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刘华清开会时,秘书闯入汇报南沙打起来了,刘华清:坚决打

友情似千金 2023-01-09 19:32:59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下水,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固然是一件令人狂喜的事情。可是对于我国的很多海军官兵来说,这更是多年梦想的实现。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人们不由得想起了一位令人敬重的老人,他就是我国开国的第一位海军司令,刘华清上将。

2011年1月,年逾九旬的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令人遗憾的没有看到我国自己的航母下水。要知道喊出“中国一定要发展自己的航母”口号的,正是这位可敬的革命前辈。

作为一个心怀祖国边防的铁血战士,他不但在当兵的时候就展现出勇猛的一面,成为了海军司令以后,更是对保卫领土采取了强硬的措施。

最为著名的就是在1988年发生的南沙冲突,当刘华清听说了南沙摩擦出现后,他毅然决然的下达了全力驻守,伺机反击的命令。

南沙冲突的发生,代表着我国对于海域领土的重视进一步加深;同时也让刘华清提出的大力发展南沙,西沙地区,建设相关机场和军事设施的计划,展现出独特的先见性。

南沙冲突的起因和过程是怎么样的?为何刘华清要坚持我军建设西沙,南沙地区的计划呢?

南沙

在我国辽阔的海域疆界中,包括西沙,南沙,东沙等多个岛屿,一直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可是在1956年,南越的西贡势力贸然派兵侵犯我国南沙领土。虽然我国很快通过我国驻越南代办处,重申我国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所有权。

不过对于当时国内南北分裂,局势复杂多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政府的越南来说,我国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

这也造成了越军多次侵占南沙地区,因为对方肆无忌惮的作法,也激发了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野心,南沙岛曾被多个国家屡次派兵占领。

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刘华清不止一次在七十年代向中央建议,在西沙和南沙地区设立我军自己的驻防体系,以确立我国对边境海域的所有权。

可惜当时的国内环境比较复杂,在政治局势不稳的情况下,想要解决边境问题也是一件鞭长莫及的事情。

1982年以后,刘华清上任海军司令一职,上任伊始他就把目光转向了我国南海边陲,并把态度最为嚣张,对我国南沙威胁最大的越南势力作为防范的重点。

当时的南沙多个岛屿,都出现了东南亚等国非法建立的高脚屋,这也是很多国家强占的证据。而我国要想树立主权,同样在岛屿上驻扎并建立自己的据点,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1987年3月,我国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里的海洋部门委托,在我国境内建立多个海洋气象观测站。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把其中的一个站点,建在了南沙群岛中的永暑礁。

这个观测站的建立,间接的说明了我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也正是借着建立站点的东风,让我国海军出兵并建立南沙据点有了理由。

随着我国的动作,本来占领岛礁,侵占我国临海的周边各国行为更加激进。

他们愈演愈烈的入侵行为,为刘华清敲响了警钟。按照他的意思,这场仗中国海军责无旁贷,而且非打不可。

不过在行动之前,他还是请示了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好在和刘华清的看法相同,中央领导同样赞同给敌军点颜色看看。

然而比起震慑敌军更为重要的,是要夺回本属于我国的领土,即使只是一块岛屿和礁石。

赤瓜礁战役

1988年2月18日,我国海军的战士来到南海赤瓜礁,开始了同越南部队的对峙。在海军军舰的掩护下,战士们登上了本来无人的岛礁,并在上面插上了中国国旗。

几天之后,三艘越南军舰携带武器和大量士兵,气势汹汹的向赤瓜礁驶来。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和我国军舰对峙,其实暗地里他们的特种兵人员已经带着绳子,从岛礁背面摸了上来。

这一队越南士兵人数达到我军登岛士兵的两倍,可是我军的战士丝毫没有恐惧,对方也不敢先开火,只是拿着武器和我方对峙。

3月14日,南沙紧张局势的报告传回了北京。接到报告后,刘华清的秘书不顾他正在开会,敲开门将这一情况向他转述:。

“首长,南沙打起来了!”

了解完全部经过的刘华清眉头紧锁。他思量许久,最终下达指令:“只要对方先开第一枪,就坚决歼灭他。”

于是,远在南沙的解放军接到命令要求死守赤瓜礁,如果对方率先开火,务必给予反击并歼灭他们!

在我军不止一次的向对方重申这是我国领土后,越军仍然没有退却的意思。而且他们中的一些士兵,还开始对我们的战士动起了拳头。

事实证明动拳头他们同样不是对手,在率先动手的越军士兵被我军一个战士制服后,对方率先开火打穿了我军战士的手臂。

见到对方开枪射击,一时间我们的反击也开始了。不但在岛礁上响起了步枪的声音,负责掩护的军舰也在第一时间对地方军舰开炮。

整个战斗进行的比较顺利,仅仅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敌军的一艘军舰就中弹起火,其他两舰逃之夭夭。

在岛礁上的战斗也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我军以敌人兵力的一半,歼敌20余人,俘虏9人,只付出了一人手臂受伤的代价。

经此一战,赤瓜礁的归属再无异议,我军也开始了收复其他岛礁的军事任务。

当时的党中央和军委乃至海军官兵,都明白一个道理:关于南海各岛礁的归属和领土的划分,最终很可能以谈判的方式解决。

不过此时我们每收复一个岛礁,将来在谈判桌上我们的主动就多一分。

虽然收复岛礁的行动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可是刘华清心里清楚,收复容易,驻守和巡逻掌控很难。

我军最大的劣势在于,距离太远,在没有航空母舰的情况下,只有在南沙附近建立机场这一个办法。

然而南沙群岛之中,并不具备建立机场的条件,在刘华清的反复考察之下,他作出了一个利在千秋的决定——在西沙建立我军自己的机场。

西沙建设

在选择建造地点时,刘华清指定了位置绝佳的永兴岛。

这个岛屿处于我国南部海域的中心位置,距离海南仅200公里,离南面的永暑礁和西面的越南也在飞机航程范围内。

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机场,平时可以作为向驻守岛屿人员运送物资的中转站,战时也恰好是一个起落战斗机的飞行枢纽。

经过中央的同意,西沙永兴岛机场的工程建设,很快开始了。

然而这个机场的建设,却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单是建造机场所需要最基础的沙石来源,就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

如果从陆地使用运输工具运来,光运费每吨都要花费几十元。而建造机场保守估计需要数百万吨,这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由于运输缓慢,势必造成机场的建造要受到物料的限制,影响建设进度。

此时的相关建筑工程人员,在结合当前条件的前提下作出了一个更加完美的计划,那就是炸礁填海。

使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就地取材,轻易的获得需要的沙石等材料。而且由于物料充足,还可以把原计划的机场大小,再扩大一部分。

从最终的机场建成后的效果看,正是因为建设人员的聪明才智,永兴岛机场的建设任务才被超额完成了。

这次永兴岛的改造工程,除了建造出一个可供飞机起落的标准机场以外,还建立起一个人工港口,适合各级舰艇停靠。

至此永兴岛成为了我国南海海域内,一个重要的军事,民用中转站,为我国人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庇护港湾。然而在茫茫大海上,人工建立一个庇护港,又岂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呢。

永兴岛初建的时候,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备,全部的生活资源都需要靠船舶补给。由于没有大规模的房屋,所以一次的补给不能太多,也没地方存放。

岛上的工程人员最盼望的,就是隔一段时间上岛的物资补给船。如果在海上遇到风浪或者天气不好,可能准时出发的补给船还可能会迟到。

对于岛上的人来说,最折磨人的恐怕就是淡水和自然环境了。每个人每天配给的淡水,只有一杯的量。不但谈不上洗漱,就连饮用都要省着喝。

最初岛上的水井,打出来的水不能饮用,只能用于洗涤。可是用这种水洗完的衣服,在盐分的作用下很快就变得破破烂烂了。

而且由于当地的气温高,日晒时间长,人们每天都要生活在酷暑之下。在水都不够喝的情况下,吃一些补充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更成为了一种奢望。

可以说从开始动工,到岛屿改造完成的过程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克服了常人所难以克服的困难和考验。

1991年5月,西沙地区的机场正式建成,我国的海空军事控制领域,由此被向南扩展了数百公里,这一步棋可谓是刘华清的一个伟大规划。

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军空军“腿短”的弊端,刘华清还积极主张发展改良航空兵飞行补给的问题。也就是在现代战争中比较重要的,空军加油机编制。

1989年1月开始,经过近5年的设计和研发,我军空军加油机正式研制成功,并尽快开始了投入使用。

加油机的投产结束了我国国产飞机无法进行空中加油的历史,也标志着我们用自己的力量,打破了西方军事的垄断,填补了我军的空白。

虽然我军在机场和空军加油方面,一直奋力的追赶着世界军事水平的脚步,然而无论是刘华清本人还是我国的海军人,他们都深知发展我们自己的航母是一个迟早要面对的问题。

早在70年代,刘华清就牵头完成了《关于建造航母问题的初步意见》报告,并上报给了海军相关领导。

1975年,这份报告被送到了邓小平同志手中,当时的小平同志作出批示:“尽早着手研制我国自己的航母。”

可是在变幻莫测的时局左右下,这项工作仍然没有取得太多进展。于是在1980年,刘华清转向美国军方寻求航母建造的突破。

他第一次登上了美国的航空母舰,作为受邀嘉宾登上了美国“小鹰号”航母。

对于心中藏着一个“航母梦”的刘华清来说,这一切好像是在做梦。他感觉自己的一双眼睛有点不够用,恨不得带着相机把看到的一切都拍下来。

那一天他在美国舰长的陪同下,参观了航空母舰包括指挥中心,机库,弹射装置等军事设施,也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了航母的庐山真面目。

在后来的刘华清回忆中,他是这么描述航空母舰的:

“航空母舰的出现,把海战的模式从平面转向了立体,也彻底改变了战争原本的模式,实现了超视距战争。时至今日,航空母舰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战斗单元,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1988年赤瓜礁冲突结束后,刘华清对于发展我国自己的航空母舰更加渴望,他借着出国考察的机会,先后在美,法,英,俄等国参观了航空母舰,并积累了无数重要的相关经验。

不过丰富的经验要想转变为制造航母的实际帮助,还显得杯水车薪。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的时候,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准备出售一艘造了一半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用以抵债。听到这个消息,刘华清上报中央,第一时间派遣人员赴乌商谈购买。

瓦良格号

虽然谈判的进程并不顺利,关于“瓦良格号”的购买短时间内没有成功,刘华清也只好带着遗憾退休,没能看到我们自己的航母投入改造。

2004年8月,回国近两年的“瓦良格号”终于开始了改造,我国的第一艘航母也呼之欲出。年逾90的刘华清此时也松了一口气。

他和中国人民的“航母梦”终于等来了这一天。虽然有生之年刘老没有看到“辽宁号”的身影,但他的强国之梦却鼓舞着后来者们为之奋斗。

1 阅读:80

友情似千金

简介:每一处的阳光,都有不一样的温暖。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