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还没谈过恋爱。”
1986年,在硝烟弥漫的老山战场上,一位叫张茹的年轻女护士,轻轻地吻着担架上那奄奄一息的战士。
战士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那一刻,而他在张茹的心中也烙下了永恒的印记。

时隔29年,张茹远赴甘肃兰州,前往兴隆山烈士陵园,看望这个让她终生难忘的人。
那天,她手捧鲜花、表情凝重的浏览着一排排矗立着的墓碑。直到看到墓碑上赵维军的名字时,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抚摸着那块冰冷的石碑哭的泣不成声。
张茹跟赵维军之间非亲非故,却又着超越血缘的情感。
一张名叫《死吻》的照片,记录了他们之间感人的故事,也把张茹的思绪,带到了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

这个故事,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那时的中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境地,而邻国越南在实现国内统一战争后,就格外的膨胀。
对周边的国家频繁进行骚扰,不仅入侵柬埔寨,还将贪婪之手伸向了中国,占领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
犯我中华者,必诛之。
1979年,我国展开了对越南反击的炮火,并一鼓作气打胜了这场战争,随后便撤离了越南地界。
可谁知越方却贼心不死,趁着中国撤军后发起了反扑。非法占领了我国的老山和者阴山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坚固的野战防御区。

从那以后,越南更加的猖獗了。
时不时在我国边境开枪开炮,打伤边境居民的事时有发生,搅的我国百姓不得安宁。
学校无法正常上课,农民无法正常种地,很多人不堪其忧,只得拖家带口逃离这个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为了整治列强,并收回我们失去的领土,中央决定对越南发起攻势,夺回老山地区。
1984年,著名的老山战役打响了。一大批年轻的士兵涌向了前线,他们踌躇满志,势必要抵御外敌,赶走列强。
来自甘肃兰州的赵维军就是其中一个,那年他刚满16岁,跟着战友们枪林弹雨,从不退缩。

那场战斗,远比人们想象的要艰难和紧张。老山的防御区由钢筋混凝土筑成,难攻无比。
为了不被敌人察觉,我军战士总是昼伏夜出悄悄行动。
两军交战几个回合后,狡猾的越军占着熟悉地形的优势,大规模在我军时常出动的山野中偷埋地雷。
这一举动,让我军损失惨重,前前后后牺牲了600多人。
那段时间,战士们总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与死神对抗,既要排雷又要应对越军制造的各种突发情况。
1986年7月的一天,已经担任兰州军区47军141师421团某班副班长的赵维军,带着几名战士,穿越密林去执行任务。不料,却走进了敌人的埋雷区。
发现情况不妙,赵维军脊背一凉,但顷刻间他便调整好思绪,并命令战士们退到了安全地带,他自己则使出浑身力气,扑向了远离爆炸点的位置。

随着一声巨响,赵维军被炸得飞起。
战友们一拥而上,可赵伟军的双腿已经血肉模糊了,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人已经昏死了过去。

战友们七手八脚把赵维军背起来,送进了战地医院。
说是战地医院,其实不过是在猫耳洞里临时搭建的一个小场所,医药品不足、手术条件也极其简陋。
战地医院里,医护人员正在忙着救治伤员。看到满身是血的赵维军,他们赶紧围过来查看伤势,并马上把他抬上了手术台。

经医生查看,确诊赵维军的左腿已被炸废,必须进行截肢手术才能保住性命。
手术过程中赵维军全程昏迷,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他总算顺利脱离了危险。
慢慢苏醒过来的赵维军,知道自己失去了一条腿,情绪非常激动,他忍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说自己残废了,再也不能上前线打敌人了。
此情此景,身边的医护人员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之后的几天里,医生护士轮流精心的照顾赵维军,尤其是一位名叫张茹的女护士。
张茹年长赵维军几岁,对这个勇敢的小战士十分钦佩,待他如弟弟一般细心和周到。
有了张茹的开导和照料,赵维军的心情也慢慢的平复了下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可有天夜里,却出现了突发情况:赵维军发起了高烧,整个人昏迷不醒。
这可急坏了医护人员。
原来,老山地区天气变化大,时常有雨,受了重伤的赵维军,住在这闷热潮湿的猫耳洞里,感染了绿脓杆菌,伤口发炎化脓,情况非常危险。

看着嘴唇干裂,烧的迷迷糊糊的赵维军,张茹心头一紧。她知道,结果可能比他们预想的还要糟糕……
药品匮乏,野战医院对赵维军的伤情束手无策,医护人员决定火速将他送到后方医院。
7月28日,包括张茹在内的一行人,抬着赵维军前往后方医院。
走到途中,昏迷了许久的赵维军突然醒了过来,他抬起重重的眼皮看向张茹。
张茹时刻都在关注着赵维军的情况,此刻她立马示意战友们将担架放在了地上,并连忙凑过去摸了摸赵维军的额头说:弟弟,你终于醒了,喝点水吧。
虚弱的赵维军恍恍惚惚的问张茹:姐姐,兰州在哪里?我想家了。
张茹一愣,她心中了然,此时的赵维军已经命悬一线了,她抬手指了指西北的方向。
赵维军看了眼泪流满面的张茹,吃力的挤出一个微笑:姐姐,我还没谈过恋爱,听说爱情很美好,可惜我等不到了,你可以抱抱我吗?
张茹再也听不下去了,她强忍着泪水,弯腰将赵维军揽入怀中,并轻轻的吻了吻他的嘴角。
此时,一旁的战友刚好用相机记录下了这极为珍贵的一幕,后来这张照片被命名为《死吻》。

赵维军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18岁,他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在张茹心中他也成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老山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赵维军烈士被安葬在他的家乡兰州,而张茹也随着部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虽远离了战火,可那段枪里来弹里去的日子,却成了张茹刻骨铭心的记忆。
生活越是平静和安逸,她就越思念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在老山战场上的战友。
而赵维军那年轻的脸庞,更是无数次的出现在了她的梦里,多少个夜晚她都是从梦中哭醒,而后陷入了无尽的思念……
这让张茹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开启一场“寻亲”之旅,去“看望”那些曾经一起浴血奋战过的战友。

2011年,这场计划正式开启。
张茹经过多方打听,搜集到了许多在老山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名单。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50多岁的张茹自己出资,先后走访过9个省份,祭拜了40多名战友,并看望了他们的亲人。
原来,在那个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一些人家甚至始终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生是死。
如今张茹的到来就像一束光,每到一家,她都会将战场上最真实的经历,讲给那些烈士的亲人,与他们一起回忆那段峥嵘岁月。
2015年,张茹带着敬意和思念,来到了甘肃兰州,去“看望”她时刻都牵挂着的赵维军。
其实在这之前,张茹一直有和赵维军的父母联系,她像亲人般关心和问候着这对孤独的老人,让他们始终都有一处心灵的寄托。
真正见面的那一刻,垂垂老矣的赵母眼中闪过了一丝欣喜,之后便抱住张茹放声大哭。老人对儿子所有的思念,仿佛都在这一刻释放了出来。
张茹在赵家人的指引下,来到了兰州兴隆山烈士陵园,梦中的脸庞已经变成了一座冰冷的墓碑,赵维军长眠于此了。

今时今日的张茹,也不再是那个青春年华的小姑娘,她捋了捋斑白的头发,抚摸着墓碑轻轻告诉赵维军:那一吻也是我豆蔻年华的第一吻,可惜也没能留得住你。弟弟,你放心吧,中国越来越强大了。
说完她已泣不成声了,山风吹过那沾满泪痕的脸颊,张茹觉得她的脸,连同心,都很疼很疼……
离开兰州后,张茹“看望战友”的脚步并未停歇。
她要以一个见证者的身份,将发生在老山战场上的故事,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那不惧生死,保家卫国的精神讲给更多的人听。

后来,张茹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他们都自愿同张茹一起,走在这条意义非凡的路上,带着那个年代的记忆,传递更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革命先辈用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誓言。
战死沙场的英雄,以及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已经刻上了时代的印记,成为了中国人永恒的记忆。
谁是最可爱的人?当然是赵维军以及千千万万个不知名的英雄。
何来的岁月静好?全是先辈们负重前行,才换来了如今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向赵维军烈士致敬,向张茹同志致敬,向所有革命先辈致敬!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参考资料:
哔哩哔哩:《亲吻濒死士兵的女护士,如今怎么样了》?
搜狐网:《老山女战士张茹的悲情一吻》
历史达人:《老山战地照《死吻》》
老山回忆录:《含泪亲吻牺牲战士的女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