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虎年春节了,但不少人却再也听不到新年的钟声!
最近一段时间,钓鱼圈发生了不少令人唏嘘的意外事件,数条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让人倍感痛惜。
2022年1月10日,河南洛阳一位垂钓爱好者夜间在洛河夏都大桥附近夜钓时失联,家人多次拨打电话联系未果,后经当地救援队奋力搜救,失联男子最终在河底被打捞上来。
1月13日,湖南长沙两父子在野钓的时候疑因一人不慎落水,随后另外一人下水施救,结果双双溺亡。
1月16日上午,四川成都一名垂钓者发生离奇事故,在位于钓位不到一米处被火烧致死。垂钓者全身的衣服焦黑,整个人躺着一动不动,浑身冒着滚滚浓烟,但鱼竿却完好无损。
后经推测该垂钓男子可能因为夜间在帐篷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随后炉火引燃帐篷,男子被烧得面目全非。
1月20日,梅州一位30多岁的男性钓友溺亡……1月21日,浙江丽水一位钓友夜间垂钓时落水失踪……
据不完全统计,十天时间内已有不下5名垂钓者因为休闲钓鱼运动而丢掉性命。受到众人追捧的休闲垂钓,为何突然变成一项高风险运动?
据媒体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钓鱼成为一项最受欢迎的休闲运动,排在足球、篮球、自行车等运动之上,不仅受到退休的老大爷们宠爱,年轻人也逐渐成为垂钓的主力军。不管是台钓、路亚还是传统钓,都有大量的受众群体。
但就是这项运动,在一些旁观者的眼中,也充满了迷惑和不解。在一位网友的印象中,垂钓者竟然是这样的形象:
想不通,有些人钓个鱼,通宵钓、打着灯钓、不吃饭钓、离婚了也要钓……
钓鱼让不少人如此沉迷,据称和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物质有关,在中鱼的瞬间,人体会分泌大量让人感到愉悦的多巴胺。
但也正是这种物质,让一些沉迷于此的垂钓者好像忘记了安全二字的重要性。在近期发生的几起钓鱼悲剧中,有3起发生在夜间,除了一名钓友因生火取暖发生意外,其余全部和溺水有关。
10天内至少5条人命!
相比起足球、篮球、自行车等户外运动,垂钓确实已经成为一项高风险运动,这其中的原因,需要引起垂钓爱好者的重视。
小编认为,这些意外发生的根本原因,除了安全意识低下之外,过分沉迷垂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5起事件中,有3起是在夜间垂钓时发生,在冬季如此寒冷的天气下,坚持夜钓虽说是精神可嘉,但最起码要结伴而行,而上述3名发生意外的夜钓者,均是“独行侠”,这无疑是给悲剧埋了伏笔。
户外垂钓纯属悠闲,如果过分沉迷,不分时间地点、不顾家人反对、不考虑自身能力,憋着一股劲只想去钓鱼,这和一些“网瘾少年”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旦入迷,全身心投入垂钓当中,就会忽视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在此,小编提醒广大垂钓爱好者,户外钓鱼有三件事必须时刻牢记在心:第一,不明水域切莫下水,不管遇到多大的鱼、再贵的鱼竿被鱼拖走,都不要下水;第二,远离电线,选择钓位时一定要环顾四周,与电线的距离至少保持50米以上;第三,不要独自夜钓,夜间垂钓一定要结伴而行。
野外钓鱼,如果只是爱好,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要影响到家庭关系,切勿拿自己的爱好和别人的专业去比较。
那些整天背着钓具南北闯荡的钓鱼大师,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