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泄漏之后,日本人居然用122分钟疯狂洗白自己???

凌辰有部电影 2021-04-15 00:31:03

4月13日早上,日本政府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物质的核废水。

随后美国国务院做出回应,支持日本政府的这项决定。

讽刺的是就在几天前,日本首相菅义伟就气候变化问题声称,日本将与美国政府密切合作,敦促中国要负起大国责任……

从2011年3·11大地震、福岛核泄漏事故至今,日本并没有在十年间迎来所谓的“复兴”,而是给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费解的日式奇葩操作。

当年3·11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瞬间变成内外供电皆被切断的“孤岛”,核燃料无法及时被冷却。

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公布这个消息,也没有及时向日本当局汇报,更没有做出有效的补救措施。

他们反复衡量如何保住造价昂贵的设备、如何规避之后一系列的巨额赔偿,最终错过了最佳自救时机,导致1号、2号、3号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将天灾彻底变成了人祸。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将福岛核事故定为最高级7级——历史上只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过7级核事故。

事故发生几天后,日本首相菅直人要求自卫队出动直升机参加灭火工作,结果被自卫队以“会遭受严重辐射”为由而拒绝,引发舆论一阵批评声。

3月19日,东京电力公司总裁清水正孝就核事故发表正式谢罪书,但本人一直没有露面,引起了灾民的强烈不满。

直到事故发生一个多月后,他才出面跪地鞠躬谢罪。

2018年,一直顶着核泄漏事故舆论压力的东京电力公司,开始恢复播放商业广告,大搞形象工程,并史无前例地推出“福岛核电站一日游”项目。

职员称“只需穿上‘轻便’的防辐射装备”,就能随意靠近核反应堆”。

日本某旅行社福岛核电站旅游宣传照

去年9月,日本首相菅义伟在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时,突然询问东电员工“处理过的核废水能不能饮用”。

在得到对方“稀释了就能喝”的答复后,菅义伟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喝,毫无疑问地遭到了媒体的无情吐槽。

而就在日本政府宣布将向海洋排放核废水后不久,没有任何核电专业背景的副首相麻生太郎,称“处理过的核废水喝了也没什么问题”。

请先直播干一桶核废水,再戴好口罩出来说话

日本政府为宣传“核废水无害”的谬论,还发布了一个“放射性氚”的吉祥物,真TM绝了。

不过最迷幻的操作,是在3·11大地震10周年之际,日本上映了一部号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刷新了所有人的底线——《福岛50死士》。

这部影片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再现了福岛核电站在遭受地震与海啸后,一线工作人员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事故现场的“英勇事迹”。

片中最大的价值,就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当时核电站面临的巨大危机。

由于全站断电,水泵无法向核反应堆堆芯供水冷却,核燃料开始将冷却水加热至沸腾。

一旦水位下降,堆芯裸露、熔化,产生的高温又会促使反应堆内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氢气,导致内部压力急速升高,急需排气减压。

这个关键步骤,只能依赖工作人员进入反应堆手动完成。

这些冒着过量辐射威胁、主动选择留下的人,就被国外媒体称为“福岛50死士”。

从情节来说,这部电影完成了灾难片的标配任务,展现了天灾当头的众生相,有工作人员的大义凛然,有政府官员的无能失职,也有普通灾民的无助绝望。

但整体看来,影片其实通篇都在玩篡改真相的花招。

片名叫“50死士”,却始终没有向观众公布这些人的真实姓名,因为东京电力公司到现在都以“隐私”为由拒绝公开参与行动的人员名单,大概率是他们自己也没搞清。

影片里,参与抢险的工作人员是主动报名,且为核电站在编资深员工;

但实际上,真正参与抢险的,大部分都是没有编制和保险的外包人员,他们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危险地带。

2012年,有日本记者卧底后爆料,“福岛50死士”里有黑帮成员,后期参与进来的人还有无家可归者、长期失业人员、拖欠黑帮贷款的债务人,甚至是智力残障人士。

他们并非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危,而是奔着高额的日薪,甚至是被黑帮胁迫……

此外,影片还把临阵退缩的自卫队,塑造成了大义凛然的“敢死队”。

导演给队长安排了这么一句台词——“我们不可能先撤退,毕竟保卫国家是我们的职责”。

虽然但是,你们确实没给当时的首相台阶下啊……

更微妙的是,片中还花了不小的篇幅,展现美国方面在灾后有多焦急和关切。

导演甚至安排了一场美国大兵与日本灾民无障碍交谈的一家亲戏码,仿佛驻日美军送来一箱水,福岛核辐射就瞬间扫平了,看得直叫人尴尬症晚期复发。

而真实的情况是,中国是抵达现场时间最早、进行搜救活动时间最长的国际救援队之一,无偿提供折合3000万人民币的物资、2万吨燃油等急需物品。

在全日本找不到一台能精准给反应堆注水降温的设备时,我国的三一重工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第一时间响应东京电力公司的求助,调配一台62米泵车参与抢险。

随行的还有三位工程师戴达安、周新安和彭延寿,他们先后于3月21日、22日到达东京。

而这些事实,在影片中毫无踪迹可循。

《福岛50死士》最枉顾真相的一点,是把福岛核事故的黑锅全部推给了当时的日本政府。

时任首相成了任性、无知、好面子的代名词,在片中各种作妖,东电的在编员工反而成了盖世英雄。

但真正要为福岛核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恰恰是东京电力公司。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并触发海啸,导致南部核电站被淹。这一事件引发了日本对国内核电站安全的担忧。

于是,东电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分析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受海啸袭击的可能性。团队建议东电完善防护措施,防止超过10米的海啸来袭。

但这个建议并没有得到响应,一直到2011年大地震发生时,核电站方还认为就算海啸来了也大丈夫。

3·11地震后,引发的海啸实际高度为14-15米。

若东电从一开始采取了应对措施,就能在第一时间有效阻挡海啸来袭,也就不会有后面全站断电、反应堆氢气爆炸、核燃料泄漏的连锁反应。

然而在《福岛50死士》的结尾,导演半个字儿都没怪罪财力雄厚的东电,而是借主角之口来了这么一段——

“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我好像到现在才找到答案。我们太小看大自然的力量了,始终深信不会有超过十米的海啸。……我们自以为能够主宰大自然,这是一种怠慢。”

反正就是,打死都不说自己错,要怪就怪全人类都傲慢,大自然不厚道。

影片结尾,在遭遇了浩劫的福岛上空,悠然飘出来几行字,能直接把人给气笑——

“东京奥运和残奥会主题设定为‘复兴’,圣火将从福岛开跑。”

然而从福岛开跑的奥运圣火,当天就中途熄灭了……这大概就是天意吧。

看了这部《福岛50死士》,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日本政府会“艰难地”决定向海洋排放核废水,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承认,向海洋排放核废水是最省钱的甩锅方法。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鞠躬道歉对于东京电力公司来说是小菜一碟

。他们甚至可以一边道歉,一边用巨额广告费收买媒体,进行歪曲真相的宣传。

所谓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不过是为自己洗白的传声筒罢了。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遭受过核武器打击的国家,日本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并没有所谓的“危机感”。

最后借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原话——

“日方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

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会做的事吗?”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