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好自己的日子,一辈子转眼间就过去了。孩子有困难老人能帮就帮一把,不能帮也没办法,对孩子不能期望太高,这样才能不生气, 心情好,身体健康。
能自己生活的时候千万别在一起生活,生活习惯不同观念不同,不一定是孩子的错,要有界限感给彼此留足够的空间,别让你认为的爱给孩子束缚和压抑感。
其实跟感恩不感恩没有太大关系,儿子既然成家了,就应该让他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由他们日子自己过贷款自己还。老人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掺和小辈的生活。
孩子需要你的时候,让他们开口求助,力所能及的伸出援手。他们不需要你的时候,优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远远看着他们就好。
在孩子需要帮忙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帮则帮,只当是做好事也不指望他们有回报。只要自己掌握好分寸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地鸡毛,对自己好一点就行了。
还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好,距离产生美,老人和年青人的生活理念不同,根本看不惯他们的生活习惯,无论挣多少钱都月光足,我们还看不惯,愿意去住几天就走,双方都高兴。
不全是孩子的错,这个时代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做父母的就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和孩子是平行线,但是不能相交在一起,没有了自我的人是可悲的。
我女儿也在上海,我退休后返聘回学校上班,她非得让我去那里给她买菜做饭收拾屋子洗衣服伺候几只猫,我辞职在那里待一个多月就够了,主要做饭不合她们胃口,没有自由,没有人交流,快得自闭症和抑郁症了,后来我自己偷偷买票回家了,女儿气的半年没有理我。
现在的女儿还不如儿子,把自己的父母之爱当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成本,老了根本别想指望。
与其在一起百般委屈自己,不如回家过自己的日子。毕竟,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
孩子不能太惯,一味地付出,让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却不知道回报。
为什么要与儿女们住在一起?自己住,多自由啊,想吃啥想干啥,爽。我既不愿与父母亲住在一起,也不愿意与儿女住在一起。需要帮忙的,力所能及。不需要,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互不打扰就好。
老两口自找没趣。孩子结婚后就成家立业了,该自己承担就自己承担了,老人不要去主动承担没必要的费用及责任,不会说你好。另外那些月子中心,他们想去就去,费用自己承担,凭啥要老人出钱?
永远不要尝试渗透到别人的生活中,老年人有自己的生活节奏,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年轻人不在一个频道上。
老人家要懂得,“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并不是每一个子女都懂得感恩的啊。
不要过早的去想依靠孩子,不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吗?过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多么好,非要去和孩子绑在一起,等真的老了不能自理了再说依靠吧,孩子结婚生子,需要帮助就去,责无旁贷,不需要就在自己老窝多舒服。
任何时候都要跟孩子保持一定距离,孩子有她们的生活,不要过分参与孩子的生活,也不要依赖孩子。
人生很短,短到来不及回味,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余生要为自己活,取悦自己最重要。
现在的孩子能指望上的凤毛麟角,一定要做好自己养老的准备,至少不能把钱和房子都给孩子,自己生活无忧才最重要。
从小到大不惜一切的给予,让孩子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也是父母之过。
自己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子女最大的支助,有余钱帮助一下孩子可以,千万不要强行介入孩子们的生活。
本来两代人就整不到一块儿去,自己当年和公公婆婆有没有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呢,不知道回忆一下吗,为什么换个位置就觉得完全接受不了了呢?
我儿子也在上海,出了首付后换房,又借走一百多万。小房子装修后,说给丈母娘住,什么时候也没想到父母。
尤其是娶个上海媳妇,不但丢了儿子,老两口还要被鄙视。所以我坚决不让儿子留在上海,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没那么多钱供养两个祖宗。
告诫天下婆婆们,儿子结婚了,不要一厢情愿 一厢情愿,给自己留个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