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写文章赚钱还是做短视频赚钱:内容创作者的变现之争

拓荒客 2025-04-21 17:57:19

嗨!您好,我是刘老师

在写作的道路上我认为自己还是有些发言权的,毕竟16年互联网营销生涯从来没有离开过写作。也出现过很多的爆款,一篇文案也创造过几十个W收益的事情,也为一些产品创作过不少的软文。

当然这些只是商业内容,除了这些我也写了不少的小说和短故事,可以这么说,写作是我的爱好,因为喜欢写作所以我创办了AI写作研习社。因为做自媒体我创办了拓友会,因为搞培训我创办了抖人学苑,因为搞企业和实体服务我开发了8大主流的AI系统。我的十几年要么在办公室里写作,要么在讲台上讲课,要么在企业里服务,总之我的任何内容都跟我亲自在做的内容有关。

今天这篇文章也是一样,前几天和我的几个学生在一起交流就谈到了这个问题,搞自媒体是写文章赚钱还是做短视频赚钱?我想今天通过这篇文章说说我的看法!先来说说两种路径的机遇与挑战对比分析今天,“内容变现”已成为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创富机会。据《2023年中国内容创作者生态报告》显示。

现在国内做内容创作的人越来越多了,光全职干这行的就有500多万。写文章的和拍短视频的大概各占一半吧,这个行业真是发展得特别快。面对“写文章”与“做短视频”两种主流路径,许多新手常陷入选择困境:究竟哪种方式更赚钱?咱们来看两个实际例子,对比分析一下就能明白。主要从创作难度、赚钱方式还有长期发展这几个方面来聊聊。一、创作门槛:文字重积累,视频拼综合能力写文章这事吧,表面上看着挺容易的,谁都能来两笔。但真要写出有深度的东西,还得能坚持不断地创作下去,那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以知识付费领域头部作者“九边”为例,其公众号文章以经济、历史类深度分析见长,每篇阅读量稳定在10万以上。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九边在专职搞创作之前、已经在金融圈摸爬滚打了整整十年。更难得的是、他还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五年文章、而且都是免费分享给大家的。想要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确实不容易,得有两把刷子才行。一方面肚子里得有货,能把道理讲明白;

另一方面还得耐得住寂寞,慢慢熬过没人看的日子,等粉丝一点点涨起来。要说短视频创作的门槛,其实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就拿抖音上那个特别火的"张同学"来说吧,他把农村日常生活拍得特别带劲,剪辑节奏快得飞起,结果一条视频轻轻松松就破亿播放量了。但仔细分析其成功路径可发现,视频创作需要兼顾文案、拍摄、剪辑、表演甚至配乐能力。张同学刚开始学那会儿,花了整整三个月泡在分镜设计上,把市面上常见的剪辑软件都摸了个遍。

他这人做事特别较真,每个软件的操作方式都要反复琢磨,非得搞明白其中的门道不可。说实话,这种所谓的"技术型门槛"其实没那么可怕。普通人只要肯花点时间学习,很快就能上手视频制作。不过要玩转这行,确实得同时掌握好几把刷子才行。二、收益模式:文字长尾效应强,视频爆发力突出

文字变现这事儿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产生长期复利效应。你看九边这个例子、人家现在收入来源可丰富了:公众号接广告一篇能收8万块、付费专栏每年199元订阅费都有20多万人买单、更别说出书赚的版税都超过500万了。

写文章其实跟种摇钱树差不多,只要内容够好就能持续带来收益。想想看,广告商会不断投钱,知识付费产品能反复卖,要是出本书还能拿版税,这种躺着赚钱的感觉谁不喜欢呢?对于想要稳稳当当赚钱的内容创作者来说,这种模式确实挺合适的。

短视频赚钱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得看流量。就拿那个特别火得美食博主"麻辣德子"来说吧,他随便发个带货视频,2个小时就能卖出30万件东西,光提成就赚了上百万。这数据看着真让人眼红啊!这种赚钱方式其实挺不稳定的、完全要看平台给不给流量。要是哪天算法改了或者内容不火了、收入立马就会暴跌。

现在做短视频真不容易,抖音上那些中等规模的创作者平均只能火半年左右。这个数据挺扎心的,说明要想持续吸引观众,就得不停地追热点、变着花样更新内容才行。三、案例对比:长期主义者VS流量捕手案例1:文字创作者“L先生”的复利之路L先生是个心理学博主,2016年那会儿开始在知乎写些认知科学相关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挺不容易的,一个月连一千块钱都赚不到。他们团队靠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过3本畅销书)和精准的社群运营(建了个上万人的付费社群)、2022年就赚了1800万、这里面有六成都是老客户续费和企业培训带来的收入。

优质内容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时间越长价值越高、用户也会越来越离不开。美妆小圆这个短视频团队的经历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刚开始他们只是几个爱化妆的姑娘随便拍拍视频、没想到突然就火了。

粉丝数蹭蹭往上涨那会儿、团队每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但好景不长、后来数据又开始往下掉、这起伏比过山车还让人心跳加速。美妆博主小圆团队2021年凭借“一分钟仿妆明星”系列走红,单月广告收入突破200万元。

2022年那会儿,同类型的视频内容突然多了起来,我们的流量一下子被分走不少,收入直接缩水七成。

团队急得不行,想着要不试试拍点剧情短剧吧?可惜我们压根儿不会写剧本,结果反而把老观众都给整跑了。短视频赚钱这事儿,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特别不靠谱。你看这个例子就特明显,光靠蹭流量热度根本不行。

哪天平台规则一变或者观众口味换了,立马就得凉凉。说白了就是没点真本事护着,这钱赚得跟走钢丝似的。

四、长期价值:IP化生存才是终极答案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可持续变现的关键在于打造个人IP。文字创作者可通过出版书籍、开发课程建立专业权威;现在的视频创作者要想让观众记住自己、关键是要打造独特的人设、再通过品牌合作来加深印象。

就拿吴晓波来说吧、他原本就是个写财经专栏的作家、后来成功转型成为跨平台的大V、现在一年能赚3个多亿呢。

李子柒虽然已经两年没更新视频了,但她的品牌价值依然高达10个亿。

这事儿说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好内容经得起时间考验,不会因为一时的停更就失去价值。说到底,选对方向固然重要,但真正能让你走得更远的还是得靠真本事。与其整天纠结该往哪儿走,不如静下心来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写文章和拍短视频其实差别挺大的,关键不在用什么形式,而是需要不同的本事。

写东西得沉下心来琢磨,把知识吃透了再输出;拍视频就不一样了,你得会对着镜头说话,还得懂怎么抓住观众眼球。

对个体而言,与其纠结赛道选择,不如评估自身优势—擅长系统化输出者适合文字变现,具备表现力与执行力者倾向视频创业。而真正的高手,早已打破形式边界:得到APP将文字课程转化为视频动画,房琪kiki用文案赋予短视频文学质感。

当内容足够优质,载体不过是锦上添花,优质的内容同样可以用文字和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双重体现,不局限于只做文字内容或者只做视频内容。今天的有了诸多的系统辅助,写作也相比过去容易很多,视频的制作同样也容易了很多,这条路必须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未来的一定是先把自己变得值钱,做好自己的IP才是你能够保持稳定收益的基础。我有很多的学生,写小说的也有光稿费就月入5W以上的,做短视频的也有月入5W以上的,也有很多学生学过没做过的0收入的都有。

说白了核心还是在一个做字,就像你喜欢一个女孩子你一定要去追她,你不追她怎么知道你的心思,你不去追她也不会成为你的女人。写作文章赚钱也好搞短视频赚钱也好关键就在于一个做字,掌握了方法就狠狠地去做吧。

0 阅读:12
拓荒客

拓荒客

分享一些有用的知识,传播一些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