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及面,徐徐拉开这张商业航天的投资大网。
2023年以来,液体运载火箭制造商们像约好了似的,接连发出喜讯:
4月2日,天兵科技历经三年研制的天龙二号液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一举打破2023年以来商业液体火箭首飞全部失利的世界级航天“魔咒”;7月12日,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成功入轨,用经济、环保的液氧甲烷向全球开出证明—未来低成本发射真的可行。
激动与兴奋在整个航天圈弥散开来,甚至是对此并不了解的普罗大众,面对一张张喜报,也表达出最真挚的祝福、与有荣焉。不过狂欢只是暂时,冷静过后,对于临身其中的创业者、投资人、地方政府而言,仍有不少现实难题需解决。
《星际赛》驶入第二季,36氪对话浙商创投副总裁陈伟民。这位浙江地区的硬科技捕手,曾在2021年就“捕获”到了天兵科技。
从个人履历来看,陈伟民并非是“一路投资走到黑”的工作模式,早在加入浙商创投前,他就就职联合信用、吉利等大厂。这样的优势在于,既有跑过大量企业的实战经验,也有伏案卷首的财务分析、信用分析能力。
当角色发生转换,陈伟民快速进入状态:“之前的工作内容和DD(Due Diligence,尽职调查)非常相似,现在由中后台转职前台。”经过后续10年在创投圈的积累,让他逐步构建、完善了自己的投资方法论。
当然,硬科技投资,尤其是商业航天投资,对投资人的要求实在太多:是否有过硬的知识背景,能够辨别“技术陷阱”?投资策略犹如撒网捕鱼,该在哪里放、又该何时收?面对经济环境、政策导向等外部因素,抓住哪个“不变”的核心,才能应对万变?
陈伟民
本文核心观点:1、以点及面,从商业航天重要节点入手投资。除了带有“航天”“火箭”“卫星”字眼的企业外,关键零部件、材料等相关产业将在未来将迎来大爆发,成为供应链中重要一环,亦值得关注与布局。
2、时间能平滑经济波动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经济下行期周期是布局商业航天、半导体、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好时机,一些好的、高估值的项目会挤出水分,回归到合理估值区间。
3、基金管理人链接的两端正在发生变化。前端LP结构重组,政府、国资主导的人民币基金站上主舞台,对机构提出产业扶持、招商引资的新诉求;“水下”企业挖掘难度提升,能否发现这些项目,与过去积累的客户资源、同业或者合作的科研院所息息相关。
4、投资专精特新,基本“奔着IPO去”。
图/unsplash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投资商业航天,慢慢来比较快Q:看商业航天项目,投资年限或者经验是不是一个门槛?
A:不一定。我最早负责TMT行业投资,虹软科技、当虹科技等都是我早期投资的一些项目。差不多2019年的时候,互联网等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当时我就在考虑转道到硬科技、新材料和高端制造。
接触商业航天,就是在那个时机。2018年,蓝箭航天在湖州建立了国内首个民营火箭发动机试车台;2019年,星际荣耀首枚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我基本把早期成立的商业火箭公司都去了解了一遍。之后天兵科技成立,也是经过长时间的的考察和判断,才最终选择投资的。
Q:从TMT转到商业航天,你觉得这两个行业有什么相似或者不同之处?
A:这是两个差异相当大的产业。全貌来看,TMT是国内外都有的产业,人才、资本、技术等相互流通,创新力十分惊人。如果有新技术的出现,比如ChatGPT,很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催生新的投资机会。
商业航天的技术与市场,则在国内与国际形成了两个相互割裂的生态体系。航天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国产化的行业,且技术路线成熟,很难出现TMT这样的技术爆点。
具体到火箭制造,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各家创业公司的起步差异不大,成立时间早并不会为公司带来明显的先发优势。而TMT或者半导体行业,会有比较明显的代差。
Q:商业航天,对投资人的要求还是蛮高的。刚开始看的时候,有没有压力?
A:压力还是有的。商业航天,不仅仅是对我们公司,而是对于绝大部分投资机构来说,都是一个新生物种,你没办法在A股中找到对标企业,能够了解到的行业信息、技术特点比较少。
举个例子,以往做投资,我会先找到对标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主要技术路线或工艺路线节点、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方法突破技术壁垒等。通过对比想要投的企业情况,可以快速判断出他是否具有投资潜力。
反观航天,以央企、军工为主,产品资讯、供应链资讯、行业资讯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直到2015年商业航天才有了发展的苗头。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决定等政策明朗后,再选择合适的机会进场。
Q:大概花了多久时间,算是“弄懂”了商业航天?
A:你看我2018年开始看商业航天,2021年投出第一个项目天兵科技,花了几年?即使到现在,我也不敢说“弄懂”了商业航天,仍在不断学习、了解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但确实投资初个项目时,等了有3年。
Q:在商业航天板块,浙商创投的布局策略是怎样的?会专注于打透某一细分赛道(比如火箭制造,卫星应用等),还是更加强调协同性,构建被投企业的商业航天生态圈?
A:其实还是根据产业链条的发展阶段,择机而进。上游是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及相关配套设备等,我们此前投的天兵科技就是其中之一。中游火箭发射服务、卫星运营等,像发射场鲜少有民营企业进场,并不属于我们投资的主阵地。下游终端应用是最大的潜力市场,但现在大部分处于早期阶段,并不是我们入场的好时机。
链条以外,我也会“以点及面”,投资相关产业,比如电机、热控、部件制造等厂商。火箭制造、卫星制造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以体系内为主,这主要是考虑到安全性、专业度。随着商业航天的规模化发展,出于成本考虑,民用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必将崛起。那么刚刚提到的民营制造厂商是可以较为“容易”地跨入到商业航天之中的。
Q:刚刚你提到的卫星应用,这其实恰恰是最大的一块市场,只是现在还没发展起来。
A:肯定的。如果从军用和民用角度来看,目前最上游的发射问题并没有被解决,首先发射的卫星并不算多、其次卫星载荷也有限,那顺到下游的应用端,就没办法彻底打开市场,也很难带动相应的半导体、材料、通信、导航、遥感等市场的崛起。
投资“谨慎期”已过,政策、技术明朗化Q:整体来看,您还是更偏好发展相对上规模或者是成熟的板块。
A:这其实和机构的定位与策略有关。比如有些VC机构,他们就喜欢超前布局;浙商创投原本的定位是中后期,后面我们拿了工信部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一段的投资线是往前移了,也有相当的一部分集中在A、B轮。
Q:那咱们有规划投早期的商业航天项目么?
A:不是没有,而是找不到合适的A、B轮标的。就像我刚刚说的,商业火箭发射实际就那么一二三家相对成熟(成熟指的是有发射记录),卫星制造也基本是以国有企业、科研院为背景,这就导致了能够选择的标的太少。
Q:投商业航天,会不会是一个比较谨慎的态度?
A:现在已经过了谨慎期了。
Q:开始大胆了么?
A:更确切说,大家看到了比较明确的发展机会。2019年以前,国家其实并没有对商业航天给出一些政策性的定位,究竟行业将如何发展,还处于未知状态。但是现在,无论是几大发射场对商业火箭的开放,还是鼓励民营资本从事商业航天,政策驱动作用逐渐加强。
Q:商业航天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大部分造火箭的企业,都会在发射前去融一笔大钱,融到后再去发射,而不是先有了成功的发射经验再去找投资人。
A:这不仅仅在火箭行业里,其他比如生物医药、芯片,也是这样。在生物医药中,它有非常明显的里程碑节点,例如临床一期、二期成功,获得上市批文等。火箭也是一样。需经过发动机试车、全系统热试车,总装交付等过程,无非是最后的发射升空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同时,火箭的制造费用高昂。虽然未来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发射(液体火箭)降低、平摊火箭发射成本,但单体火箭制造费用是明晃晃摆在那、无法被省下的硬支出。这也就意味着,面对未知的发射结果,如果没有融到足够下次发射的钱,企业的研发、运营会出现问题。
Q:您一般会给商业航天或者半导体这些比较“重”的行业多久的时间,比如多久必须盈利?
A:这是一个误解,大部分机构对企业盈利的要求大部分的限制来源于基金周期。常规的基金投资在7-9年之内,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点内,我投的项目必须要结束。为此,我们会投资过程中增加约束性条款,例如几年内你需要完成退出,包括IPO、并购等。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不会去过度干预,那不是我们的强项。
Q:你觉经济波动会影响商业航天、半导体这样的硬科技投资么?
A:我不太会随着经济的波动增加或者减少项目投资。事实上,经济下行期是不少行业投资布局的好时机。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很多晶圆厂会在这一阶段有较大的资本支出,与此同时,一些好的、高估值的项目会挤出水分,回归到合理估值区间。当所以拉平整个周期来看,就不会有太大的投资数量变化。
Q:就商业航天来说,中国与国外,或者是美国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A:在部分领域目前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且在短时间内很难赶超。SpaceX的最大甲方是政府,还有民用、军工的大量订单;国内的情况其实差不多,主要客户是政府,但这些单子基本流向科工系、科技系。未来是否会将机会开放给民营火箭公司,还有待观望。
还有就是基础设施配套,如发射场。目前民营卫星公司有很多急迫的发射需求,但国内发射场是受管控的,审批流程较长,排期也比较长,像马斯克一年发射30、40次的情况,这在国内不可想象。
投资难度叠buff:LP结构重组与难寻的水下项目Q:现在一年出手几个项目?
A:大概3-4个。
Q:今年以来,经济紧缩萦绕在各行各业头顶,不少机构从原本投“大行业里的小企业”,转向投“小行业的大企业”。
A:确实是有这个转变。我觉得工信部推的专精特新对大家的影响还是蛮大的,算是引领了投资方向。尤其近年来,基金募集并不是那么顺畅,叠加国有LP占主位,大家的基金策略转向投细。
过去并不起眼的5个亿、10个亿规模的细分市场,是现在投资机构手中的“保本”牌。比如投一个细分赛道的单项冠军,就可以稳稳把持住市场。当然,这些赛道也很难退出,投资机构基本奔着IPO去的。
Q:刚好,现阶段人民币基金也开始兴盛了。
A:其实我们内部也在讨论,这是否会是一个长期趋势。LP结构的巨大变化,对基金产生了不小影响。
国内人民币基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国资或者地方政府为主导的产业基金/母基金,它对收益的要求不会那么高,但是对地区产业的带动、招商引资就会成为最大诉求。比如云栖小镇,西湖区给了非常好的产业政策,也匹配了相应资金去支持空天信息产业,它诉求就是让优质的空天企业落地到云栖。另一类的LP则会比较市场化,以投资收益为导向。不过即使是第一类,大方向还是趋于一致的,就是在满足政府的诉求的基础上,把基金收益做高。这是投资机构需要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Q:水下企业,我们一般是怎么挖掘的?
A:水下企业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企业本身不擅长做PR,或者刚进行成果转化,;另一种是大型企业去做上下游开发、拓展,有老股东或者关联机构直接投资;又或者是业内大拿在做,不需要路演就可以快速完成融资。能否发现这些项目,与你过去积累的客户资源、同业或者合作的科研院所息息相关。
当然,也可以选择更“笨”的办法,去跑产业园。产业园是企业孵化和落地的基地,深入沟通、调研产业园,既可以摸清行业一线情况,也能有机会找到理想的投资标的。比如遇到某国千或者院士,他/她可能正有意向在这里孵化企业。
Q:跑产业园挺消耗体力的,现在做得还多吗?
A:跑的还是蛮多的。其实各个省市区都有推自己的人才计划,对于早期项目的获取是非常有利。中后期的项目获取难度会相对降低,它们在政府、机构间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要到联系方式。
Q:企业具有哪些雷点会让你坚决不碰?
A:在做DD时,团队的稳定性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是我比较看重的两个关键点。当然,每个机构的观点会不同,比如企业的产品、技术是否具有独创性,或者是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垄断地位,是否会容忍股权或者团队瑕疵的。投资,其实就是在这几个最重要的因素之间作出平衡。
Q:你从事投资差不多10年时间,和刚开始相比,投资心态上发生了那些变化?
A:变得更平静了。随着看的、投的项目越来越多,失败和成功的经验也越来越多了。比如有些已经发展成了行业头部企业,我就会反思,为什么当初没有投。或者是当初觉得潜力特好的,现在反而算是失败项目,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投资方法论。
Q:按照互联网的说法,你也是在不断地自我迭代。
A:只能说慢慢积累,不能说迭代。每个人的认知、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太会随着年龄增长或者看的项目数量增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正视自己的局限性,不盲目自信,更有利于投资时做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