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投降之后,反而更危险了

袁大岛 2024-06-24 22:16:47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反常识的存在,

这些存在有时候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便会被人们戏称为潜规则,

但也有些则藏得比较隐晦。

我喜欢看一些枪战题材的老电影,在许多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反转片段之中,我发现这里面就藏着反常识的存在,

比如当电影主角一方被迫停止对抗,放下枪举起手时,反派往往会洋洋得意,甚至还会将心中本不该说出口的大实话,推动剧情发展的大实话以洋洋得意的姿态侃侃而谈,因为反派觉得,自己手里有枪,随时可以要了主角的性命,所以对他而言,把实话说出来,是自己炫耀胜利的关键步骤。

此刻,反转来了,主角不知从何处掏出一把枪,或是某种“注定快过对方的武器”打在对方的脸上,

一枪致命,游戏圆满落幕,

看着反派最终失败的下场,很多人拍手叫好,也有些人暗暗心惊。

以前我不明白,反派为何执着的相信,对方举手投降就一定是安全的呢,难道他不懂人间有诈的粗浅道理吗?

后来我才明白,

反派之所以是反派,与正派最根本的区别就是,

他一定会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如果我们暂时搁置剧情本身不谈,只关注正派与反派的行为结果会发现,举手之后的威胁洗漱,跟他们“派系”其实无关。

换句话说,正派还是反派,要看他们能否利用举手这个行为,来制造反转。

那些被刻画的十分狡猾的反派,也可以采用假装举手投降,而后伺机而动,进行反击的行为来佐证他们的狡猾,而对于正派来说,抓住一切机会反转乾坤,似乎只是他们身为正派的标志性行为而已。

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这样的行为,成功概率如何?

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影经验来看,在电影中,举手投降之后反击的成功概率,反派显然低于正派,因为反派的反击容易被刻画成一种失败之后的挣扎,而正派在此种举动上,则更容易让观众觉得这是寻求一线生机的合理做法。

所以,假设反击都成功了,那么反派的反击成功,则是会埋下最终失败的种子,正派的反击成功,则是剧情升华的重要因素。

既然假设反击成功,那么如果失败了呢?

正派的失败,往往带来的是对反派憎恨的加剧,正反两面的对立性,因正派人物反击失败而升华,也就是说,正派(此刻失败的必然是配角)的失败,是最终让主角成功的垫脚石。

而反派的失败,则会呈现出一种恶有恶报的结果,也就是说,恶报以至,再怎么挣扎都是徒劳无用的,最终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所以反派想要最后一搏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但命运,

可不允许反派成功。

那么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命运怎么判断成功的是正派还是反派?

这个话题,就得回到我们最初提到的“搁置剧本”这件事上,而当我们把搁置的剧本拿起来的时候,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因为这一切,就是剧本的要求,正派也好,反派也好,是举手投降之后,最终谢幕离开,还是举手投降之后的伺机反转,

都是剧本的要求,剧本这么规定的。

虽然这么说起来似乎有点推卸责任的意思,但就我以往的经验而言,当对于正反派乃至于剧情推演的过程中,对于这种“不可抗拒之力”的影响,

归功于剧本,总好过归功于命运:

毕竟剧本好写,

命运难断。

0 阅读:78

袁大岛

简介:用最实际的话语讲最实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