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是“饭圈”,还是“文化”?

实话球说 2024-08-08 20:39:41

“饭圈文化”这个词儿,最近很热。如果你到网上搜索与中国运动员有关的巴黎奥运热门新闻,排在最前面的一定不是郑钦文或潘展乐,而是中国乒乓球。中国乒乓球最热的也并不是凭借大逆转基因一路闯关夺冠的樊振东,而是金牌含金量与刚才说的这几位金牌得主相比明显更低的女单决赛。给中国体育和中国社会奉献过太多经典夺金时刻的国球,如今只能在“饭圈文化”这四个字的陪伴下霸占热搜榜。

陈梦与孙颖莎那场足以同时载入国际乒坛和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特别是中国乒乓球历史正册和另册的女子单打决赛,第一次让中国人之间的内斗以从未有过的赤裸裸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同胞+队友相遇决赛,居然被现场本国助威观众以敌友区别对待,陈梦夺金换来的不是鼓励和祝福,而是诅咒、谩骂乃至恶毒竖起的中指……在场的老外们个个目瞪口呆——现代奥运会近130年历史上,双方观众因支持本国选手产生对立甚至冲突的火爆情形屡见不鲜,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的同室操戈,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事态严重至此,民间热议之外,官方也开始发声批判。“饭圈文化”这四个字,一时间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直至警方动用刑事手段对付“发帖攻击诋毁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某“29岁女网民”。

这些天,社交平台上抨击和剖析“饭圈文化”的文章近乎铺天盖地,估计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四个字会被“批倒批臭”,变成一个绝对的贬义词。但问题恐怕不仅是“饭圈文化”那么简单。

是的,对那些不惜代价疯狂追星,“跟你走到天南海北”的信徒般的少男少女而言,用“饭圈文化”给他们画像,还算是恰如其分的。巴黎奥运乒乓球赛场观众席上“挺莎莎踩陈梦”的大批鼓噪喧嚣者,基本属于这一群体。这些人中间的绝大部分未必懂体育,甚至根本不是乒乓球迷,对两位决赛选手球艺高低、国籍归属和这块金牌对中国奥运军团的意义丝毫不感兴趣,他们走进巴黎奥运赛场的唯一目的,就是不择手段追捧偶像。

可能还有更多的”饭圈”中人,受各种条件所限,并未现身巴黎现场,而是在社交平台上以各种无下限语言攻击陈梦和对“饭圈文化”公开表达反感、反对的“饭圈文化”批判者。那个被警方带走的“29岁女网民”,便属于这一类中的极端成员。什么道德底线,什么人格伦理,都无法阻止他们深陷非理性认知思维漩涡而难以自拔。

然而,接受不了陈梦击败孙颖莎夺金这一事实的,除了看台上和网络空间里的反智观众,还包括决赛场边中方教练席上的“冒号”们。自己麾下的运动员赢球,官员和教练们一概“黑脸”,没有一人向陈梦表示祝贺。他们也是“无理智追星”一族?如此诡异的行为,用一句“饭圈文化”来解释,说得过去吗?

至于某品牌因提前曝光乒乓球女单夺冠广告而不得不尴尬地以“广告测试出错”为由道歉,就更难以“饭圈文化”来自圆其说。有位网友的评论,寥寥几句,比之那么多篇围绕“饭圈文化”洋洋洒洒数千字却不着边际的大作,可谓一针见血——

“定点投放冠军广告的乌龙闻所未闻,广告需要提前制作,提前购买广告位,约定播放时间。多方协作才能出现的乌龙,那还是乌龙吗?XX以为组织都安排好了,孙颖莎年轻,现世界第一,夺冠之后噱头更大,商业价值更高……这样一来,陈梦的国家队生涯基本就到头了。”

好在,30岁的陈梦拿过两届奥运女单金牌了,国家队生涯到头就到头吧。她比何智丽幸运。何智丽那个年代,还没有“饭圈文化”这词儿。显然,关键不是“饭圈”,而是“文化”。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实话球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