?
相声、小品、京剧历来对节奏要求严格,而在听不见的世界中,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她毅然决然选择尝试。
在首次联排现场,她忘却了自己的年龄,跪着观察了整整四个小时,在这段看似漫长却又转瞬即逝的时间里,她反复翻阅台本、记录标记,与舞蹈编导交流打拍、调整采访的手势。
她相信,只要肯努力,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对年轻时的她,“如果再年轻一些,我就上去跟他们一起去冲。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毫不褪色的梦想光芒。
她想起往年,许多聋人朋友由于无法聆听,在吃年夜饭时无法与亲朋好友一同分享笑声的酸楚。
然而今年,春晚终于开启了新的篇章——无障碍转播版本的推出,无疑将让他们的视野不再孤寂。
在这背后,是一段有关坚持与奋斗的故事。
年轻的听障演员张甜甜,从接到春晚演出任务起,就开始练习她的手语独舞。
到了第一次联排演出,她不由得手足无措。
动作虽美,却因失去节拍支持而总显得有些不稳定。
在排练过程中,她因无法与音乐契合而倍感焦虑。
令人感动的是,当甜甜孤单地在舞台上徘徊时,艺术团的演员们纷纷涌上前,为她打拍子、一起做动作,成为她坚实的后盾,带她找到前进的节奏和方向。
那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却充满了团结的力量。
就如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协调统筹赵智晖在策划无障碍转播时,也有意外的收获。
他未曾想到,在听障演员郭家聚紧握着一种自己研究的“节拍谱”前来交流时,他发现那是打开这次春晚的一把钥匙。
他快速找出所有节拍谱,交给郭家聚,这份“意外的工具”成为他进步的阶梯。
赵智晖也坦言:“他们终究不是背景板了。
”当演员们舞动欢快、手语歌成为舞台旋律时,再也没有观众因听不懂而被章外。
这一刻,听障演员站在舞台的中央,占据了属于他们的主角位置,用他们的身体和眼神,演绎一个无语却有情感震撼的乐章。
当记者庄胜春提笔写下这些关于无障碍转播的故事时,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去年一个关于“无障碍电影”的观影经历。
那一次,他也尝试戴上眼罩去“看”电影,亲身体验了视障朋友如何用耳机中的电影解说了解剧情。
就算如此,许多旁观者的笑声依旧令他感到陌生与遥远,那种迫切想要理解却无能为力的感觉前所未有。
正因如此,当他得知今年春晚要推出无障碍转播后,便下定决心要记录这段历程。
走进听障演员们的生活后,庄胜春了解到,近四十年的春晚演出,对于数以万计的残障观众而言,却是缺失的、不完整的。
而今年,在这些满怀热情和梦想的残障演员和与他们携手并肩的同事们的努力下,春晚的这次革新让一切都变得不同。
经历了这一切,庄胜春有了新的体会,也许你很难理解听障演员甜甜如何找不到节拍的难,也未必懂得郭家聚为何要自制节拍谱。
当你近距离观察他们,便会被他们努力打动,被那一双双饱含信念的眼睛震撼。
在采访中,当被问及春晚之后的期待,邰丽华坚定地表示,话剧、音乐剧、音乐节等不同平台和行业,通过此次春晚尝试,终将找到更好的切入点,让残障人士和健全人融入一起。
这份期待包含了太多可能,而她相信,未来的道路将开启更多的可能性。
临别之际,庄胜春的思绪停留在那光影交错的窗前,心中默念着这令人期待的期待。
历经这场春晚的变革,他不仅看到了那些渺小却坚韧的个体如何挑战极限,也发现了那双无形的双手,正在把一个个曾被视为孤独的灵魂引导到更广阔的舞台上,激发出无数未曾发亮的可能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