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将至,老人说“今年木太过,明年火不及”,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乡土山人 2022-12-31 11:21:32

地球每年都在绕着太阳公转,一年一圈,从而形成了四季循环,寒暖交替。冬季之尾连着春季之首,四季月连着春夏秋冬。每年的季节变化都是固定的,但每年的力量特点都是不一样的。今年是壬寅年,木气太过。明年是癸卯年,火气不及,这种力量到底从何而来?

四季的力量变化

四季的交替也就是五行的交替,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阳气的增长是不断发散和上升,阴气的增长是不断下沉和收敛。从立春节气开始,木气取代冬水,季节进入了春季,所以立春前一天就是“水绝日”,是冬水之气彻底隐藏的日子。

立春之后,木气开始不断增强,木为少阳。到了春分节气,木气升至最强并开始减弱。随着木气的减弱,火气就开始孕育了。辰月链接春夏,是木藏火显之时,辰月的最后一天为“木绝日”,木气彻底隐藏,火气完全取代了木气,少阳之气转为了老阳,季节进入了夏季。

夏至是火气上升的顶点,夏至过后,太阳开始南行,白昼开始变短,火气开始减弱。随着火气的减弱,金气就开始孕育了,金为少阴,所以夏至一阴生,也就是少阴之金开始孕育了,从此天体的力量开始收敛和下沉。

金至秋分到达最强,并开始减弱,随着金气的减弱,冬水之气就开始孕育了,少阴之气逐渐转为了老阴。到了冬至,冬水之气到达顶点并开始减弱,随着冬水的减弱,木气又开始孕育,木为少阳,所以冬至一阳生,也就是少阳之木开始孕育了。

五行之气的变化,反映着地球表面的大气变化。春夏为阳,是阳气不断发散的过程,夏至是阳气发散的顶点,此时地下的冷气层达到最深,高空的冷气层到达最高。夏至之后,高空的冷气开始下沉,地下的冷气层也在阳气的推动下开始上升,有温度的土层越来越浅。

每年的力量到底从何而来?

万物的生长都是在阳气的催动下才发生的,阳气初显于冬至,冬至少阳生。冬至也叫阴至,此时地下的冷气层到达最深处。假如立冬时往地下挖半米,就能到达有温度的土层,冬至时就需要往下挖一米,才能到达有温度的土层,之后土中的温度开始不断上升。

立春之后,地下温度冲出了地面,万物开始生长,柳枝抽出了新芽。柳枝的新芽并不是突然间冒出来的,而是从冬至之后,阳气在土中上升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结果。当阳气还没有冲出地面之前,就是阳气处于隐藏之时,也是万物积累力量的过程。

人们从冬至当天开始数九,就是数着阳气的增长过程,每年的立春总在五九尾和六九头,也是阳气冲出地面之时,柳枝发芽之时,所以“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因此每年的阳气都是从冬至这一刻开始出现的,也就是冬至当天,太阳升起,一阳初生。

冬至的太阳出辰而入申,也就是冬至当天,太阳从东南辰位升起,少阳初生,初生的少阳之气就是一年的力量基础。所以东南辰位就是地户,是阴气增长的顶点,也是少阳初生之地。同样西北戌位是夏至当天太阳落下的方位,是阳气增长的顶点,就是天门,少阴初生。

所以西北戌位为天门,为阳极之位,阳极则无上。东南辰位为地户,为阴极之位,阴极则无下,因此天门无上,地户无下。天门一阴生,地户一阳生,也就是戌位一阴生,辰位一阳生,一阳之气就是一年的力量基础,是万物生长的起点。

正如《梦溪笔谈》中说:天门在戌亥之间,奎壁之分;地户在辰巳之间,角轸之分;阴阳皆始于辰,五运起于‘角轸’者,亦始于辰也。所以每年辰月的天干,就是每年的力量基础,辰为地户,地户一阳生,初生的一阳之气决定着每年的力量特点。

辰为阳,只能用阳天干相配,共有五个,分别为: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为木,丙为火,戊为土,庚为金,壬为水。凡是阳年就为太过,阴年为不及,阳年之甲辰就为木太过,丙辰就为火太过,庚辰就为金太过。阴年之丙辰,就为火不及,壬辰就为水不及。

辰分五种,但天干有十个,所以隔五而同,甲己之年必为戊辰,乙庚之年必为庚辰,丙辛之年必为壬辰,丁壬之年必为甲辰,戊癸之年必为丙辰。所以甲己合土,乙庚合金,丙辛合火,丁壬合木,戊癸合火。

甲己之年,初生之阳气为土,甲年土太过,己年土不及。乙庚之年,初生之阳气为金,乙年金不及,庚年金太过。丙辛之年,初生之阳气为火,丙年火太过,辛年火不及。丁壬之年,初生之阳气为木,丁年木不及,壬年木太过。戊癸之年,初生之阳气为火,戊年火太过,癸年火不及。

而初生之阳气,也就是每年从地底下开始上升的一阳之气,也就是少阳之木气,是万物生长的力量。今年是壬寅年,壬寅为阳,辰月为甲,因此今年木太过。明年是癸卯年,癸卯为阴,辰月为丙火,所以明年火不及。后年甲辰为阳,辰月为戊土,土太过则雨湿流行。

1 阅读:307
乡土山人

乡土山人

传统文化,节气节日,民间习俗,农谚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