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商富而国穷,江南地区经济繁华,皇帝为何收不到税?

老张聊史 2024-06-30 20:15:29

明朝末年的经济体系出了严重问题,导致底层民众没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整体财富很难大量创造出来,只能在极低的水平上维持,一旦出现重大事件就得崩盘。明末的时候就是士绅地主官员商人勾结在了一起,直接拖垮整个国家。因为这些人勾在了一起,导致国家没法从士绅地主手里收税,商税也没法收,然后就是只能从平民老百姓去收税赈灾平叛,最后的结果就是陷入死循环,越征税造反的越多。实际上明朝这个国家是很富裕的,光是李自成在北京拷响就拷出几千万两银子。而且后来的清朝也明白这一点,雍正时开始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来专门针对他们足以说明问题。

明朝灭亡肯定是因为财政出现大问题而造成的,但这个财政问题是累积突变造成的。农业国为农为主收税很正常,在当时也并不落后,当时中国之外的任何国家,都没有能力建立起比中国更好更强的财政体系。

之所以出现问题,是没有形成与时俱进,封闭国家造成外贸经济不正常,进出口能力超强但未能形成稳定国家收入,反而被江南走私利益集团成功策反大明官僚体系,让大明的官员干明朝的活吃江南的利,最终让江南成为独立中央之外的政治利益团体,这也是为什么明朝要用宦官到江南搞钱的原因所在。

同时,王爷数量对土地和财政的侵蚀也是显著而直接的,土地兼并和士大夫不纳税也进一步盗空了财政收入。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则进一步放大货币供给问题,加剧了明末财政危机,万历打完朝鲜战争,辽东的军事实力被严重削弱,无力制衡女真的崛起,这些问题集中在小冰川气象影响下,水患旱灾次第发生,粮食供给开始不足,西北开始流民起义,内忧外患终于打垮了明朝。

说到底,很多王朝末期都是这样。继位皇帝的权威并不足以像初代皇帝号令全国,必须依靠读书人以及地主进行统治(大部分民众压根儿就不知道皇上长什么样),同时由于生产力的限制,皇权无法到达基层,被迫与地主相生妥协,形成了皇权不下乡的潜规则。但这也导致了乡绅地主在地方势力的做大,哪怕是国家官员为了坐好位置也必须向豪强势力进行倾斜性政策,并与其勾结。最终土地兼并达到一个量级,作为王朝支柱的小农阶级大量破产,被迫依附于特权阶级。

而朝廷上的官员们也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性忽视特权阶级应当上交的税,这就导致收上来的税越来越少,而为了维持朝廷运转,又向小农阶级大量征税,又进一步导致更多农民破产,大量土地人口被特权阶级隐藏,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比如崇祯时期茶税只有几十两)。

而这时的王朝只有两条路,要么像特权阶级开战,清理掉掌握大部分财富的人进行重新分配(当然这个很容易失败,或者换个统治者),或者清洗掉过多的人口。要么进行扩张运动,将多余的人口安置或消耗在新扩展的领地。明朝则是选择进行不扩张政策,国内只能进行土地内卷。同时由于官僚腐败新航路开辟的红利也全部被江南集团贪污掉,哪怕是有张居正改革,国家财政也只是勉强处于亚健康状态。再加上激烈的党争,武将地位低下的原因并养寇自重,官僚腐败,小冰河气候等原因,哪怕没有满清的攻击,明朝政府也必然会进行一场内战,或者是被在被围剿中壮大的起义军推翻。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 2024-08-05 09:45

    清朝[得瑟]我就可以足额税,甚至把明朝的欠税也能收上来[呲牙笑]只需要三招:严厉打击文人,搞文字狱,杀人甚至屠城 就可以收上来税!

    猫猫 回复:
    江南人心浮躁,又产美女美酒,富商擅长旁门左道,打点到位,受用不了人也大量收下了礼物,把这种浮躁人心打下去天下就大治了

老张聊史

简介:历史其实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