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12345政务服务工作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
(一)工作机构。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电话(以下简称区12345)是市12345的二级平台,主要负责对市12345派发的工单进行流转、协调、会办、跟踪、考核,以及对企业群众诉求进行数据归集和分析研判等。目前在全区x个部门、x个街道、x个国企、x个管委会和x个社区,建立“全面覆盖、上下一体、信息共享、高效落实”的四级民生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二)办理成效。2020年以来,全区共办理12345工单x万件,满意率x%,解决率x%。各承办单位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目标,聚焦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民生热点问题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积极推动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三)诉求特点及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近年来12345数据,总体呈现四个特点:一是诉求分类相对集中,主要以投诉和求助为主。二是诉求分布总体稳定。三是诉求数量先升后降。四是诉求热点有所变化,总体上看,民生重点领域投诉工单仍然占比较大,除卫生应急外,物业管理、停车管理等领域一直是诉求热点,但各领域诉求有所变化。
二、主要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单办理质效。
(二)强化督查督办,推进难点问题解决。
(三)深化协同联动,推动问题解决率提升。
(四)办好涉企诉求,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五)建立快处机制,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三、存在问题
(一)办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从承办单位看,跟踪督办和考核机制还不够健全,工作压力传导不够到位,有的单位只办结了工单,群众反映的诉求没有得到有效和根本解决,评价不满意,反复投诉,特别是一些老大难问题持续跟踪解决力度还不够大。从区平台看,工单派发机制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对一些诉求内容复杂,或者涉及新兴业态、新问题、创新改革等方面的工单,有时还存在首单派发不准确的情况。
(二)回复方式还不够精细。有些单位在回应诉求时,没有完全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不讲究方式方法,缺少温度温情,容易引起群众反感。一是答复内容简单,不能详实反馈采取措施、办理结果等情况,群众感受不到严谨认真的办事态度,对办理情况不满意。二是回复语言使用不当,部分单位回复工单口语化,甚至过于生硬,既解决不了问题,也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引发再次投诉。三是正面回应诉求不够,有些单位回复时没有聚焦群众关切,答非所问,笼统含糊,导致反复投诉。
(三)相互协同还不够有力。一方面,主办协办主动作为不够,有的主办单位没有立足解决问题办理工单,牵头意识不强,不主动统筹,也不深入协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有的协办单位缺少向前一步的意识,配合力度不够,面对难题甚至敷衍塞责,致使涉及多部门的诉求办理质量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复杂问题合力攻关不够,对预付卡、教培机构整治、新业态监管、网络交易等涉及职权交叉、权责不清的诉求,有的单位过于强调对自身有利的法条和职责,形不成解决问题合力。
(四)数据分析还不够深入。从承办单位看,对部分共性问题分析还不够深入,对一些普遍性问题还没有做到由表及里,从“一事解决”向“一策治理”转变,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从区平台看,对12345大数据分析还不够深入,向区委区政府提供高质量分析报告还不够多,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还不够深入。
四、下步打算
(一)加强督查督办。
(二)加强联办会办。
(三)加强数据分析。
(受限删改,全文3500字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