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助推”,在行为心理学中表示只要通过一点小小的努力,就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
前提是足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看清方向,这样才能做好更优的决策,也能更快地成功。
认清自己,才能做对的事听过这样一句话: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
情绪沉溺,持续在焦虑中内耗,胡思乱想也找不到情绪出口。
但这些坏情绪随时都会出现,你想要什么随时都能有。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跟着感觉走才是人的正常反应。
在由朱睿和童璐琼的合著的《决策的逻辑》中,指出人之所以有情绪,是本能的思维方式。
人性的本能就是喜欢偷懒,喜欢通过一些捷径来做决策。比如情绪,内耗,焦虑,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这样看来,人之所以总是陷入情绪,是因为没有看清自己,没有得到正向的反馈和力量。
当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时候,就踏上了改变的第一步。同时有意识的让自己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内观自己。
就如同心理学上的“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一样,相对一个很抽象的群体和一个生动具体的个人,人们普遍更愿意帮助能看见的人。
这就是可识别带来的差异,越细节,越具体的东西越能帮助人们做出快速和正确的决策,并令人们认定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向前一小步,就是成功一大步人和人之间,只要向前一小步,就能成功一大步,尤其是共情上。
在《决策的逻辑》中,作者提到14年前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给医生强调不用麻醉剂,那点痛自己是可以忍受的。
但到了手术中,发现阵痛根本不是自己能承受的,于是违背了最初的意愿,想要用上麻醉剂。
为什么手术前和手术中,同一个人的想法会有那么多差异呢?
这是因为女人没有经历过生育之疼,就会在潜意识中认为那种疼是可以忍受的,于是就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直到再向前一步的过程中,不仅挺过了痛苦,同时也纠正了自己的认知误差。
这就能理解一个婚姻不幸的女人,是不相信世界上有幸福婚姻的偏执,而且会固执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这就是行为心理学中提到的“冷热共情差距”,简单来说一个人在热的状态下,是无法感知到冷的体验,所以就没有办法做到即时共情。
正如一句话所说:你永远不懂我的伤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的确如此,别说让人懂我们了,更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懂为什么会突然什么都不想做?不懂亲密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更不懂好人为什么就没个好报?
当我们越来越不认识自己的时候,所担心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会发生,所害怕的都会成为现实。
因为选择太多了,所以才不知道该怎么选,这就是“认知失调”。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同一时间内有着两种或多种相互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
比如说既想要进步和成功,又想偷懒和躺平,既想得到他人的关心,又不愿意去信任别人。
这就是一种矛盾,所以会陷入焦虑,恐慌,甚至是质疑。
面对认知失调,最重要的不是怨天尤人和忐忑不安,而是要将凡事适度作为准则,主动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选择,简化自己的选择,坚定向前一步。
客观做自己,才能更好实现目标在《决策的逻辑》中有这样一句话:低级的愿望放纵即可获得,高级的愿望只有克制才能达成。
在生活中,我们想要的东西有很多,想要忠诚的爱,想要一份安稳的工作,想要有人疼,也想要有一个快乐优渥的生活。
然而生活并不是念念不忘就有回响的。对于未来,我们往往过于乐观,以至于在一地鸡毛的现实中,渐渐感慨: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个现象在行为心理学中被称为“规划谬误”,也就是说人们对未来的规划和预测,会不切实际地接近于自己的理想状态。
注意的是只是在潜意识中,让目标去接近理想状态了,所以在实现阶段,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在一厢情愿中,忽略了各种困难以及不可预测的变数。
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未来,而不是盯在过去和现在时,就不会过度乐观做出错误的判断。
乐观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前行的勇气,但过度的乐观只会让自己看不清方向,就会出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
想要规避决策失误,不妨多读点心理学,尤其可以读这本《决策的逻辑》,它从行为心理学上剖析一个人行为的不同,为何会造成成败的差异。
一个人,只有在看清情绪,具备理性思维的时候,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理清自己,认清自己,然后学会用最低的决策成本,走出各种行为的误区,从而不断提高认知能力。
只需要一点点正确的努力,只需要懂一点行为背后的逻辑,就能彻底认识自己,认清方向,从而快速走向成功。
Unmbd
要是真有这么容易,谁还做炮灰
从云
一推废话用来推荐一本书 还不如来点书中内容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