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里有一对父母看得观众皱眉,有人觉得演过头了,不会有这样过分且不明智的父母,但也有人觉得恰如其分,自己身边就有类似的例子,一点不夸张。
这对父母就是庄超英的父母,庄家二老。
庄家二老极度偏心小儿子,吸血大儿子,冷漠对待小女儿。
可问题在于,二老是跟小儿子一起居住的,这意味着他们潜意识里是要依靠小儿子养老的,但又为何屡次向大儿子提出要住进来?或者让振东、振北住进来?这两个要求根本就是矛盾的啊?
如果二老自己想住进来,那意味着他们要选庄超英家来养老,那么讨好养老的孩子,以此保障自己有个幸福的晚年,这就是必须的。
正如二老现在住在庄赶美家,特别宠爱振东、振北这俩孙子,凡事都想着,分西瓜都要给最好的,赶美媳妇不做饭也能上主桌吃饭,超英媳妇做了饭还给赶去厨房吃。
这不纯粹是偏心,其实就是一种讨好。
包括二老坚持要庄超英的工资,也是如此,要去干嘛?你猜呢?
他们住在老三家,不交钱是不可能的,大概率是老三家要他们多给点,二老的退休金不够,所以才变着法儿继续压榨庄超英。
所以,才会出现二老几次要求振北、振东去庄超英家过寒暑假,变相地吃他们家的定量。
细想一下,这么做对二老而言是不利的,黄玲但凡稍有心眼,就懂得如何反制二老,庄超英不是每月三分之一都交给二老吗?两个侄子一过来,黄玲直接让庄超英负责侄子的花销,停掉给二老的工资,直接“贴”给侄子,疼得是谁?
显然庄家二老就成了最大的受损者,工资没了,如果黄玲借势再也不让庄超英给工资,那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一个寒暑假就换来了一辈子的平静。
厉害媳妇是干得出这样的事的,但偏偏黄玲是贤惠媳妇,想都想不出,别说干了。
所以,从庄家二老的角度而言,振东、振北去老大家,未必是对他们有好处的事情,他们来说这事,大概率是受小儿子指派,要完成任务。
反倒是庄母闹着想住进大儿子家,这可能才是真心实意的,她是真想。
庄母在小儿子家过得并不舒坦,她要做家务,丈夫的钱还要补贴给小儿子家,想都能想到,如果不补,小儿子一家会冷眼相对,老两口日子过得铁定凄凉。
大儿子软弱可欺,大儿媳妇也是要脸的人,苛待不了老人,但问题在于,如果庄家二老住到大儿子家,还能继续要庄超英的工资吗?
这能吗?
肯定不能,你都住进来了,再要走工资说是养老,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吧?
不仅如此,按一般惯例来说,住在谁家,老人的工资如要补贴,也尽量是补贴这家,就好似交生活费。
如果住在老大家,却拿工资补偿小儿子,外人看来是不厚道的。
同理,这些年庄父拿退休工资补偿小儿子家,不是因为他多偏心爱这儿子,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住小儿子家,不补贴不行,不拿钱小儿子一家百分百给脸色看,寄人篱下,活不下去的。
尽管,庄赶美接班了,也分了房子,他们家住房条件不错,绝对是因为那房子还包括了庄父的份额。
可庄赶美再得好处,那已经是到手的好处,养老却是现在和将来时,不能往前数老黄历,儿女不认的。
因此,剧中表现出庄家父母不讲理地偏心小儿子,可放到社会现实中,你会发现他俩的行为是符合逻辑的。
为什么偏心?因为他们在靠小儿子活。
为什么要庄超英的工资?因为他们自己的工资已经上交了,没有庄超英的工资,二老会过得很拮据。
庄超英为什么要交工资?因为他没有养老,无论从传统还是从法律,都不可以。
黄玲还是不聪明,如果是林工或者宋莹,他们绝对会主动将庄家二老接过来,三分之一的庄超英工资省下了,庄父的工资还进账了。
亏吗?
其实不亏,还能得到老人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偏爱。
不信,试试就知道。
黄玲觉得难受,不过是因为她没处理好其中关键,所谓房子小都是次要的,并非不可解决,实在不行,院子里加间房,还是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