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9月24日)
4岁的四川女娃小希(化名)
已经整整10天滴水未进
因为吞下了33颗磁力珠
她不仅经历了一场
长达3个多小时的开腹大手术
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
抢救10天后好不容易转危为安
后续还要面临着漫长的
术后观察期和康复期

“我们真的太后悔了!要是能早点发现她吞了磁力珠,早点带她到大医院去治疗,孩子就不会遭这么多罪了!”回想起这段时间全家人夜不能寐,守护孩子因磁力珠致肠穿孔抢救的经历,小希的妈妈悔不当初地说。
女童吞下磁力珠家长未察觉
五六天后送医已休克
最开始,是小希在夜里突然吐了,还一直哭闹着喊“肚子疼”。以为女儿是吹空调凉着了,妈妈先带着她去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说可能是儿童常见的肠套叠,打了B超没发现什么问题,开了点止吐药和电解质补液盐就回家了。
没想到,女儿到第二天又吐了有十来次,不仅头天晚饭吃下去的食物全吐了出来,连电解质补液盐也是喝多少吐多少,食物、奶也一点儿都吃不下。

直到第三天晚上,小希又发起了高烧,把全家人都吓坏了,赶紧带她去大医院检查,DR发现小希腹部中上部位出现了数十颗链珠状的高密度影,并且已经发生了肠梗阻。
“需要立即做手术!”医生告诉小希家长,孩子病情十分危急,家长立即开车在9月18日凌晨赶到成妇儿,送小希急诊入院。
急诊DR片一出来,经验丰富的成妇儿影像科杨亚医生一看片子上明显的“链珠状”异物,立即反应过来:多半又是磁力珠惹的祸!

小希的家长一头雾水:娃娃什么时候吞了磁力珠?虽然家里是有磁力珠,但已经很久没给女儿玩了,而且也没有发现减少啊!
此时已经没时间深究,救命第一!小希入院时精神极差,对于爸爸妈妈的呼喊已经没有反应,几乎处于休克状态。
小儿外科立即安排了急诊探查手术,术前查血发现,小希严重电解质紊乱,肌酐超标200多倍,机械性肠梗阻可能已经累及肾功能受损。
用药纠正休克后,小希马上被推进了手术室,术中果然发现了她体内有许多磁力珠,由于珠子之间的巨大吸力把胃肠道壁折叠、吸附在一起并反复摩擦,导致胃肠道壁上已经出现了多处穿孔粘连,并且让肠道“扭曲”导致梗阻。
万幸的是,穿孔部位尚未发生渗漏,要是再耽误下去,肠内的消化液漏到腹腔内发生感染,会迅速发展至腹膜炎,后果不堪设想!

手术从小希体内取出的磁力珠
最终,主刀医师赵小利为小希取出了一共33颗磁力珠,修补了胃壁及肠壁缺损并进行了肠道减压,手术很成功,目前恢复顺利。
事后,小希父母通过回想加上询问女儿,逐渐还原了事实真相:可能是很久一起拿女儿玩过磁力珠后,有一些珠子掉落在了家里角落没有及时发现,后来被小希捡起来当糖豆吃进嘴里了。
算起来,女儿吞磁力珠的时间可能是在肚子疼的五六天之前了,拖了这么多天,怪不得病情如此严重!
“回去就把磁力珠全都丢掉,太可怕了!”小希的妈妈说,以前也教育过女儿不要随便吃玩具,收拾玩具的时候也会清点一下,没想到还是防不胜防!
多次惹祸的磁力珠
为啥“杀伤力”这么大?
磁力珠,那可真是
我们儿科医生的“老相识”了
随手一搜
儿童误吞磁力珠的案例
经常登上新闻头条

磁力珠由于其巨大的吸力,五彩斑斓的颜色,以及可转换不同的造型,深受小朋友的喜欢,但好玩的外表下却藏着巨大的危险。
为啥磁力珠对儿童很危险?
一般情况下,孩子只吞下一颗或同时吞下几颗不会有太大危险,可以随着粪便排出。
最怕就是吞了超过一颗,而且不是同时吞的,珠子之间往往由于其相互间巨大的磁性吸力,而损伤胃肠道,引起肠壁缺血坏死,进而引起肠穿孔、腹膜炎及肠梗阻。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每年都要接诊2~3例因为误吞磁力珠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儿。
幸运的,像小希这样“有惊无险”,没有造成严重并发症就能脱险;不幸的,磁力珠造成了患儿肠坏死,不得不切除一段肠道才能保命,留下了终生残疾!
这些奇奇怪怪的玩具
为什么孩子老爱往嘴里送?
其实不是玩具看起来好吃
而是娃儿的天性就是如此

一方面,是好奇心驱使:
婴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探索新事物的方法之一,就是靠所能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全部放到口中,通过嘴唇和舌头来感知外界事物的大小和形状。
这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当中一个特定的时期叫做“口欲期”,是一个生理现象,说明孩子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大运动发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阶段。
这个“天性”就注定了,他们更容易误食各类异物。相信每个娃儿的家里都有沾满口水的玩具……

孩子这个阶段的天性无法压制,也无需去阻止,只有家长辛苦一点,多细心地看护好孩子,不要乱往嘴里送危险物品。
另一方面,是进食时的不当行为:
边笑边吃东西很容易就被呛到,大人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是小娃儿了。
所以吃饭的时候有其它事干扰,比如哭闹、玩耍等,就可能会导致异物被误吸入消化道。
儿科医生提醒妈老汉些:
这些东西一看到出现在娃娃视野内
就应该立马警惕起来
消化道异物的“常客”包括:
纽扣、纽扣电池、硬币、磁力珠、戒指、耳钉、曲别针......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
可能是吞了异物
年纪大点的娃娃
误吞之后有可能会主动坦白
在没有出现大问题之前
就可以及时治疗

但若是小娃娃不能准确表述
或者家长追问得太急切
孩子不敢说
那事情就大了
只能靠妈老汉的火眼金睛
误吞异物之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
烦躁、哭闹、拒食、恶心、呕吐、流涎、吞咽困难、异物感、咳嗽、喘鸣、呼吸困难、唾液溢出、吞咽痛、颈胸部疼痛以及腹痛等。
提醒一下大家
不能因为娃娃年龄大点了
就排除误食的可能
一切都要从症状出发来看
孩子误吞异物
家长能做什么?
没有!
家长什么也别做!
一旦发现娃儿误吞异物
应该让孩子立即停止一切吃喝
赶紧来医院做检查
让医生来看看
娃儿吞了啥子,到哪儿了
再结合临床表现
做紧急处理或提出处理建议
医生会采取的诊疗方法包括:
腹部超声检查、X线检查、内镜异物取出术、气管插管、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等。
再次提醒广大家长
在为孩子挑选玩具时
一定要避开磁力珠等危险玩具
孩子玩玩具时,特别是学龄前儿童
家长一定要在旁看管
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来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云上深夜快递记者:刘然然
编辑:王靖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