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狭小的小山村,那里除了白天看飞禽走兽,晚上听狗叫鸡鸣,好像再无其他可炫耀的了。
记得那时淘气的我们,跟着一大群的孩子不是掏鸟窝就是在小溪抓鱼、捉螃蟹,有时闲得无聊又会去害人,去别人家池塘抓鱼,池塘大还好,如果小的话,把整个池塘水全部搅浑,气的大人火冒三丈,那时不是这个来告状就是那个上门找麻烦,因为父母在城市上班(不在家),急的小脚娭毑(奶奶)直跺脚。
打吧,又跑不赢我们,(因为娭毑脚很小,估计不出三寸,走起路来一拐一拐显得挺吃力)不打吧,实在是气人。把人家池塘水搅浑,弄得人家鱼缺氧,死的死,浮的浮。
周末爸妈回来听说后,妈妈对我们也是袖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好像她也拿不出什么法宝来整治我们。
只有爸爸才能制止,爸爸听娭毑(奶奶)一讲,先去人家登门道歉。
当然,爸爸这去道歉总不能空着手吧,只见他背着那鼓鼓囊囊的工具袋也不知装的一些什么东西,去跟人家道歉。
晚上,哥哥和我商量,他讲“大不了就让爸爸打他一顿算了,他就讲我没去,他一个人去的。”
我讲“好,假如爸爸打你痛的受不了,你再讲我也去了。”
哥哥讲:“傻瓜,两个人痛也是痛,还不如一个痛。再说你是女孩,应该由我来保护你。”
我们一边写作业一边商量,这时门响了,煤油灯的烟子随门缝的风飘向一边,爸爸推门进来。
见我们两个写作业,说“你们写完作业到我房间来,等下有事跟你们讲。”
我像往常和娭毑(奶奶)一样,把手伸出去给爸爸,“爸爸,打吧,我和哥哥知道你是讲这事,那鱼塘是我叫人搅浑的,和哥哥无关。”
哥哥见状,“忙急着讲是他带人搅浑的,发现死鱼才赶紧上岸。”
爸爸问?“你们去池塘到底想干什么?”
我答不出,哥哥犹豫半天,支支吾吾说“想吃鱼。”
爸爸说“好,明天我买鱼你们吃,今后你们干吃什么先问问娭毑(奶奶),她同意你们就可以去,如果不同意,就不能去。今天我也不打你们,希望你们记事。”
我看着爸爸,他眼睛瞪得特别大,眉头紧锁,那样子显得特别严肃,从没见过爸爸这幅模样,有点吓人。然后我又望望哥哥说“好。”
爸爸又问哥哥“你呢?”
哥哥也答应“好。”
从此以后,我们再没去搅人家池塘了。
小脚娭毑(奶奶)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也不知她到底忙啥。
偶尔叫姐姐帮忙做一点事,但不会很多,她很少叫我和妹妹做事,她常说“女孩就是劳碌命,小时候在娘家做事,长大后嫁给别人还要受苦受累。”
所以一般稍微重体力活,娭毑(奶奶)就叫淘气的哥哥做,她讲“男子汉是一家之主,要多做点。”
但如果有吃的,娭毑(奶奶)就会多分点给哥哥,她讲“男子汉要多吃点才有力气,这也是娭毑(奶奶)唯一重男轻女的借口。”
有一次,外面又来了一群孩子,叫我和哥哥去捉鱼,我讲“不去。”哥哥爱玩,把爸爸的话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还好,被姐姐及时发现制止了他。姐姐问“你是忘记那晚爸爸的教诲了吗?”
哥哥听后忙说不去了,今天还有任务,然后跑去娭毑那里帮忙干活(劈柴)。
娭毑见孙来帮忙,高兴的讲“孙啊,你怎么突然跑来干活(劈柴),是见娭毑(奶奶)累了吧?我就讲我的孙孙长大了。好吧,把这几根劈完就算了,等你爸爸回来再劈。”
娭毑(奶奶)边说边佝偻着腰,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艰难的走着。
看着娭毑(奶奶)行走如此艰难,我内心感到煎熬,同时觉得自己愧对娭毑(奶奶),老人这样举步维艰,竟还要操心我们,真恨自己不知廉耻、混蛋,当时,真恨不得自己给自己几巴掌就好——以解心头之恨。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让娭毑(奶奶)操心了,娭毑(奶奶)见我们越大越懂事也感到很欣慰!脸上也洋溢着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