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998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撰 稿:马远之宋彦成 《财经》丝路经济研究院 研究员
编 辑:唐执简
西安2021年经济数据出炉,实现生产总值10688.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低于陕西省增速2.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增速4个百分点。对于刚刚遭受疫情冲击的西安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消息。
整体数据来看,西安经济呈现“两喜两忧”的特点。
两忧在于,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二产增速疲软,很大程度上拖累了西安的步伐。尤其工业,几乎是长久以来的“心病”;固投也不尽人意,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全线下降,不仅影响当年数据,对接下来的1-2年也将带来压力。
两喜在于,高技术制造业与进出口数据增长亮眼,充分说明西安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开始显现,以及早年内陆港(长安号班列)的战略眼光和谋篇布局,开始获得丰厚回报。
全球与国内产业链重塑的今天,谁锚定高质量发展,谁将拿到未来城市竞争的入场券。西安高端制造领域连续数年呈现狂飙态势,随着秦创原、链长制持续用力,长期走势看好;外贸表现不俗,则说明在国际国内产业链中的枢纽性、功能性在提升,同时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种体现。
01“两忧”考验西安经济
过去的2021年,西安经济喜忧参半,“万亿”城市虽获保级,生产总值增长逾600亿元,却也难掩其背后潜藏着两大隐忧或短板,即第二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乏善可陈,表现平平,乃至拖了后腿。
2021年西安第二产业增加值3585.20亿元,增长0.9%,相比2020年,只增长了区区256.93亿元。这一增长幅度,可以说是创造了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第二产业对西安GDP的带动作用不断减弱。
纵向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西安二产占GDP的比重一度达到59%;而到了2000年,西安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47.9%;2010年下降到43.9%;2020年下降到33.2%,当年西安三次产业构成之比为3.1:33.2:63.7。
西安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至2020年,40年下降了约26个百分点;从2000年至2020年,20年下降了约15个百分点;近10年(2010-2020)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上看,西安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第二产业偏弱,第三产业偏强。
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二产薄弱意味着工业和建筑业表现不佳,特别是工业,长期以来都是西安经济的一块短板。尽管这些年来西安一直在努力发展工业,不断出台各项文件、举措,力求补齐工业短板,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以2021年为例,尽管工业生产持续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但是从行业来看,从官方公布的数据可以发现,在35个大类行业中,20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那就意味着有15个行业没有增长乃至是负增长。
在整体经济增长和服务业表现亮眼的遮蔽下,西安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潜藏的隐忧,一度被忽略了,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
造成西安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不足,这也是西安2021年经济潜藏的另外一个隐忧——投资水平大幅度下降。
2021年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11.6%。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5.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6.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6%。从领域看,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5.8%,民间投资下降4.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8.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0%。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重要性顺序是“投资-消费-出口”,这其中,二产和固投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正如前文所述,2021年西安二产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表现都很乏力,这可以说是导致当年西安经济整体表现平平的主要原因。
这些年来西安的固投,尤其是工业投资增幅跌宕不定,波动起伏较大。从2015年开始,西安工业投资出现“断崖式”下跌,当年工业投资增幅陡降到-5.8%,2016年扩大到-12%,2017年为-10.6%,连续三年都是负增长。尽管2018年西安工业投资增长28.7%,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是到了2019年工业投资仅增长2.0%,2020年增长15.2%,2021年却跌到-15.8%。
其实,投资与产出效果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两者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按照经济规律和产业特点,投资一般要在一、两年后才能达产见效。也就是说,今年的投资,可能要到明年或后年才能产生增加值。也因此,2021年西安固投大幅度下降,或将影响到2022年西安的经济发展状况。
02 “两喜”见证西安高质量发展
在上述两大“隐忧”之后,西安在2021年有两项经济数据却也颇为称道,仅从直观的数据来看,也是对于西安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生动注解——如其高技术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6.6%,远远高于西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
事实上,在此前的2020年,西安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3.4%,而更早之前的2019年,其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4.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6.3%。
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时值全球范围内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之际,城市竞合背后关联着产业链与价值链的重塑。仅就国内城市而言,如何通过分工合作和竞争关系,在全球产业链中觅得关键位置和角色事关高质量发展。
这也需要包括西安在内的诸多具备创新基因的城市,在创新驱动层面持续破题,在产业链上谋篇布局,诸如高技术制造业愈来愈成为争夺技术创新领域的主阵地,持续布局、加码也是应有之义。
政经观察人士表示,尽管当前西安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尚未尽如人意,这也需要西安在工业领域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锚定高质量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夯实产业基础,相信投资-回报的中长期逻辑。
在另外一重维度而言,西安早年间的战略眼光和谋篇布局,显然已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具体而言就是西安“内陆港”的建设和“长安号”的推进。如在2021年,西安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4399.96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出口总值2361.92亿元,增长33.0%;进口总值2038.04亿元,增长19.8%。
对比2020年西安进出口总值,甚至更早之前西安市全年全市进出口数据而言,所乐见的是逐年扩大的迹象不曾停歇,这也说明西安域内港口(包括空港和陆港)的繁忙程度可见一斑,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存在感愈来愈强,其枢纽功能地位亦是愈发凸显。
譬如,高货值产品运输多需取道空中航路,以布局在西安高新区的高技术企业三星为例,其产品如半导体元器件、高端存储芯片等进出口亦需仰赖空港。
再者,陕西着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国家战略成效初显,2021年仅跨境电商交易额即完成98.53亿元,作为一种新业态其发展之迅猛可见一斑。
此外,西安“一园三区”模式成功获批首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2522.1亿元,同比增长20.4%……
尤为一提的是,根据西安海关统计,2021年陕西省进出口总值4757.8亿元,而其中西安同年进出口总值为4399.96亿元,占比约92.48%,不可不谓“居功至伟”。
上述外贸数据的抢眼表现,实际上也印证了西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依循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逻辑,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在不断优化,尤其是2021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以后,不断释放的科创红利也将助推西安经济发展持续“闯关”。
步入2022年,1月份疫情影响波及西安一季度的经济发展步调,也将考验全市全年经济的增长情况。随着疫散云消,西安已然度过“至暗时刻”,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城市活力恢复往常,此后亦需沉心静气,专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治理,继续稳定发展成果、补足比较突出的短板。
西安依旧是很多人的“精神故乡”和乐业安居之地。
(封面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天南地北
对西安而言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把其它兄弟城市的一部分数据拿过来充数,西安的数据就不会太难看。
恒顺-許杭
去年有这个增速算好了,因为前年西安是不可能破万亿的,但是为了好面子,充大头硬凑进了亿,所以去年就自然比人家慢了。
祖国越来越好
这是因为二产是联网直报的,是最准确的,随着基数增大,维持增速极难。而三产是抽样推算的,哪怕基数再大,也能快速增长
恒河沙
西安三产也不是强,只是二产太弱了,让三产占比高。
长剑
没有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只是细腰接上个大脑袋,畸形发展。
尼莫
第二产业确实弱[睡觉]
第五大道
2022年1月相当于停摆了大半个月,22年增速不一定比21年强。
骆驼
西安招商大企业太少了,要加大迁入企业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好好利用西安的人才优势地位
少吹牛逼多干活
煤矿石油GDP占据了大多数,而且产地还不在西安,有个鸟用!
糖豆^_^
比重庆少了一半多,怪不得工资没重庆高
david张
就没看出来那块强来,自力更生的牛逼企业在哪儿?一副好牌打得稀烂
____仅此而已
不做评价[吃瓜]我只知道西安保险业务能力很强[吃瓜]
琴魔飞舞
三产才是城市繁华的表现
月夜剑寒影 回复 02-09 20:09
二产是实力…
和尚尤里
一个城市运动会,给西安打了几年的鸡血,看了数字竟然西安竟然没有西咸新区的数据?西咸新区算咸阳的?吼吼吼,共管区?陕西省本身就是格局小,为了打造大西安这些年拼命的给西安这个大儿子注水,大儿子靠房地产虚胖,整的其他儿子家家徒四壁,看这些数据有意义?
骆驼
西安招商大企业太少了,要加大迁入企业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好好利用西安的人才优势地位,西安不起飞都难
用户12xxx38
西安不行的话,那汉中低到没边了,汉中有啥?.
嘻嘻哈哈
房地产
用户49xxx26
房价要涨了
西望长安
21年,西安二产增长率低的可怜。中国城市逐渐进入缓慢增长期。招商引资更需要虎口夺食,店小二精神内涵。 不说焕发千年前荣光,最起码是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