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老山唯一被开除的女兵,20年后,她用玫瑰铺满麻栗坡烈士陵园

平凡呱呱乐 2025-04-19 09:53:01

【前言】

2004年清明时节,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里,举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纪念活动。

957块庄严的烈士墓碑矗立着,每一座墓碑前头,都静静地躺着一朵鲜艳的玫瑰。

这些红艳艳的花儿像火苗一样晃动,跟陵园里庄严的气氛特别不搭,组成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壮观景象。

看到陵园被玫瑰铺满,那些前来祭扫的老兵和路过的游客,心里都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个个感慨万千。

事后,陵园的管理员聊起这事儿,心里头还是直感叹:“那样的场面,我活这么大岁数,头一回见。”

这个独特的仪式,经过《解放军报》和其他一些大媒体的广泛传播,很快就火了起来,成了大家学习爱国主义的一个好榜样。

【麻栗坡烈士陵园“玫瑰事件”】

谢楠,一个贵州六盘水出生的女孩,因为爸妈的缘故,打小起,军队生活的那种严谨和光荣就像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直都在她的成长路上伴随着。

谢楠自小就在爸妈讲的那些军旅往事中泡大的,虽然故事情节大都相似,但每次听都能发现点新意思。

每次爸妈讲完他们在战场上的经历,她脑子里就会浮现出自己穿上军装,也在战场上英姿飒爽的画面。

17岁那年,谢楠做了个决定,没去参加高考,而是直接去当了兵。到了部队,按照常规流程,他被分配到了医疗连,干起了卫生员的工作。

谢楠的工作是负责战场上的伤员救治。没过多久,越南战争就打响了,她和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上前线的命令。

那时候,咱们的部队一碰上越南那错综复杂的地形,再加上敌人玩的“引蛇出洞”计谋,可真是头疼。越南军队就躲在茂密的丛林和布满地雷的区域里,建起了他们的防线,这样一来,战斗就变得特别惨烈。

在这种情况下,谢楠他们那些医疗啊、工程啊这些支援的队伍,都是跟着大部队一起行动的。他们的活儿就是救治伤员,还有负责后方的各种保障工作。

谢楠打小就耳濡目染战场上的那些事儿,可听别人讲和自己亲眼见、亲耳听,那感觉完全是两码事。

在越南战场上,我军继续采用了在抗美战争期间积累的战地救护方法。卫生兵得冒着炮火,冲到前线去救治受伤的战士。

这样一来,医疗队就得在越军的炮火下紧急进行战地救治,战士们时刻都处在危险之中,就连卫生员们的伤亡情况也一直很严重。

听说那时候,谢楠呆的那个连队,每天都要处理两百多号伤员。卫生兵呢,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三到五个战士因为流血太多没了命。

由于医疗用品匮乏,谢楠亲眼看到许多年轻士兵失去胳膊腿儿,而自己却帮不上忙,这让他心里头充满了深深的自责感。

战场上那残酷的环境,加上战士们频频受伤甚至牺牲,让谢楠的心理压力巨大,到了快撑不住的地步。而真正让她情感崩溃的,是当她得知战友赵勇不幸离世的消息。

【赵勇在老山战役牺牲】

谢楠所在的部队被派往越南战场的老山战役。那时候,越南兵在老山和者阴山这些地方设了防线,还老是对咱们国家的边境进行侵扰和炮轰。

中越两边在老山和者阴山这些关键地方,一打就是十年。这十年里,两边都拼得很凶,伤亡特别大,这仗打得就像是个“血肉磨盘”。

最后,越方的军队在老山和者阴山等地的防线被突破,我方军队顺利保卫了国家的权利和土地不被侵犯。

那时候,谢楠跟其他上战场的士兵没啥两样,心里头都被爱国主义教育深深打动,觉得“守护边境”就是自己的天职。

特别是谢楠所在的医疗支援团队,为赢得这场战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年,谢楠刚满19岁,不过经过两年多的刻苦钻研和实际操作,她已然成长为一个相当老练而出色的医护人员。

那些比她年纪大一些的战士们,都爱叫她“楠姐”。这个昵称,是战友们对她在执行抢救伤员、处理伤口等任务时表现出色的肯定。

赵勇那时候在昆明军区的14军当运输连的士兵,他的任务是给前线送补给。赵勇和谢楠是老乡,两人在战场上碰面后,就一直保持着联系。

战斗暂停那会儿,谢楠了解到赵勇家里头挺困难的,他老爹眼睛看不见,身子骨也弱。

赵勇当兵后,心里一直惦记着老爸一个人在家挺孤单的,就琢磨着给他买个收音机,好让他平时不那么无聊。

不过那时候,收音机可是个挺贵的玩意儿,像赵勇这种从穷苦农村出来的孩子,要是想买一台收音机,那可真得下好大一番决心,花费也不少。

那时候,谢楠和赵勇走得特别近,于是赵勇就壮着胆子跟谢楠开口,想借15块钱买个收音机。但谢楠手头紧,最后只给了赵勇10块钱。

没过多久,赵勇在运送货物的路上不小心踩到了地雷,两条腿被炸没了,而且大腿上的大血管也破了,流了很多血。谢楠赶紧过去帮忙救人,但遗憾的是,想尽办法也没能救回赵勇的命,他最终还是走了。

后来,在快不行的时候,他把那封沾了血的家书递给了谢楠。这一举动让谢楠瞬间垮了,从那以后,他老觉得耳朵边上有声音,像是赵勇在质问,为啥当时没伸手拉他一把。

有人不解地问她,明明手里还攥着一些钱,为啥只肯借出一部分,结果害得赵勇没能为父亲凑齐买礼物的钱。

谢楠心里的那些质问声,加上她对自己的责怪,让她觉得自己原本以为的“救星”角色一下子就垮了,她工作上的信念也跟着没了。

【在烈士陵园鸣枪后果】

1984年冬天,谢楠来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给赵勇扫墓时心里头又难过起来,她实在忍不住,就朝天开了一枪,以此来表达她对赵勇的深深怀念。

那时候,军队里有条铁律,就是“不是打仗的时候,枪不能乱放”。谢楠呢,他跑到烈士陵园这种不是战场的地方,啪叽一下就把枪给响了,这简直就是滥用武器,明摆着违背了战场上的规矩。

关键的是,麻栗坡烈士陵园就挨着中越边界,它建在那儿跟边境的军事防卫系统紧密相关。

这个地方不仅是烈士们长眠之所,还代表着边境的主权,它肩负着保卫国土安全以及铭记历史的重任。

谢楠在一个管理严格、讲究安静和庄重的地方开了枪,这不仅把陵园的规矩给搅乱了,枪声还可能让人误以为是战斗开始了,说不定会带来外交上的麻烦或者安全问题。

这件事在当时后果相当严重,部队上层商量了一番后,决定取消谢楠的三等功荣誉,剥夺他的入党机会,最终给予他开除军籍的处分,并且让他提前退伍回家。

谢楠没有选择对那次处罚进行反驳,退伍以后,她奋力一搏考上了大学。完成学业后,她决定投身商海,现在也算是在事业上闯出了一片天。

但她一直活在烈士牺牲的道德重压下,心里不停地问“为何我还活着”,同时,她还承受着作为违纪者的社会耻辱。这种双重的心灵负担,让她多年来一直被失眠所困扰。

到了2003年,谢楠好多年后终于又一次回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她费了好大劲,终于找到了赵勇的墓碑,并上前献上了鲜花,以此表达对他的缅怀和敬意。

她心里头那点难以磨平的遗憾还在,不过那些以前老在耳边嗡嗡响的质疑声,早就跟风吹跑了,现在就剩下一片清静。

到了2004年清明时节,她又带上957朵玫瑰去了陵园,给每一座烈士的坟头摆上了一朵红艳艳的玫瑰。

这次玫瑰祭祀活动,主要是为了缅怀英雄,同时也让大家心中的情感有个出口。这件事还促使不少地方的烈士陵园开始采用木棉花、山茶花这些有地方特色的花卉,来代替以前那种一成不变的祭扫方式。

从那以后,老百姓自己搞的纪念活动有了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比如说,家属现在可以放些有特色的私人物品或者亲手写的信,这样一来,以前那种死板的军事化管理和咱们个人感情需要之间的矛盾,也就没那么尖锐了。

【结语】

谢楠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担任卫生兵,她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战争的惨烈,以及那种生离死别的锥心之痛。

她的这段往事,成了探讨战场上心理伤害的重要例子。到了2015年,军方在更新《战时心理援助规定》时,特别加了个“给战地卫生员做心理安慰的步骤”。

谢楠真的是给咱们全军的心理健康这块儿,带来了不少好建议,全是靠她一个人的努力。

这代表着我军开始从“重视无私奉献”转变为“注重以人为本的保障”。意味着我们不再只是强调个人的牺牲和付出,而是更加关心士兵的人性化需求与保障。

0 阅读:5
平凡呱呱乐

平凡呱呱乐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