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逆行人生》这部影片,很多人一直在强调:
穷人买单看富人演穷人。
对于这种说法,小编始终不能理解。
电影本身就是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这完全符合逻辑啊!
名校毕业进大厂这符合事实吧,大厂薪资高这也符合事实吧,在大厂工作几年一线城市买房置业这也不违和吧,就连大厂精英被裁也是符合现实的吧,中年失业找不到工作是现实,赶上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房不好卖,又找不到工作,被逼做外卖员,这也符合现实吧!
是,不能否认,徐峥是富人。
《泰囧》狂赚3个亿。欢喜传媒出品的《满江红》45亿票房,净赚12亿,徐峥坐拥欢喜传媒12%股份,分得1亿。《港囧》还未上映,1个亿的片酬费导演费编剧费监制费制片费,就已拿到手,这还不算分红。《囧妈》净赚6个亿。
很明显,徐峥是富人,但哪个导演演员不是富人呢!
当然,富人完全可以只演富人的。
谁都喜欢有人站在自己这一边,为自己代言。
不然那些明星代言 费咋能那么高呢!
不就是因为被代言者就是既得利 益者吗!
如果大众都喜欢看富人演富人,那么以后所有的影片都是豪宅别墅香车美女,那不都在自欺欺人吗!
单纯从赚钱角度讲,其实富人的钱更好赚,几十元的电影票也就一杯咖啡钱,完全不在话下。
徐峥这种精明到头皮发亮的商人,能不懂得这个道理吗!
就像《抓娃娃》,不就是富人演富人吗!看票房就知道,刚上映那段时间,一天一个亿,蹭蹭地上涨。
这么多人买票涌进影院去看富人演富人,或许是因为《抓娃娃》中,马成钢西虹市首富的生活只能是普通人的梦,离现实太远,所以穷人愿意买单去影院享受富人生活。
而富人,更愿意看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自己。
所以,不管穷人还是富人,都兴高采烈的去影院消费,才推高了《抓娃娃》25.9亿的高票房吧。
而《逆行人生》太现实主义了,活脱脱现实版城市精英高级打工人被裁,活脱脱的外卖员生活。
就像大家认为的:
我已经生活得很苦了,难道还要花钱去电影院看富人演自己吗?
是这个理,赚钱不易,不建议乱花钱。
但是,任何事,只有看过了,经历了,才有发言权,不是吗!
看《逆行人生》的票房就知,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进电影院看的。
我是去影院看过,真心认为,影片是用了心的,大厂裁员是现实,中产崩塌焦虑也是现实,外卖员生存困境更是现实。
之前知道外卖员不容易,也只是浮于表面,看过电影才更深刻得理解这个群体。
就连点外卖,对外卖小哥的态度都变得更好了,关键是发自内心的。
我认为,让我对外卖小哥的态度变更好,就是电影对我产生的积极影响。
这也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作用,它揭露出一些事情,让大众了解一群人的不容易,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改善他们的处境。
鲁迅先生说:
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很多时候,干过,努力过,就足够了。
毕竟,很多事,不是一个人的能力能解决的,更不是一部电影就能摆平的,所以,没必要对演员或电影进行人为拔高或道 德绑架。
现实生活中,很多普通人的付出和不易,是不为大众所知道,需要有人把他们抬到大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因为了解所以理解,因为理解所以共情。
否则,这些人就会永远在艰难独行。
就像六年前,徐峥自导自演的《我不是药神》,如果没有这部电影,有多少人会关注到这个让人心痛的群体!
不能不说,作为演员兼导演,徐峥是有良知的,也是勇敢的。
对那些排斥富人演穷人影片的,只想问一句:
《秋菊打官司》巩俐演的秋菊苦不苦,《老农民》陈宝国演的牛大胆穷不穷……
《第二十一条》里,赵丽颖演的失语少妇苦不苦,她片酬600万,你怎么不说是富人演穷人让穷人买单?
其实,很多反映现实劳动人民生活的影片,导演演员们都赚得盆满钵满,你咋不说他们是在富人演穷人,让穷人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