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年前的今天:著名诗人龚自珍离奇去世

书山牧守 2019-09-26 12:25:36

水呀

读史使人明智,今日之人可吊今日之史。一年只有365天,但是人类历史至今已有数千年,所以历史上的今天必然有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而历史上的9月26日自然也是如此,让我们聚焦公元1841年的今天。

龚自珍画像

在178年前的今天,1841年9月26日(农历1841年8月26日),清代思想家、诗人龚自珍逝世。死因成谜,有颇多传闻。

龚自珍故居

龚自珍,晚清思想家,史学家。一名巩祚,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

龚自珍手迹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今日重读其诗,尤有所思。

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作品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就在178年前的今天,龚自珍终于如其所言真正化作春泥去了

阅读,点赞,点关注,评论,分享的老板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喔!有什么建议可以评论回复哦。

1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