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国庆,赫鲁晓夫送来1吨重金国徽,毛主席:他这是行贿来了

萌萌小仙猫 2024-12-05 20:17:19

1954年,赫鲁晓夫兴致勃勃来到中国,参加新中国成立五周年的庆祝活动。

这次访华,他还给中国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吨重的纯金国徽。

毛主席见到这个礼物,并且洞察了赫鲁晓夫的来意之后,幽默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赫鲁晓夫这是给中国行贿来了。

毛主席为什么会有此一说?赫鲁晓夫访华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1954年的国庆,对于全国人民,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民众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五年前的这一天,新中国成立,从此第三世界国家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力量。

虽然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社会主义,以及层次更高的共产主义,就是中国未来的方向。

因此中国的国庆日,也是很多国家都愿意来祝贺的日子,这些国家当中,就包括苏联。

苏联政治领导人赫鲁晓夫,带着满满的诚意来到中国。

对于他的到来,毛主席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表示诚挚欢迎。

我们到机场迎接他,与他热情地握手和拥抱,和他一起畅谈两个国家的合作,以及双方未来的规划。

从他们脸上的笑容,以及表现亲近的肢体动作中可以看出,当时两个国家的接触,即便是带着某些利益方面的考量,但也有真心存在。

这次访华,赫鲁晓夫特意为中国准备了一份大礼。

当他把一吨重的纯金国徽摆出来时,国徽闪闪发光的样子,让在场不少工作人员都目瞪口呆。

黄金在国际社会中属于硬通货,不管是几十年后的今天,还是几十年前的历史长河中,它的经济价值都不容小觑。

所以可以想象,为了准备这份礼物,赫鲁晓夫一定是付出了一定代价的。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毛主席在看到这份礼物之后,态度却并不如赫鲁晓夫想象的那样惊喜。

主席幽默的说,赫鲁晓夫这是在向中国行贿来了。

众所周知,毛主席一向讲究说话的艺术,某些带着幽默意味的话语中,可能就藏着他的真实用意。

比如行贿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不太入耳,但实际上,这恰恰是赫鲁晓夫行为的本质。

毛主席足够了解这位来自邻国的朋友,他之所以肯花这么大的手笔,不远千里把纯金的国徽带到中国,那是因为他必定有求于中国。

联想到当时赫鲁晓夫在苏联的处境,其真实用意就不难猜测了。

斯大林去世之后,苏联一时之间变得群龙无首。

接触到了政治核心圈层的几个政客,都在试图向上攀登,到达顶点,这些人里就包括赫鲁晓夫。

在斯大林执政的时期,赫鲁晓夫涉及的工作范围基本上涵盖了文化和宣传方面,但他对于军事政治方面的涉猎却并不太多。

也就是说在和其他竞争对手比拼时,他的优势并不明显。

要论在政治领域的权威,有人比他的声望更高。

虽然不至于到了一呼百应的地步,但最起码只要振臂高呼,身后总有人追随。

要论在军队当中的影响力,也有人远在他之上,只要一声令下,就有人扛着枪冲锋陷阵。

相比之下,他能够依仗的内部力量并不多,于是他就想从外部力量上寻求突破。

而中国,正是一个他不得不依靠的力量。

毛主席作为众所周知的世界革命导师,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中国,更不仅仅局限在东方国家。

放在整个世界,毛主席的名字都如雷贯耳。

所以如果能够得到毛主席的鼎力支持,那他在苏联竞争格局中的胜算就会无限增加。

另外,中国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虽然当时的中国还一穷二白,某些方面甚至需要苏联提供帮助。

但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所以赫鲁晓夫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在世界格局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此如果能得到中国的支持,他的个人短板将会得到弥补,甚至木桶效应会偏向他这一边。

他把黄金带到中国,其实就是在向中国领导人示好。

黄金代表着财富,也代表着资源,更象征着赫鲁晓夫的承诺。

只要中国能够为他提供必要的帮助,那么苏联也会为中国提供相应的帮助。

这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情,双方合作,谁都没有损失。

中国秉持着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原则,当然不可能直接在苏联权力更新迭代的事情上指指点点。

不过如果赫鲁晓夫的诚意足够充足,承诺足够有用,中国也的确能够对他表达明确的支持。

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后来中苏两国关系交恶,这与赫鲁晓夫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但赫鲁晓夫也是在位期间,对中国提供过最多帮助的苏联领导人。

至少在1958年之前,中苏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那段蜜月期,中国人民亲切地将苏联称为老大哥。

也是在同一时间段里,我国领导人敏锐的意识到,赫鲁晓夫对中国虽然有所帮助,可戒心和提防的程度也不小。

比如在谈到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时,毛主席特意提出了原子能方面的合作。

中国在原子能研究上的基础约等于零,所以需要苏联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专家援助。

但赫鲁晓夫对此的态度却是,中国根本不需要发展原子能,因为不管遇到任何问题,苏联都可以充当保护伞。

他的说法与中国的外交政策完全背道而驰,中国人民始终坚信,一个国家最大的依靠就是这个国家自己,永远不会是别人。

所以依赖其他国家当保护伞,最终只会自取灭亡。

看看苏联解散之后,朝鲜遇到的国民经济发展困境,我们就能知道,当初领导人多么具有远见卓识。

而且赫鲁晓夫此人虽然是通过别人的帮助上位的,但他的野心可不小。

他不仅想要做苏联的最高领袖,还想做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最高领袖,以一己之力操控其他国家的命运。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野心,他才想在中国建长波电台,才想和中国联合组建舰队。

至于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指挥权,他当然不可能拱手送给中国。

中国并不喜欢对其他国家的内政指手画脚,与之对应的是,中国也坚决拒绝其他国家对我们的那种指手画脚。

从底线和原则上来看,中国与赫鲁晓夫所带领的苏联,注定不会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因此到了1959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60年代之后,双方更是分道扬镳。

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苏联的一系列做法当然是错误的,但是站在苏联的立场上,他们又会觉得是中国不知好歹,拒绝他们的庇护。

大国外交,困难重重,瞬息多变。

今天两个国家还在称兄道弟,你好,我好,大家好,明天双方就有可能上演一场急速变脸,从大家好变成我不好,谁都别想好。

不过不管国际关系怎么变化,一些代表着历史的信物总归还是停留在那个片段当中,不曾褪色。

就像赫鲁晓夫带来的一吨国徽,它始终就在那里,讲述着1954年的这段故事。

后来的赫鲁晓夫变了,整个苏联也变了。

但这块国徽的存在却让人们看到,曾经的赫鲁晓夫,原来也有过那样的表现。

历史文物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

参考资料:

1、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未实现的军事合作——关于远东防空协定、长波电台及联合舰队问题的再讨论——《中共党史研究》 2002年第5期32-43,共12页

2、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及援华方案的签约——《纵横》 1998年第7期20-25,共6页

3、央视视频 《东风破:中苏关系变迁解密》

0 阅读:31

萌萌小仙猫

简介:萌萌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