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老郭的京剧,有人说那是天籁之音,余音绕梁;也有人说那简直是车祸现场,惨不忍闻。
这争议声就没断过。
九里山人说了,老郭的京剧有四个特点,咱普通老百姓听着可能不太懂,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天赋:老天爷赏饭吃!
要说老郭有没有天赋,那绝对是有的。
你想啊,京剧那玩意儿,光是词儿就够你背的了,没个好记性,唱词儿都记不住。
还有那唱腔,没点乐感,根本学不来。
更别说那台上几个小时,没体力、没好嗓子,根本撑不下来。
所以说,老郭能唱京剧,那是老天爷赏饭吃,天赋异禀。
就像单田芳先生说的那样:“不服高人有罪”。
虽然我有时候也觉得九里山人有点“高”,但他说的老郭天赋好,我是信的。
师承:野路子也疯狂?
老郭的京剧,可不是科班出身,没从小就练。
这就好比咱小时候学画画,没上过美术班,全凭自己瞎琢磨。
没老师教,基本功肯定差点意思,啥板眼啊、吐字啊,可能就不那么专业。
但话说回来,老郭聪明啊,肯学肯钻研,还敢创新。
他能把别人的优点都学过来,还能搞出自己的特色。
这就厉害了,虽然专业水平可能差点,但人家能博得观众喜欢啊!
老郭这“无师自道”,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优点是灵活,不受条条框框限制;缺点是容易“师心自用”,觉得自己啥都对。
特别是成名之后,谁还敢说他不好啊?
他自己可能也觉得缺点都是优点了。
勤奋:台上十年功!
别管你认不认可老郭的京剧水平,但你绝对不能怀疑他的勤奋。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老郭这些年,少说也演过20出京剧了吧?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想啊,唱戏跟说相声可不一样。
说相声,老郭那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基本不用怎么准备。
但唱京剧,那可得从头到尾背下来,念白、唱腔、行头、做工,都得熟记于心。
而且,你还得知道其他演员怎么演,要不然配合不上。
唱得好,观众可能觉得一般,但唱错了,外行都能听出来。
所以说,唱戏不仅要有嗓子、会表演,还得下苦功夫才行。
老郭在台上看着轻松,那都是台下用汗水换来的。
而且,老郭的京剧水平,那可是实打实地在提高。
你多听听他以前的录音,再听听现在的,就知道他没少下功夫。
有的唱段,那真是“惨不忍闻”,但有的唱段,又能让人眼前一亮。
只能说,老郭只要想唱好,就能唱好,他有这个实力!
策略:避短有高招!
要我说,郭德纲京剧的成功,与其说是京剧的成功,倒不如说是京剧市场化的成功。
京剧这玩意儿,以前那是高高在上,老百姓不太爱听。
老郭倒好,把京剧搬到了舞台上,让更多人了解、喜欢上了京剧。
其实,京剧跟商业并不冲突。
京剧之所以能形成、发展和繁荣,那都是为了迎合市场。
现在京剧不行了,就是因为它跟市场脱节了。
老郭懂市场啊,他知道观众喜欢啥。
所以他给麒麟剧社的定位就很好:演员水平可能不如专业剧团,那就走特色化道路,扬长避短,在剧目和表演上下功夫。
你想啊,要是唱《四郎探母》、《赵氏孤儿》、《捉放曹》这些经典剧目,那肯定露怯。
老郭以前唱过《四郎探母》,那叫一个“惨”字。
所以,老郭就选择了麒派。
麒派重表演,唱腔难度小,而且冷门戏多,有挖掘空间。
这叫啥?
这就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老郭能把京剧搞得这么火,靠的就是这个大智慧!
说白了,老郭的京剧,可能在专业人士眼里,还有很多不足。
但人家能把京剧推广开来,让更多人喜欢,这就是他的本事。
你不能光看他唱得好不好,还得看他做了什么贡献。
咱们普通老百姓听京剧,图个啥?
图个乐呵呗!
老郭的京剧,能让咱们听得懂、喜欢听,这就足够了。
至于他唱得是不是“登峰造极”,是不是“无出其右”,我觉得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他能让京剧这门老艺术,重新焕发生机。
这才是老郭京剧最大的意义。
你说呢?
用户10xxx11
比较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