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张金字招牌加持,该电影自然受关注度高。
01
谢苗从小就被称作具备巨大潜力的动作明星,但长大后,他在娱乐圈发展并不顺利。
谢苗中途为了自己的学业而选择暂时离开了大银幕,但等他再次回来时,这个行业已经物是人非了。为了给自己谋求新的出路,他不得不转战主流看不上的网络电影,并在短短几年内拍摄了30多部网络电影。虽然这些都是低成本烂片,但谢苗还是凭借自己的咖位成为了“网络电影一哥”。
不过,这个称号也有一些嘲讽的意味,一些网友也将谢苗称作“三低演员”。那些网络电影的质量参差不齐,许多都是低俗、哗众取宠的商业片。它们构图配色都很迷惑,门面也像广告弹窗。网友都批评这是“低质量、低成本、低技艺”的作品。但由于票价低廉,仍有观众乐见其成。
虽然拍戏之路坎坷,谢苗还是坚持了下来。他近期主演的网络电影《东北警察故事2》终于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这主要得益于他真诚投入的表演,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可谓是行云流水。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这部电影整体的剧情和拍摄手法非常和谐。花上一点小钱就能看一部制作如此精良的电影,大家当然愿意买票观看了。
这部电影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电影圈的大资本又岂能放过这个良机呢?
甄子丹、王晶、吴京等等大咖纷纷发来了贺电,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果然在资本面前,大家都是以利益为重......
02
吴京和谢苗同为动作演员,经常被拿来比较。但从发展情况看,谢苗想达到吴京那个级别还很难。
50岁的吴京个人总票房已近300亿,中国票房前五都有他的作品。而谢苗现在还在演网络电影,两人差距明显。
吴京在《战狼》一片成功转型,而谢苗错过了机遇。如果不是《战狼》爆红,吴京恐怕也会沦落到拍网络电影的地步。也许正是抓住合适机会,吴京才成就了今日的成就。
也许很多人会产生疑惑: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的区别在哪里呢?
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的最大区别是票房,大银幕让院线电影更高端。
网络电影成本低,但也能赚钱。但是网络电影由于平台局限,题材和观感都受限。
在很多人眼里,网络电影就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确实,许多网络电影粗制到让人忍无可忍,还滥用经典IP。
像风靡小说界多年的《盗墓笔记》系列就被一个劣质网络电影蹭热度,从标题到道具都很敷衍。
除此之外,网络电影的浮夸演技和妆容也让人难以接受。
对这样想圈钱想疯了的电影,观众们纷纷表示强烈抵制。
03
谢苗从小在大众心目中就被贴上“李连杰儿子”的标签。但现在,他的事业已经到了连李连杰都难以扶持的地步。虽然大家记忆中的谢苗一直是那个可爱活泼的小和尚,但他是80后,现在已经39岁了。
谢苗的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天赋,从小就把孩子送到舞蹈班学习。
但是小时候他就对武术情有独钟,后来曾拜过多位武术大师,学艺繁富。太极拳、双节棍等等都有所涉猎。
这为他抓住了一个出演电影的机会,在王晶导演的《新少林五组》中获得洪文定一角。
影片中,谢苗与李连杰合作,凭借出色表现扮演了李连杰的儿子。
自此“李连杰儿子”的头衔伴随他成长,李连杰在现实中也视他如己出,两人频繁合作。
有了这样的背景,当时的谢苗可谓前途无量,是最受瞩目的童星之一。但他为何并未大红大紫呢?或许因为“李连杰儿子”这层关系,众人认为让他暂时回去学习更好,未来回归影视界会更成功。但转眼娱乐圈变迁太快,谢苗重返圈内后却难以再现当年盛况。
他受童星旧日印象束缚,戏路局限,除了《少林寺传奇》短暂赢得了一些热度,其他作品都反响平平。
“李连杰儿子”头衔对他既有裨益,也是一种包袱。
除了谢苗,中国电影电视圈已经出过太多童星了,但长大后的他们往往难以摆脱童年的角色印象。我们来看看几位打星出身的童星现状吧。
04
首先是当年凭《笑林小子》红遍亚洲的释小龙。当年的他还是小孩子,就已经登台为功夫巨星成龙颁奖了。
他一直执着于武打剧,但不懂变通,结果发展并不顺利。
他后来转行当导演,靠噱头小赚一笔,但评价惨烈。如今在大片《中国医生》里,释小龙仅有不到一分钟零台词的龙套角色。
还有一位是《小兵张嘎》的谢孟伟。他本可以凭借童年印象再聚热度,却急于网络赚钱,马上开始直播,结果把过去积累的好感都败光了。转回演戏后,他的作品也平平,已经无戏可拍。
我们看到,曾经优秀的童星长大后,往往因创新不足而难有建树。释小龙执着于老路,谢孟伟操之过急,结果都大势不妙。这说明成名后更需要开拓视野,把握机遇,才能持续发展。
当代童星难以顺利转型,也反映出电影电视圈的断层问题。我们需要更好地培养新人,帮助他们长成才。否则,又一个新星陨落,对行业发展也无益。让我们拭目以待,看他们是否能打开局面,再创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