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打出东欧版布匿战争,在库尔斯克完败乌军,俄乌战争到十字口

千秋过往 2025-04-01 17:24:44

俄乌战争爆发初期,俄罗斯的设想是闪电战打服对手,签署城下之盟,乌克兰承诺不再加入北约,俄罗斯退兵。但这个计划很快破产了,乌克兰表现得非常头铁,把对俄战争当成加入北约的“投名状”和俄罗斯死磕,当然也有俄军自身表现糟糕的原因。

于是俄罗斯改变策略从5个方向推进,重点在乌克兰第聂伯河以东的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地区。俄罗斯的底线是将这两个地方并入俄罗斯,在欧洲大陆镶入一枚楔子,使之成为俄罗斯与北约的缓冲区,进可攻,退可守。

乌克兰当然不愿意放弃这两个地方,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自沙皇以来一直是乌克兰主要的经济、工业和科学中心,拥有高度集中的重工业,不容有失,因此双方在这里寸步不让。

很长一段时间里乌克兰获得北约支持,俄罗斯军队以战代练,表现得并不好,此消彼长,俄罗斯虽有优势,但打得非常胶着。

战争打到2024年中期,俄罗斯综合国力的优势渐显,乌克兰丢失了18%的国土,而且局面非常不利,武器还有但人没了,各条战线不是战败就是在战败的路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高压下乌克兰幻想出奇制胜,力挽狂澜。库尔斯克核电站在这种情况下被北约智库当作俄罗斯最大的软肋,最佳的攻击目标推荐给了泽连斯基。

库尔斯克核电站在俄罗斯现有的11座核电站中排名前三,拥有4座苏联时期制造的大型RBMK-1000型反应堆,与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使用的配置和型号一模一样。切尔诺贝利在1986年成为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核灾难事件,所以从理论上讲库尔斯克核电站也有这样的危险系数,而且库尔斯克核电站这个胜负手距离双方最近的战斗前线仅40公里。

乌克兰面对名单还是迟疑了:“我们会不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北约告诉泽连斯基:“我们不是去制造第二个切尔诺贝利遗臭万年,只是把它当作筹码。”为了打消乌克兰的顾虑和担心,北约承诺给钱给炮,派遣北约指挥官随军出征,并画下大饼:“等击退俄罗斯,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申请就可以开始走流程了。”

乌克兰听得热血沸腾,脑袋一热,说:“欲得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就这么干。”北约真是幸福啊,找到了乌克兰这么“单纯”的一个打工仔。如果说波兰是欧洲搅屎棍,那么乌克兰就是欧洲大陆的智商洼地。

一个人被人接受和尊重,无外乎两点:智商和财富。乌克兰人均收入约3000人民币,在北约国家中属于标准的穷光蛋,所以乌克兰没有财富;至于智商,乌克兰在1992年苏联解体时已经证明脑袋被门夹了,在俄罗斯和美国忽悠下销毁了所有的核武器,拆解战略轰炸机图-154,自断“麒麟臂”,把自己从全球第三大核力量完成了小白兔,任人宰割。乌克兰最大的问题是对自身认知不足,什么也没有,还认为北约会把它当一个角色。

为了翻盘,乌克兰冒险分兵,寻求占据库尔斯克核电站,围魏救赵重新获取主动权。在2024年8月6日,北约版深入敌后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上演,乌克兰机械化部队从边境城市苏梅方向出其不意攻入俄罗斯本土,直扑库尔斯克核电站。这是乌克兰首次进攻俄罗斯本土,也是二战及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领土首次被外国正规军队占领。

乌克兰此次行动最大的目的是逼迫俄罗斯回师,缓解乌克兰在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地区的军事压力。乌军越过边境后立刻向核电站推进,俄罗斯兵力都部署在前线,后方兵力空虚,但他们清楚乌克兰的小心思,一边警告乌克兰不要成为历史的罪人,一边把当地仅有的武装力量集中到核电站四周,动员老百姓很快在核电站挖出多条防坦克的战壕,形成梯队防线,同时派出空军支援。

俄罗斯的反应太快了,乌军的装甲车和坦克面对这种战壕无能为力,硬攻只能靠步兵冲锋,于是乌军果断放弃,横向出击不断攻占库尔斯克地区的村庄,并从乌克兰境内调集来大量的工程机械在占领区搞土木作业,修筑战壕、堡垒、地下设施等,隔空喊话俄罗斯,你不过来我就长期据守,谁怕谁。

俄军不急,这样的事情对俄罗斯而言确实打脸,但伤害性有限,俄罗斯在拿破仑和希特勒时代已多次经历。越是对手想让你做的,越不要做。俄罗斯反其道而行之,拒绝调动部署在前线的57.5万总兵力中的任何一支部队回援,并迅速通过议会决定向前线增兵,攻敌之必救。

至于库尔斯克的乌军,俄罗斯决定置之不顾,维持现状,待秋冬临近,雨雪和泥泞到来,乌军机械化部队就会陷入泥潭,只能靠步兵,不会有进一步的威胁。

这就像公元前200多年的布匿战争,罗马拒绝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坚壁清野,放任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率军在罗马帝国内肆虐了15年,毫不理会,全力攻击迦太基本土,最后迫使汉尼拔回军救援迦太基。

俄罗斯在国内大肆征兵,尤其是在监狱挖掘潜力,服刑人员只要加入军队服役一年当两年刑期,而且发全额工资,待遇和联盟士兵一样,如果立了战功可以再抵扣刑期和发放奖金。政策一出,多达18万名囚犯加入俄军,进行军事训练。

在乌东战场,俄罗斯以牙还牙,调集了第27近卫摩托化步兵师,以原顿涅茨克人民军老兵为班底的第132近卫摩步旅,第9摩步旅、第30摩步旅以及第16特种作战旅组成的联合突击集群,集中力量狂攻乌克兰东部,尤其是对顿涅茨克州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后勤枢纽纽约镇。

纽约镇是6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的交叉点,一旦攻克这里,不仅顿涅茨克门户大开,还能切断乌军在顿巴斯地区三大堡垒城市(顿河康士坦丁洛夫卡、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夫扬斯克)的物资补给线和相互联系,让其沦为孤城,留给俄军分割和各个击破的机会。

俄罗斯这样的战术让乌克兰很难受,库尔斯克成了鸡肋,而纽约镇成了“血肉磨坊”的攻坚战,没有谋略,全是短兵相接的比拼实力,乌克兰只能不断往纽约镇加人加物,无力支援和扩大库尔斯克的行动。在血腥的东部战场,俄军每推进1平方公里损失约 103 人,乌军每丢失1平方公里损失180人。

一个半月后,新的兵源完成训练补充到前线,其中约3万人为囚徒。俄军把囚徒的比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他们成为不稳定因素,反噬俄军。

东线俄军获得新鲜力量的注入后士气大振,而纽约镇的乌军兵力捉襟见肘,渐感不支,乌军无奈之下只能在前线埋设大面积雷区,让俄军不敢动用装甲部队组织突击,然后撤掉这一面的防守兵力分散到其他地方。

发现对手破绽后,俄军在一天夜里佯攻其他方向,然后用扫雷机器人和火箭破障车快速破开雷区,用装甲车携带轻步兵快速抢占乌军阵地。乌军发现俄军的行动和意图时,已经为时已晚,他们试图重新组建新防线,但立刻遭到俄空天军密集轰炸和炮兵精确点杀,让冲出战壕进行调动的乌军堆尸如山,随后俄军开始不计伤亡地攻击纽约镇中心。

纽约镇的乌军守城部队士气全面崩溃,开始出现有组织的集体投降和无组织、无纪律的大规模逃窜状况。

无奈之下乌军司令部下达撤退命令,守军蜂拥而逃。俄军对纽约镇是围三阙一,故意留出一个缺口,瓦解乌军斗志。乌军从这条路线逃跑时,俄军早就提前在沿途埋伏了重兵,无人机升空专打乌军步兵战车,俄罗斯炮兵精准打击仓皇逃跑的乌军士兵,在俄军凌厉炮火的精确覆盖下,乌军尸横遍野,道路两侧全是为了避免成为俄军无人机打击目标被乌军丢弃的各类重型装备和武器辎重,现场已是人间炼狱!

实际上俄军进入纽约镇后,立刻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发现在北约援助和指导下,整个纽约镇已经修成了一个城市巷战立体工事,由钢筋混凝土碉堡、地下掩体、地下隧道网络、雷场、矿洞组成,共三层立体化防线,在地面和地下形成数千个交叉火力点。这些掩体深度挖掘至十五米以下,每隔五米加装一道防爆隔断门,能抵御绝大多数火炮轰炸,面积达到近55平方公里。

这条防线非常坚固和科学,如果乌军士气没有崩溃,选择坚持固守,俄军不知道还要付出多少时间、多少伤亡才能拿下。

打开顿涅茨克州的大门后,俄军“趁热打铁”立刻发动下一步进攻。乌军兵源严重短缺是众所周知的事,乌克兰从战前的4000多万人口打到了现在的2000多万人口,青壮年几乎耗尽,刚刚又在纽约镇遭到重创,损失了全军装备最好的机步旅、“新纳粹”人员组成的亚速突击旅和国家安全局的特种部队。

所以俄乌前线的数十万俄军是全部出动,全面攻击,乌军无法收拢前线败退下来的溃军,之前兵力“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果一下子被俄军齐头并进的战术捅破,兵力捉襟见肘,颓势尽显。乌军不得不调动负责保卫首都基辅的最后预备部队,充当临时的救火队员,但杯水车薪。

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地区,俄军在当地老兵的指导下,首先攻克了阿尔乔莫沃和列宁西克之间的大型煤矿,获得周围要塞群和周边制高点,俯瞰周围战场。俄军依托高地架设大炮,居高临下对乌军实施精准打击和火力支援。

俄军势如破竹,拿下了一系列重要村镇,在2024年年底控制了卢甘斯克州26684平方公里中的99.07%,剩下的不到250平方公里区域之所以未攻占,那是因为那里的村子实际上近乎于无人村了,没有占领的意义。在顿涅茨克、扎波罗热与赫尔松三地,俄军控制率均突破70%,乌军的占领区越来越小。

总之俄军目前的进攻形势一片大好,而乌军则在一溃千里!俄军顺势调整了战略,计划拿下乌克兰东部的全部沿海六州,将乌克兰打成一个完全的内陆国。

在前线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俄军抽调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兵旅,第7空降师第56空降团,第1434车臣-阿赫马特特战团进入库尔斯克战场,发动代号“铁幕行动”的反攻。

俄军以闪电战突击乌军在苏贾外围的阵线——库里洛夫卡和卡米舍夫卡。苏贾是库尔斯克州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连接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关键过境点。俄军攻占苏贾,意味着切断了乌军在库尔斯克的退路,这是要关门打狗,而且后期还可以在此开辟一条攻击乌克兰的新路线。

乌克兰部署在库尔斯克的占领军是第82和第95空降旅、第41和第47机械化旅以及第17重型机械化旅,总兵力大约在2万人左右。这些部队成了可怜的孤军,陷入十面埋伏,被俄军利用火炮和空天飞军进行远距离、大面积杀伤。

随后俄军对被合围在库尔斯克的乌军发动进攻,仅经过72小时的激烈对抗,乌军在库尔斯克苦心修建和经营的第一道防线就被俄军彻底打破。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整个防御体系在俄军的猛攻之下短短三天内便土崩瓦解,多个精锐部队遭到俄军重创。

由于被围困,受伤的乌军士兵无法获得有效治疗,也没有人管,最后被大量丢弃,这让乌军斗志下降到冰点,士气全无。乌军每天损失近千人,大部分是跑到俄军阵地而不是战死,这些乌克兰士兵选择焚烧个人装备后,向俄军投降。

为了阻止这种行为蔓延,乌军指挥官对士兵动用私刑,一旦发现此类迹象就砍断士兵的手指作为恐吓。但即便如此,乌军已经力不从心,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如今在库尔斯克地区只剩2500名被打散的乌军还在负隅顽抗,他们绝大多数是雇佣军,别无选择,只能和俄军硬抗,俄军早已宣布不接受雇佣军投降。

乌克兰发起的攻占库尔斯克行动如今看来损失惨重,整个库尔斯克战役期间,乌军一共损失约7万人,包括大量外国雇佣兵,俄军伤亡约5.5万人,其中2.2万人死亡。

0 阅读:23
千秋过往

千秋过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