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乡长女儿出嫁的事,在乡里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海里村的王主任,他和隔壁村的方主任和吴主任被撵的事,全乡皆知。
有人说,当官的事,一般都不请外人,也有的说,三五几百根本就看不上。王主任听到这些话,头也不回,骑着电动车灰溜溜地赶回村里。
其实,他知道自己分明准备随1000,而方主任和吴主任约好的是500。王主任本想借乡长女儿出嫁表示一下,殊不知却碰了一鼻子灰。
其实,他们都知道,乡长送来的喜糖说,心意领了,意思就是,这是他的家里私事,不能麻烦其他人。而包括王主任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乡长会和前任一样,生怕别人不随分子。
后来,王主任把这件事捋了捋,再次印证了他的看法。原来,乡长压根就没通知任何人,包括乡里的同事,村里更别说了,只有一个人知道这事,那就是门卫老张。
或许大家看了上一集,结合王主任的分析后得出,乡长果然和前任不一样。然而,这一切不光体现在了女儿婚事上,后来的工作中才是精彩。
一个月后,县农业部门有一个乡村振兴的经济作物扶持项目,包括有花椒,贡桃,芝麻等。在乡里的全乡会上,乡长宣布优先考虑在王主任他们几个村首批种植。
倒不是王主任他们表现如何,因为他们几个村距离乡里较远,村里情况复杂,但是土壤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这些经济作物。后来,全乡很多村都种植了经济作物,人民的收入也有了一定改善。海里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乡里的扶持下,准备硬化路面,改建民宿,干乡村旅游。
就在这个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时,乡长要调走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乡。王主任约上吴主任几个,急匆匆赶到乡里,当门卫老张告诉他们乡长不在时,以为来晚了,乡长已经调走了。
他们垂头丧气地走在街上,这时,乡长的车回来了,停在了王主任跟前。原来,乡长去了另外几个村,带着农业专家去解决经济林的害虫,种植,施肥等技术问题。
王主任说:听说你要调走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乡长拍着吴主任肩膀说:说不定我以后还会经常回乡里来,毕竟农委部门就是和大家打交道的。
还没说上几句话,乡长电话响了,然后简单道别后就走了。王主任骑着电动车走了,方主任和吴主任追上来说:老王,这可怎么办?
几个人匆匆回到村委会,王主任召集了村民一起开会。有人说,乡长是10多年来最清的,也是干实事最多的,从不摆架子,就像我们的村民一样。
有人提议,等乡长明天走时,我们带点土特产去送送他,但有人说,乡长不一定收礼物。就在不知如何是好时,周家村的吴主任来了,他带着十几个村民,拿了花生,腊肉等好多东西。
王主任看到这里,不知如何是好,本来也准备拿一些土特产,这下被周家村抢了先机。他知道乡长不会收任何东西,于是,他准备了几双村里老人纳的布鞋。
第二天,几个村共有几十人,他们早上4点钟就出发往乡里赶。有的坐车,有的电动车摩托车来回拉了好多次,6点左右,几十个人已经集中在了乡门口。
深秋时节,早上确实有点冷,他们都希望天早点亮。这时,门卫老张看到了他们,走过来告诉王主任,昨天下午开了干部大会,乡长会后还去了最后几个种植经济作物的村。
激动又不舍的时刻到来,王主任看到,街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都知道是等着送乡长。这一刻被乡长看在了眼里,他连早饭都没吃,直接走到了街上。
很多人都围了过来,乡长朝各个方向身鞠三躬,这一幕让我想到了王树国校长退休时的场景。无数人喊着叫着,透露出人们对他的不舍。
这时,王主任拿着自己带上的几双布鞋,以为乡长不会要,但乡长举着布鞋面向所有人说,这礼我收了。顿时,现场一片掌声呐喊声。
乡长在一群人的“围攻”下调走了,王主任回到了村里,他带领着村民认真种好经济作物,既要让老百姓增收,也要对得住乡长对乡村振兴的扶持。
第二年,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作物也丰收了,尤其是贡桃,王主任给乡长打去电话,请他有空来村里看看,品尝贡桃,乡长说,一有空马上就来。
后来的后来,此处省略一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股清风徐来,那种鱼水情,那种和百姓一起努力奋斗的精神,让人回味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