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婆媳关系,你可能会说“天敌”,根本没法说!这不,我们楼下4楼的雯雯一家人,也深受其扰,我送孩子上学的时候,走到4楼听到儿媳妇在指责婆婆,而婆婆也理直气壮的,俩人吵得不可开交。
我带着孩子赶紧下楼了,没敢多停留一会儿。等送完孩子回来,发现4楼的门敞开着,儿媳妇坐在凳子上生气,婆婆则在一旁带孩子,看来还没消气呢!
“婆婆带孩子闲玩,我说她有错吗?”4楼的雯雯,是我以前的同事,看着她家有事儿,我有点忍不住,过去问了问:“这是咋了?”雯雯眼角湿润,婆婆脸扭到一边,没人理我。
过了好一会儿,雯雯说:“我理解老人带孩子难,但也不能每天都这么玩啊,孩子以后上幼儿园,跟不上咋办?尤其是我家仄仄,专注力不好,再这么玩下去,以后上课都坐不住的!”
我这才明白,原来是因为孩子的事情,婆媳俩闹了红脸。平时她们婆媳关系还挺好的,因为这事儿闹僵,是我没想到的。
于是,我拉着雯雯出了门,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婆婆每天带着孩子出去玩,回到家就是贴贴画书,什么也不学,雯雯觉得,这样下去,孩子的各项能力得不到发展,上幼儿园,就跟不上了。
作为妈妈,我很能理解雯雯的担忧,也确实认为,早期教育很重要。但雯雯婆婆是多年小学老师,教育方面应该很拿手啊!
中午趁着接孩子的空儿,我又跟雯雯婆婆聊了聊,才知道,人家不是不好好教育孩子,而是有自己的方式。雯雯妈妈天天上班,不了解情况而已。
婆婆每天带3岁孙女玩贴贴画,却玩出超强专注力雯雯婆婆退休前,多次被评为市里的先进教师,教学水平很高。退休后月薪也有五六千块钱,还有养老保险,完全可以出去旅游,享受晚年生活。但为了给下一代分担,她选择了回城里帮忙带孙子仄仄。
雯雯婆婆说,刚来城里见到仄仄,就觉得孩子的专注力不太好,跟他说话,总也听不见似的,摇头晃脑,一点也不专注。还不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
雯雯婆婆很着急,就开始制定教育方案,提升孙子仄仄的各项能力,从自理能力到性格培养再到表达能力,最后是专注力,可谓一点也没敢放松。
只是,她用的方式是“寓教于乐”,不是刻板的教育,儿媳妇根本不清楚罢了。解释了几次,雯雯觉得婆婆是在说笑,这样根本教育不好孩子。
听雯雯婆婆详细说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我暗暗竖起大拇指,人家不愧是老教师,教育孩子真的很有一套,值得所有年轻爸妈学习。
自从雯雯婆婆来了以后,发现仄仄不能自己吃饭,就调整了给孩子做饭的方式,每天换着花样,吸引孩子自己吃饭。平时经常上网看视频、查资料,变着花样安排每天的膳食。孩子越来越爱吃饭了,也能自己拿着勺子吃了,不用爸妈喂饭了。
除了吃饭上的改变,雯雯婆婆还会教孩子做家务,平时吃完饭,收拾碗筷,帮忙擦桌子,这些都是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的,孩子做好了一件事,就贴一个小红花,等攒够了小红花,可以换一次去游乐场的机会。
收拾完家里的事情,雯雯婆婆就带仄仄去广场玩,专门找同龄的孩子一起,让仄仄主动上前去搭话,跟小朋友打成一片。
等到午睡起来后,雯雯婆婆安排仄仄开始贴贴画。她说,这是她非常得意的“法宝”,在贴贴画训练下,仄仄的专注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刚开始只能贴四五分钟,现在贴一个小时,都不想停下来,除非中间去上厕所、喝口水,还会继续贴,饶有兴致的。
贴贴画有这么大魔力?我有些不敢相信。雯雯婆婆说,2-6岁是儿童专注力锻炼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重要的事情是提升专注力时长,贴贴画是个很好的方式。
贴画书上的贴纸,需要贴到对应的位置,这就很考验专注力。
如果分神了,就可能贴错了位置。这也是雯雯婆婆给孩子选择这个贴贴画的主要原因,无形中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而且,贴的过程中,需要手、眼、脑的三方面协调,对手部精细动作要求很高。现在仄仄已经开始尝试用筷子吃饭了,就是平时手部精细动作锻炼的到位了。
说到这里,我才明白,雯雯婆婆真的很用心的在带孩子,只是雯雯没领悟到,认为婆婆带孩子“闲玩”。我赶紧把听到的这些,跟雯雯学了一下,还让她认真观察一下,儿子仄仄的变化。
晚上雯雯就给我回电话了,说孩子确实有很大变化,包括做家务、表达能力、作息习惯等等,尤其是专注力,比之前比,好了很多。雯雯说,她晚上就跟婆婆道歉了,是自己没看到孩子的变化,婆婆已经做的很好了。
看到她们婆媳重归于好,我内心也很开心。我家孩子的专注力也不太好,跟雯雯婆婆要了链接,也入了一套贴画书,给孩子贴着玩。
拿到手后,孩子很喜欢,每天放学都要贴上半个小时,电视也不看了,手机也不玩了,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跟我说,孩子专注力上来了,上课听讲认真,不乱跑,还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老师还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怎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其实,只是一套贴画书的帮助罢了,我如实的跟老师说了。
枕边育儿寄语:
老人带娃,也不是都不靠谱。作为年轻的父母,我们要擦亮眼睛,也要跟着所有好的教育方式学习。这样,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你说是不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