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中国的一个省,为何在独立后废除掉汉字,如今又想恢复使用?

阿智通鉴 2025-02-19 05:14:36

在我国南部,有这样一个小国,历史上差不多有几千年都是我国的一个省。

但是它却迫不及待的想要独立,甚至还为此废除了已经在那里传承了两千年的汉字。

如今,这个小国竟然出尔反尔,又想恢复汉字的使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越南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仍不满足,又继续派遣大军南征百越。

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秦军占领了今天越南北部地区,并在此设立了象郡,标志着中国对越南地区统治的开始。

但是,好景不长,在秦朝末期,一位名叫赵佗的将领趁着天下大乱之际,在南方自立为王,建立了南越国。

于是,这个新兴的政权短暂地脱离了中原的直接控制。

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灭掉了南越国,从此,越南北部作为中国的一个郡县,开始了长达千年的被统治历程。

在长达上千年的统治时期,中华文明对越南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中国的政治制度被移植到越南,儒家思想也在这里发扬光大,先进的农业技术也随之传播。

越南的语言、文字、习俗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越南文化。

一直到唐朝,越南都归属中原管辖。

公元938年,趁着中国陷入五代十国的混乱之际,越南终于脱离了中国的直接统治。

丁部领建立了“大瞿越国”,开启了越南独立的新纪元。

虽然获得了独立,但越南并未完全脱离中国的影响圈。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越南作为中国的藩属国,继续接受中国的册封,并保持着朝贡关系。

清朝时,嘉庆帝还给其取了“越南”这个名字。

清朝越南使者

但19世纪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法国军队占领了越南,越南沦陷为法国殖民地。

这一变化使得越南彻底脱离了中国的宗藩体系,开始了一段痛苦而艰难的殖民地时期。

直到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越南国家形态,是等到1976年南北统一之后才最终形成的。

为“划清界限” 废除汉字

其实,从当时法国开始入侵越南时,法国殖民者开始系统性地削弱汉字在越南的地位。

1869年,法属殖民政府颁布法令,推广拉丁化的"国语字"(Quốc ngữ)。这种文字系统最初由17世纪的欧洲传教士创造,用拉丁字母来拼写越南语。

紧接着,殖民政府在191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这一举措直接打击了汉字教育的基础,因为科举考试一直是汉字学习的主要动力。

到了1919年,殖民政府首次正式宣布废除汉字。

尽管如此,汉字仍在民间广泛使用,特别是在传统文学和宗教领域。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汉字在越南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地位。

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越南的知识分子和政治领袖开始重新考虑保留汉字是否还有必要。

有人认为,汉字作为外来文化的象征,阻碍了越南民族认同的建立。

他们也觉得,要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文化自主,就必须摆脱汉字的影响。

1945年,越南宣布独立。新成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

全国约95%的人口都是文盲,国家未来该如何发展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胡志明政府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1945年9月,政府宣布以国语字为唯一的官方文字,彻底废除汉字。

这一决定也有其他几个方面的考虑。

越南语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文字系统结构清晰,规则简单,普通民众能够较快掌握。

而且,拉丁字母系统更容易与国际接轨,有利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胡志明本人也公开支持这一决定,他曾表示:“废除汉字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教育。”

废除汉字的决定在短期内确实取得了显著效果。越南的识字率迅速提高,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基础。

出尔反尔 想恢复汉字?

废除汉字后,越南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年轻一代无法直接阅读古籍,如《大越史记全书》这样的重要历史文献。

不仅如此,他们也难以理解历史建筑上的汉字铭文,这些铭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这种情况造成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断裂,使得越南的文化根基受到了挑战。

虽然越南政府正式停止使用汉字,但汉字文化在越南社会依然保持着持久的影响力。

越南语中约50%的词汇为汉越词,如"国家"对应的"quốc gia",这些词的发音和语义仍与汉语密切相关。

在民间,春节贴“福”字的传统被保留下来,许多家庭仍然用汉字书写“福”字。

此外,喃字——越南自创的汉字衍生文字,在部分民间活动中也有所保留。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南学界开始重新审视汉字的价值。

2009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了:许多越南学者提出意见,强调恢复汉字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没有汉字知识,越南的历史研究将面临严重的障碍。

这一呼吁得到了广泛的响应。越南纽约大学等机构提出了一个分阶段的汉字复兴计划。

这个计划建议在小学和中学的历史课本中附上越南汉字原文作为对照,让学生从小就接触汉字。

在大学阶段,计划提议在前两年开设越南汉字基础课程,而相关专业的学生则需要修读更高阶的汉字研究课程。

越南政府也开始意识到汉字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政府开始投入资源支持汉字教育和研究。

例如,政府资助了一系列古籍翻译项目,旨在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越南的历史文献。

这些举措表明,越南正在努力弥合因废除汉字而造成的文化鸿沟。

除了文化和历史的考虑,经济因素也在推动越南重新重视汉字。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汉字在经贸合作中的实用价值日益凸显。

越南企业界对懂得汉语的人才需求激增,越来越多的越南学生选择学习汉语。如今,汉语已经成为越南的第二大外语,仅次于英语。

结语

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不应轻易否定或抛弃。

也许越南人自己都没想到,这个建立民族认同的必要之举,竟然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文化断层。

参考资料

1.越南要恢复汉字?汉语已成越南第二大外语——中国经济网,2007年3月2日发布

2.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形成及其族群认同——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三期

0 阅读:0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