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向中国服软,美专家:或成“史上最短贸易战失败者”!

快跑狗蛋儿 2025-04-14 17:38:36

美国股市暴跌,物价飞涨,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特朗普曾高喊“让美国再次伟大”,挥舞关税大棒,试图迫使中国等国屈服,重塑国际贸易规则,结果却用“对等关税”让美国人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切身之痛。

如今,他却不得不宣布对部分商品实施关税豁免,并寻求与中国达成协议,曾经承诺“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最终却让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国际地位下降。

这场以失败告终的贸易战,究竟是谁的错?华尔街“预言家”彼得·希夫预言特朗普将成为美国“史上最短贸易战失败者”是否已经预言成真?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像用纸牌搭房子,表面看起来很厉害,实际上很不牢固,这场以关税为手段的贸易争端,就像倒下的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崩塌。

判断错了国际形势,忽略了美国经济本身的问题,再加上缺乏长远的考虑,导致了这场闹剧以失败告终。

特朗普重返白宫,虽然给美国政治带来了新变化,但也让全球经济面临更多不稳定因素,坚持“美国优先”的原则,把强硬的贸易政策当成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

说到底,他还是在使用自己的商人思维管理国家,将关税作为武器,向中国等主要经济体施加压力,试图改变国际贸易规则,让制造业回到美国。

然而结果已经显而易见,“对等关税”使得国际关系变得紧张,也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特朗普高喊着要让美国“重振雄风”,拿回那些溜走的优势。

但是,这种硬气的姿态,反映出他对世界局势的判断出了偏差,而且没能真正看到美国经济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究其原因,是特朗普没有意识到美国经济体系其实很脆弱,经不起折腾,他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公布政策,大家称之为“推特治国”,这种做法打乱了市场的预期,其他国家领导人也难以适应。

他喜欢用“极限施压”的办法,也就是不断提高关税,想要别的国家让步,答应美国提出的更有利的贸易条件。

只不过这种做法最终并没有成功,反而让国际贸易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而且也让美国的经济受到了损害。

关键特朗普的政策变化太快,让人摸不着头脑,前一天还在强调绝对不会给暂缓期,结果第二天就暂缓了,可谓是把“出尔反尔”表演到了极致。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持续施压,中国明白避免冲突的重要性,一开始就比较冷静,尽量不让情况变得更糟,并且积极争取通过沟通协商来解决问题。

但是,中国也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原则: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绝对不能妥协,因此当美国不断加征关税时,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坚定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只不过面对特朗普类似小孩过家家一般的赌气,中方最终宣布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是提高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上调幅度达到125%;二是明确声明,这将是中国最后一次提高关税。

没想到就是这则声明,一下叫醒了始终装睡的特朗普。

高关税下的美国困局

短短几天的时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伤及了美国自身,美国股市大幅下跌,债券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美国公司不得不承担更高的进口费用,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许多公司被迫裁员甚至倒闭。

这些关税的成本最终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上涨,民众涌入超市抢购,并爆发抗议游行,50州超过1400场,60万人齐齐发声,特朗普的总统位置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也受到了冲击,由于对美国经济前景感到担忧,主要债权国开始出售美国国债,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增加了美国金融体系的风险。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债券市场非常棘手,我一直在观察……你必须有灵活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啥意思?特朗普很清楚,美国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美债之上的,而美债的基础则是美元霸权。

反观欧盟、加拿大等长期以来的盟友对美国的贸易政策越来越不满意,开始采取反击行动,由于这些贸易争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变得更加孤立,其国际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内外交困下,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出现变化,此前政府一直强硬施压,现在逐渐开始让步,特朗普在最近的内阁会议上表示,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结束不断升级的贸易战,承认关税政策的过渡期确实存在困难。

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压力,美国政府对部分商品实施关税豁免,特别是智能手机、电脑显示器、芯片等电子产品,与此同时,政府还对部分国家实施了关税暂缓,以此来分化瓦解反对力量。

早在4月10日,华尔街财经专家彼得·希夫就从特朗普暂缓75国关税中看出特朗普有认输的意思,因此直接在社交平台发文:“看起来特朗普已经在历史上最短的全球贸易战中投降了”。

按照他的说法,特朗普可能意识到关税政策让美国损失惨重,因此需要一个相对体面的方式来收场,避免进一步的损失,果然美国几天,特朗普就 “体面投降”了。

原因不难理解,美国经济的潜在问题日益显现:过度依赖美国国债,制造业空洞化现象加剧,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等,贸易摩擦的冲击加速了这些问题的恶化。

特朗普政府暂停部分关税、签署贸易协议等措施,实际上效果有限,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

谁是赢家?

在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展现出战略上的冷静和作为大国的担当,面对美国的关税施压,中国坚守自身原则和底线,没有选择退让。

中国仍然维持对美国商品的高关税,这样的举措表达了明确的态度:只有当美国首先取消所有不合理的关税,中国才会考虑调整自身政策。

没必要跟美国继续玩的另一个原因,中国正在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深与各国的合作,并且在全球经济管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努力推动建立一个更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

同时,中国也在加强对一些重要行业的控制力,比如对稀土等关键资源的出口进行管理,这让美国对中国的依赖性更加明显,也提升了中国的战略地位和谈判能力。

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综合国力的比拼,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策略,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谁胜谁负,结果已经不言而喻,面对美国的左右逢迎,说变就变,中国的做法只有一个——坚持到底。

美国不敢坚持,证明一开始他们的决策就是错误的,这也导致特朗普遇到重返白宫后的最大信任危机。

毕竟一个在国家经济岌岌可危之时,作为总统还不忘推销自家的股票,只能说商人本性不改,美国这艘大船,早晚被特朗普亲手凿穿一个永远也无法弥补的大窟窿,不是吗?

0 阅读:12
快跑狗蛋儿

快跑狗蛋儿

谢文博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