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风暴杀疯了!deepseek已成为形式主义克星

浪迹沙海的鱼 2025-04-10 17:27:31

凌晨三点的街道上,某局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小李盯着电脑屏幕,手指机械地敲击键盘——这是本周他写的第7份迎检材料,格式、措辞、数据要和前6份“保持高度一致又各有创新”。

突然,工作群里弹出新通知:“明日省厅临时调研,请补充5类台账电子版,模板见附件。”

他苦笑着灌下第三杯浓咖啡,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数百万基层工作者身上重复上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天下文秘苦形式主义久矣!上级虽然三令五申不得搞形式主义,强调为基层减负,可是减来减去,不过是用一种形式代替另一种形式。

从本质上来说,形式主义是一种合规性证明,它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也是形式主义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

既然环境无法改变,那咱们作为体制内一员,尤其作为一名文秘人员就只能默默接受和适应现状。

在以前,每次到了年终的时候,各类考核和检查纷至沓来,文秘人员需要整理和制作大量迎检资料。可是许多工作虽然开展了,但是因各种原因并没有留下工作痕迹,这时候就需要临时“制作"工作台账。

问题是迎检的准备时间太短,要逐一准备肯定来不及,这时候,借鉴兄弟单位的材料或者到网上参照同类材料就显得很有必要。

这种做法说穿了就是“抄”,这当然不是啥光彩的事,可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各类检查考核实在太多,考核要准备的清单资料又太繁杂。

你要说来检查的人员不知道你们的资料在东拼西凑也不准确,因为他们自己单位被检查时也是如此操作,因而,对于抄材料、补台账的事,只要明面上看不出破绽,这些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情况又不一样了。随着deepseek等国产AI的横空出世,灵泛的文秘已经学会了借助“AI”来对付文山会海。

你说你到兄弟单位借鉴材料,不仅耗费自己和单位的人情,拿回来的材料还不一定贴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

一旦疏忽大意,没有把兄弟单位的落款换成自己单位,或者哪处细节有问题,一旦被检查人员看出来就糗大了。对于这一点,小编有过惨痛教训。

你说你到网上参照,质量参差不齐、内容陈旧不说,你还会碰到要付费、无法复制,诱导关注等各种奇葩要求,实在是费力不讨好。

若用deepseek来准备迎检材料,只要你提示词使用得当,你会发现,一份“管长远”的规章制度不用一分钟便被你制作出来,你只需调整格式,。

一个方案、一个清单、一个总结、一份讲话、一份会议记录,分分钟给你生成出来,而且用语特别符合公文特点,内容贴合单位职能,时效性也很有保障。

利用AI生成的材料,无论质量还是形式都吊打临时东平西凑的材料。你要做的只是复制粘贴,然后稍微调整一下格式,一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迎检资料就做好了。

除了这些临时迎检材料之外,一些日常工作用到的普通材料,也可以用AI生成。

当然也不能把AI过度神化。对于这些没有太多实际意义本质上是形式主义的材料,咱们确实可以用AI来对付,这不是偷懒,还是为了把更多精力放在更具体和更重要的工作上来。

若是一些大材料,比如领导的讲话、单位年度总结和工作报告、地区规划等材料,咱们可以借鉴AI的思路,却不能直接用AI生成的内容。另外凡是不适宜公开的材料也不能用AI生成,这牵涉到保密的问题。

总的来说,以现在AI的水平,它可以代替那些粗制滥造或东拼西凑的公文材料,却替代不了真正优质的精品材料。

我们或许可以用AI来对抗形式主义,却不能让AI把文秘工作变成一种形式主义,否则,文秘人员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0 阅读:17
浪迹沙海的鱼

浪迹沙海的鱼

发现职场趣事,分享有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