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玉米价格独涨是好事吗?

凉凉新事 2025-02-06 04:22:32

原创不易 记得点赞关注加分享哦!今天是2月6号(星期四)

春节假期正式结束了,小编发现现在国内玉米市场山东可谓是一枝独秀,上涨的速度比预期的还要猛一些,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再有三五天价格上涨百元和玩闹一样,但这样山东独涨的局面真的是好事吗?本来悲观看市的持粮主体心气被激发,惜售情绪再次升温,这样的上涨能维持几天,开年中储粮再放大招,东北三省继续扩大收储但依旧不见华北黄淮有大动作又意味着什么?

山东独涨的局面真的是好事吗?

从感性上来说肯定是好事,但从实际角度出发,山东“独涨”的局面就不那么友好了,众所周知,现在山东企业涨价的目的就一个,就是为了吸引到货上量,从昨日到货分布来看,山东企业到货300+,仅寿光金玉米就占200+,这样的到货情况寿光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吗?更别说按照目前的价格,已经引起部分持粮主体出货的意愿,对山东企业来说车少涨价快,但是车多降价也很猛,两者对比伤害最大的肯定是售粮者,至于新一轮的天气问题,小编想对华北及山东地区的持粮主体们说一句,暖冬差不多结束了,就算是有一波“倒春寒”,对玉米的伤害性更大!

这样的上涨能维持几天?

且不说东北粮入不入关,但说现在的价格对华北地区的持粮主体已经有一定的吸引力了,今天是正式开工的第一天,小编预计,按照目前的上涨趋势,如果山东继续“独涨”,那么最多三天周边的粮源就会陆续到达,所以建议在企业周边的持粮主体,有出货打算的趁早动起来,一旦过了正月十五,玉米价格啥样还真不好说!

中储粮大招背后“隐藏”着什么?

其实这有点“阴谋论”了,在小编看来,今年官方大力在东北收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今年东北粮的价格属实有点低了,再加上持续的销路不畅,已经引起了广大种植户的不满,此时官方下场收储即保障了粮源的价格又完成了种植户的销路,同时也刺激了渠道贸易商的新一步动作,至于后期会不会对付渠道贸易商,在小编看来那是肯定的,但只要今年贸易商不贪多,合理操作,赚点小钱钱还是很容易的!

至于为什么不在华北及黄淮地区开展收储,首先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没有收储,只是收储的动作很小而已,但别忘了华北及黄淮地区深加工企业众多,本身的需求就很庞大, 再加上地储轮入一直在进行中,玉米的销路本身并没什么大的问题,同时当地的价格也还在可接受范围之间,再加上春节前玉米价格上涨刺激了部分贸易商出手建库,在玉米价格底线稳定的前天下,价格能涨到哪个位置才是大家需要关注的!

本月需要重点注意哪些:

1、看企业终端产品的销量情况,不过小编预计,春节过后深加工产品的销量大概率会成下滑态势,一旦企业的利润受伤,一定会压价采购,甚至会降低自己的开机率,这点适用于山东和华北地区的企业!

2、关注政策冬天是否会有新的变化,不仅是中储粮的收储,还包括政策投放、地储轮出轮入、一次性收储是否启动、新增收储点和关闭点对比进口玉米等等!

3、从公开的数据来看,就目前基层的余粮在4-5成,这其中包括基层贸易商手中的存粮,这意味着2-3月份随着气温升高需要入市的粮源占比依旧较多,对价格有相当的威胁性!

4、东北粮的动向,如果山东继续上涨引起东北粮入关,对关内价格还是有冲击性的,但从最新的天气预报和价格差来看,目前东北粮还不具备大规模入关的可能性!

5、需关注东北地区温度,如果温度利于粮源储存,基层农户挺价,粮价将会持续好转,但今年暖冬天气,年后如果温度继续偏高,2、3月份化冻,农民卖粮压力显现,等待行情上涨的时间不够,可以尽快售粮。

6、关注渠道贸易商的动作,如果年后收购的力度继续加码,那么无论是华北还是东北,价格依旧有上涨的空间和动力,反之就需要注意了!

小结: 当前重点关注政策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东北地区的天气变化,其重点在于一次性收储是否会出现,其次就是官方是否会调整进口方案和拍卖投放力度。关于玉米中远期的走向,小编从不否认玉米中长期有行情,这是对三月份之前大涨的不抱希望,小编认为玉米的机会在的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虽很难再现高光,但至少会比现在的价格高出100-200元/吨!

备注:对于当前玉米和小麦市场的行情分析,观点仅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欢迎持有不同观点的朋友留言交流,共同探讨市场走势

0 阅读:58
凉凉新事

凉凉新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