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韩国的饮食文化,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可能是满桌泡菜、泡面和偶尔的几片五花肉。
可能是天天看韩国人吃泡菜看多了,不少人纳闷韩国百姓是吃不起肉类?
实际上,这种说法和“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一样夸张。韩国人不仅吃得起肉,泡菜和泡面也没你想的那么单调无聊。
吃肉数据公开,韩国人真没亏待自己
先从数据入手。
韩国2022年人均肉类消费量是58.4公斤,超过了人均大米消费量(55.6公斤)。
这是什么概念?说明韩国人现在比起以前更爱吃肉了。
要知道,30年前韩国人均大米消费量高达112.9公斤,那时候肉类是稀罕物件,更多人靠泡菜配饭凑一顿。
如今,泡菜变成配角,肉类成了餐桌上的新宠。
对比一下中国的数据,2022年预计人均肉类消费量约70公斤,比韩国略高。
人家吃得并不少,只是消费方式和咱们不太一样。
牛肉分三六九等,韩牛贵得像奢侈品
说到韩国的肉,最有名的莫过于“韩牛”。
但你知道韩牛有多贵吗?普通韩牛价格大概是人民币1000元/公斤,高端的甚至可以卖到数千元。
这价格确实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大多数人一年也就节庆或办事时买一点尝尝。这么贵,韩牛凭啥呢?
韩牛贵,不仅因为产量少,更因为“身土不二”理念的加持。
这是一种强调“本土最好”的文化信仰,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韩国政府就大力宣传本地农产品的优势,把韩牛打造成一种“民族骄傲”。
为了维持高价,韩牛产量被严格控制,品质也被层层拔高——甚至给牛听音乐、做按摩来提高肉质。这种操作让韩牛成了奢侈品,但也让大部分韩国人日常吃不起。
不过,吃不起韩牛并不等于吃不起牛肉。韩国超市里从美国、澳洲进口的牛肉就便宜很多,普通品质大概50-80元/公斤,和中国差不多。
大部分韩国人会选择这些牛肉来满足日常需求。所以,网上动不动用韩牛的天价来判断韩国人是否“吃得起肉”,其实是偷换概念。
猪肉也贵?进口撑起了韩国人的餐桌
除了牛肉,猪肉也是韩国人餐桌上的重要角色,尤其是五花肉。
但别以为五花肉就平价,今年8月,6片五花肉卖出3万韩元(约人民币158元)的新闻就让不少人大跌眼镜,猪肉的高价也是供需失衡导致的。
韩国人一年消费五花肉约40万吨,而国内产量只有20多万吨。换句话说,有一半五花肉靠进口。
这种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导致猪肉在韩国的价格难以降下来。不过,即使价格高,韩国人年均五花肉消费量仍达7公斤。
虽然比不上中国人顿顿能吃到,但也说明肉并没有从韩国人的餐桌上消失。
从泡菜到泡面,韩国的餐桌有什么特别的?
如果说泡菜是韩国人餐桌的灵魂,那泡面就是他们的心头好。
韩国人均每年消费泡面约75包,稳居世界第一。
为什么泡面在韩国这么受欢迎?其实,这跟韩国的饮食文化和生活节奏有很大关系。
泡面是20世纪60年代被引进韩国的,最早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节约大米。
当时,韩国农业发展落后,大米供应不足,政府希望用泡面这种便宜方便的食物来缓解粮食危机。
没想到,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韩国人不仅爱吃泡面,还在口味上玩出了花样:辣椒粉、泡菜、年糕甚至海鲜,泡面可以搭配一切。
这样的创新让泡面不仅是速食品,更成了一种韩式美味。
相比之下,中国人均泡面消费量只有10-20包,更多人选择用外卖代替泡面。但在韩国,外卖选择有限,而泡面的性价比和便捷性,让它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市场地位。
韩国食物为什么这么贵?
说了这么多,不少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韩国的肉和蔬菜都这么贵?
其实答案藏在韩国的地理和经济结构里。
韩国国土面积小,耕地稀缺,尤其是冬季,很多地区无法种植作物。根据2024年的数据,韩国大米自给率只有82%,小麦和玉米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这意味着,不仅粮食短缺,牲畜饲料也非常紧张。而饲料价格的上涨,直接推高了肉类成本。
政府也曾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蒙古和俄罗斯开展跨境农业项目,但进展缓慢,成效有限。
相比之下,中国通过大规模农业现代化和“南菜北运”策略,早已实现了粮食和肉类的稳定供应。
这就是为什么韩国人吃肉要花更多钱,而中国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吃肉。
泡菜和韩牛背后,藏着韩国的文化密码
尽管泡菜和韩牛让人觉得“朴素”甚至“寒酸”,但它们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密码。
泡菜是韩国人面对资源匮乏的生存智慧,而韩牛则体现了韩国人对本土产品的情感认同。这种饮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也是一种对外输出的软实力。
中国的饮食选择更多元,供应链更稳定,但韩国人对饮食的执着和创新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韩国人确实在某些方面比不上中国和欧美,比如食材的丰富程度和价格的可负担性,但他们也通过泡菜、泡面和韩牛,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符号。
毕竟,饮食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参考资料:
与十年前相比 首尔人少吃水果多吃肉——环球时报2024-08-23 08:31
五花肉,何以成为韩国“灵魂食物”——环球时报2024-05-15 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