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中国外交官乘飞机回国,因暴雨迫降菲律宾,被200名菲军包围

暴躁车评 2025-03-17 15:13:33

1953年的时候,咱们中国的外交官朱开印,他坐着飞机从印度往香港飞。可就在飞机快要降到香港的时候,天上突然下起了大暴雨,情况特别紧急,飞机只能临时在台湾的机场降落了。

真没想到,朱开印一听这话,立马就火了,他使劲儿拍着舱门,大声说,要么换个地方降落,要么给他个降落伞,他自己跳下去。

机组人员最终没办法,只能改变航向,飞往菲律宾。

但是,飞机刚着陆,就被一大群,足足有几百个,全副装备的菲律宾士兵给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直接说要请飞机上的中国武官去吃饭。

朱开印为啥死活都不愿意让飞机在台湾降落呢?菲律宾请人吃个饭,为啥搞得这么兴师动众?

【“无礼”的要求】

1953年的时候,咱们中国和印度之间还没开通那种直接的飞机航线。那会儿,要从印度去北京,得先搭乘英国的飞机到香港,接着再在香港换乘另一架飞机才能到北京。

这年暑期,一架从英国来的飞机,在印度起飞,目标直指香港。

晚上那会儿,机舱里突然传来广播声,把好多打盹儿的乘客都给叫醒了。乘务员说,香港那边突然下起了大雨,飞机得改飞台湾了。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挺平常的,不就是暴雨把行程给搅乱了嘛。

有个人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急了。他噌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急匆匆地去找乘务员,说自己身份不一样,接着就提出了个要求,说飞机千万别在台湾降落,这要求听起来确实有点过分。

飞行员没答应他的要求后,这家伙立马就急眼了。他一股脑儿冲到飞机舱门口,使劲儿拍着门,扯着嗓子大喊:“哎!乘务员,快给我找个降落伞!”还嚷嚷着,“把门打开,你直接把我扔到海上就成!”

“你晓得怎么用降落伞不?”乘务员瞧他这副铁了心的样子,只能叹了口气,没办法了。

这家伙的回答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他直接来了句:“我不会退缩。哪怕死,我也要死在这块大陆上!”

他这一举动,让周围的乘客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飞机不过是临时改了个航线,又不是真的遇到了啥大灾难,这家伙的反应就像是马上要去面对生死关头似的。

对朱开印而言,要是飞机真的在台湾落地,那简直就是跟去送死没两样了。

朱开印担任的是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头号武官角色。1950年,当中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他就被选中派往印度,负责首席武官的任务。现在他的任期已经结束了,今天正好是他要返回国内,汇报工作情况的日子。因此,他这次出行,把跟中印外交相关的一些资料也都带上了飞机。

朱开印心里明白,现在国共两边的关系僵得很。要是这些资料不小心落到了国民党那边,他估摸着就是用命来赔也赎不回这个罪啊。

他一遍又一遍跟乘务员强调,自己是国家派来的外交武官,要是一不小心在台湾下了飞机,那可就麻烦大了,说不定会丢掉性命。

尽管机组人员反复保证会全力保障他的安全,朱开印仍旧不肯让步,硬是要飞机改变航线,要么就得给他把舱门打开。

员工们拧不过他,心里还嘀咕,万一中国的外交官真在英国飞机上碰上个啥不测,外面的人肯定会瞎猜,说不定还会闹出两国政治上的不愉快。所以,他们只能另辟蹊径,决定改飞去菲律宾的马尼拉。

“这样也不行嘛!”

菲律宾很多事情都得靠美国,那儿还设有个反共反华的组织总部。朱开印心里明白自己提的要求有点儿多,所以他就跟机组人员商量了个别的方案,“要不咱们去缅甸咋样?”

这次的情况是真的没辙了,就靠油舱里那点剩下的油,能飞到菲律宾都算是拼尽全力了。要是还想飞往缅甸,那这飞机上的人怕是要一起遭殃了。

看来真没办法了,朱开印只能让步,心想:去马尼拉总比去台湾强点,但还是有风险啊。得赶紧把原本打算带回国的那些外交文件都给处理了!

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机舱里的乘客都松了口气,心想这下能安心歇会儿了。可谁成想,飞机上的烟雾报警器突然间大叫起来,一股刺鼻的烟味也跟着从厕所那边飘了过来。乘务员赶紧跑过去,把火给灭掉了。

结果发现,朱开印是想烧掉那些材料,这才导致了火灾。

他直接将着火的文件扔进了马桶,可万万没想到,马桶里头的涂层居然一点就着。这简直太吓人了。朱开印见状,连忙扔掉了火柴,开始动手撕文件,接着把撕碎的纸片从通风口丢了出去。

望着纸片一点点沉入海底,朱开印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热情”的菲律宾】

没多久,飞机就飞到了菲律宾。根据气象台的消息,香港的暴雨还得继续下好一会儿,看来当天晚上很难再飞回去了。

八月份那天气热得要命,特别是在像菲律宾这样的热带地方,飞机舱里头温度直线飙升,都超过四十度了。

飞机停下来后,里面的空调就不吹风了。很快,同行的乘客们都热得受不了,都决定下飞机,在附近找个地儿休息一晚。机舱里很快就没人了,可朱开印还是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其实,朱开印在飞机还没落地前心里就有了盘算——为了躲开那些麻烦的风头,他今晚打算哪儿也不去。

我会有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在印度那会儿,他因为考虑不周全,惹出了点“麻烦”。

到了印度后,朱开印心里一直装着祖国给他的任务,那就是“增进友好关系”。他时刻提醒自己,待人接物得热情点儿,真心实意点儿。

所以当印度国防部有人向他请求借用中国地图时,他二话不说就把地图给了人家。他觉得这就是举手之劳,没啥大不了的,就是帮个忙而已。

没想到报纸上没多久就登了条特别离谱的消息——说咱们中国的首席武官“正式”给印度国防部递了份新版中国地图,上面居然把印度都给划进中国地界了,这简直就是对印度主权的挑衅嘛。

虽然周恩来出手相助,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但朱开印还是因为自己太冲动挨了批评。

这事儿闹得,居然有个印度记者找上门来问他:“你名字叫朱开印,这不会是暗示中国想要侵略印度吧?”

这让他既觉得没办法又好笑,所以赶紧说清楚,中国是很尊重每个国家的主权的,从没想过要攻打哪个国家。他又进一步说明,“我叫朱开印,跟国家的战略那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要是中国真打算打印度,那我这名字不就成了明摆着的事儿,谁都能看出来意图了嘛。”

那件事情他记得清清楚楚,从那以后,他时刻提醒自己是个外交官,说话做事都变得特别小心。

所以,当飞机在菲律宾降落时,啥情况都可能碰上。但话说回来,中国外交官到访菲律宾这事儿,菲方那边还是收到了风声。

机场里头,大伙儿瞧着好几百名菲律宾大兵把一架飞机围得严严实实,心里头那个好奇劲儿啊,别提了,可谁也没那个胆子往跟前凑。

机舱里头热得跟火炉似的,朱开印坐了没一会儿,汗水就直往外冒,感觉跟刚做了个桑拿没啥两样。

看他热得满头大汗,挺难受的样子,这时有个会说中文的菲律宾朋友走了过来,劝他到下面去凉快一下,不过朱开印礼貌地谢绝了。

看来,想让中国外交官下飞机真不是件容易事儿。但考虑到他可能会热得中暑,机场人员很快就行动起来,搬了几个风扇过来,对着机舱里头一个劲儿地猛吹。

凉风一阵阵吹来,很快就把那股燥热给赶跑了,朱开印这才感觉舒服了点。

没过多久,新的一拨客人来了,他们是菲律宾政府的官员,每个人的中文都说得很溜。他们特别诚恳又有礼貌地请朱先生下飞机去休息,饭店、住的地方都给他准备妥当了,还给朱先生制定了一套游览菲律宾的行程计划。

尽管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可朱开印心里头直犯嘀咕,弄不清这些人是来帮忙的还是找茬的。因此,他硬邦邦地坐在那儿,就是不肯挪窝。

【飞机上的鸿门宴】

不过,菲律宾作为东道主,可不愿就这么轻易地打道回府,也不知道是担心没招待好客人,还是心里藏着别的什么打算,所以他们就提议说,干脆在飞机上摆宴席得了。

朱开印还没来得及有啥动静,飞机上猛地挤进来好几十个人,动手就开始挪桌子、拽行李。一顿乒乒乓乓后,机舱尾部愣是整出了一大片空地。没一会儿,一溜儿捧着盘子的服务员鱼贯而入,眨眼功夫,桌上就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好吃的。

经过好几个钟头的路途奔波,再加上一路上精神高度紧绷,朱开印现在感觉身体被掏空了,说真的,他饿得不行。

朱先生,一路辛苦了,您先吃个饭歇歇脚吧。

为了不让他想太多,几位会说中文的菲律宾外交官轮流上前,一个个地向他表示敬意,还强调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朱先生,说实话,我们家老祖宗也是从中国过来的,这么一看,咱俩还算得上是同宗同源呢。

朱先生,麻烦你帮我们向咱们中国带去真心的问好。

朱开印推辞不过,只好跟他们一起在饭桌上坐下。但一想到机舱外头,那几百号士兵正等着命令,他心里就直打鼓,特别犯怵。

瞧出他心里的疑惑,那位菲律宾外交官赶紧澄清,说这些士兵其实是来保护他的,让武官先生别担心了。

朱开印这时心里才踏实了。

晚宴进行得很顺畅。那些外交官都特别和善,守在外面的士兵也都认真做着自己的工作,没有啥出格的举动。就是有些媒体在飞机外面偷偷拍照。

武官大哥,今晚这飞机看来飞不了了,我们已经给您找好地方休息了。朱先生,您就下飞机去歇歇吧。

朱开印面对菲方热情的邀约,实在难以开口拒绝,便连忙回应道:“这次就先算了,你看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咱就不去打扰了,改天再说吧。”

那就请武官先生告诉您的联系方式吧,等您回到国内,我们肯定会找个恰当的时间再邀请您的。

朱开印只能点头回应道,“真心感谢你们的招待,关于邀请的事,咱们找个时间详聊。今天真是打扰你们了,早点回去歇息吧。”

把他们送走可真不容易,朱开印一看机舱里没人了,心里才放松下来。累得不行,他直接在座位上睡着了。

【夸张的新闻】

第二天一早,飞机就从马尼拉起飞了,一路顺畅,最后稳稳当当地在香港机场停了下来。一到这儿,朱开印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毕竟这是他的地盘了嘛。

不过,朱开印刚放松没多久,心里头又马上揪紧了。

刚踏入机场没走几步,一大群记者就像看到猎物一样,立马把他团团围住。

武官先生,您昨晚偷偷跑去马尼拉,是不是有啥不能说的任务啊?

“武官,想跟您打听下,菲律宾那边放出来的照片,是不是真有那么回事啊?”

武官先生,能否请您给解答一下呢?

……事情是这样的,咱们得聊聊那个事儿。原本的情况,你得知道,我换了个方式给你说,尽量不跟原文重复太多。我会重新组织句子,换些词汇,让句子更简洁,说话也更直白,但意思还是一样的。我就直接说了啊,不用那些拐弯抹角的话。还是那段内容,我换个风格给你叙述。中心思想不变,用词也得准确,这个你放心。原文里的人名和时间,我都原封不动地留着,这个不改。好了,开始说正事。咱们之前说的那个,我现在用更直接的话来说,尽量让字数也跟原来差不多。就这么简单,开始:……

碰到那群突然冒出来的记者,朱开印心里大概有了点数。好不容易甩掉他们,朱开印赶紧找人去确认一下情况。

报纸头版,大大咧咧地登着他的照片。朱开印这才琢磨过味儿来,敢情昨晚吃饭时,被菲律宾的记者给悄悄拍了。

这帮没搞清状况的记者,就开始了他们所谓的“合理推测”,在报纸上给他扣上了“游击高手”、“菲共伙伴”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真是滑稽至极!

这些晚上的新闻报道,不仅在菲律宾那边出了版,在我们国内也是闹得沸沸扬扬。朱开印叹了口气,心里已经有了底,媒体要是乱传话,他肯定得四处去跟人解释清楚。

一回北京,早有一拨人在机场候着了。飞机一落地,朱开印就被外交部司长直接领到了周总理跟前。

一进门,总理的声音就传了过来,“你给我讲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直接把报纸扔到了朱开印的跟前,上面登的是关于“游击高手”的新闻报道。

总理,去马尼拉这事儿,实在是没办法,不是我心里想的那样……

朱开印详细地向总理讲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当讲到在菲律宾的那段经历,他直说,看到好几百个士兵,全都武装到牙齿,把他们团团围住时,他心里头真的是慌得不行。

听了这话,总理不由得放声大笑,点头赞许他不下飞机的决定,“我跟大家伙儿还开玩笑说,你是不是被劫持了呢。要是你下了飞机,说不定会闹出更大一摊子乱子,到时候有理也缠不清了。”

但是,对于朱开印一再回绝菲方外交官的诚挚邀约,周总理却说他有点儿过于谨慎了。

总理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朱开印啊,咱们搞外交就是要广结人脉。他们要你的地址,你就直接给他们,至于去不去,等看到他们的邀请函后再决定不就好啦。”

朱开印默默认了怂,说自己从个练武的转到干外交这行,确实不太在行,做起事情来变通少了点。

担心他会感到失落,总理赶紧反复宽慰他,说这事儿真不赖你,是我们这边表扬给得少,批评说得多了,才让你做事时不敢轻易做决定。

另外,总理也明白了朱开印这次访问其实是在给中国一个提示,就是那些邻近的国家都挺想跟咱们这个正在强大的国家搞好关系的。以后啊,中国得多跟这些邻居国家走动走动,多交流交流。总理还意识到,咱们国家得培养更多专业搞外交的人才才行。

后来,总理多次强调得加大力度培养咱国内的人才。过了两年,中国外交学院就正式建起来了。

总理拿起笔,亲手写下了“外交学院”这四个大字,他希望这个地方能为中国孕育出更多杰出的外交人才。

另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咱们国家一直都在努力找机会跟其他国家一起合作。万隆会议上,咱们提出了“求同存异”的理念,从那以后,不仅跟周边的友好国家建交了,还跟好多资本主义国家走得特别近了,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

0 阅读:8
暴躁车评

暴躁车评

暴躁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