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岸英墓碑凿刻完成,毛主席看过后却不满道:少了3个字

寒霜冷月清影 2025-01-21 18:28:33

1953年,我国抗美援朝胜利的消息传遍全世界,中国志愿军超过19万人牺牲,其中包括28岁的毛岸英烈士!当他的墓碑凿刻完成时,伟人却道:少了3个字。究竟是哪三个字?

毛岸英牺牲全过程

1922年,毛主席和烈士杨开慧女士的第一个儿子毛岸英出生了,在那个革命不息的年代,他的诞生注定了一生的动荡不安。毛主席和杨开慧女士两人为了革命四处奔波,毛岸英也跟随父母的步伐时刻都在转移,但好景不长412反革命政变爆发了。

这场大政变导致无数共产党员死于非命,年仅5岁的毛岸英不得不跟着母亲逃到长沙县板仓生活。但共产党人的境况并没有好转,1930年,国民政府公然发起铲除共产党的清乡行动,杨开慧女士和毛岸英也因此被抓进牢里。

在党中央的安排下,毛岸英三兄弟被秘密转移到上海生活。可时局混乱,最后幼弟夭折,余下两兄弟于1936年被转移到法国生活。不过他们在1937年,因各种客观原因不得不转移到莫斯科生活。

此时的毛岸英思想已经比同龄人成熟许多,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就是为穷苦大众干革命!1945年,毛岸英学成归国,他原本想直接参加工作,但父亲却让他通过种田来了解国内民生。他依照父亲的意思劳作了2年,对国内劳动人民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1947年他到多个地区参与了土改运动,随后就在中宣部就职。他在参加工作时都是隐瞒自己真正的身份,他不希望自己享有任何特权,伟人也是这个意思。可他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竟然主动提出要参战,这可把彭老总吓到了。

彭老总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总指挥,他清楚毛岸英在主席心中的地位,他本人也不愿意毛岸英上战场,但毛岸英却表示自己非去不可。彭老总对此很是无奈,他在同年10月19日就要率领第一批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战场,只能将此事汇报给毛主席!

毛主席为此与长子展开深度谈话,听完儿子拳拳的报国之心后,主席叹道:“你是共产党员,你也是我的儿子,别人儿子能上战场你也能,你要记得身先士卒不怕牺牲!”毛岸英点了点头,他对父亲的支持十分感动,内心也时刻抱着为国捐躯的志向赶赴前线。

就这样,毛岸英以司令秘书职务兼任俄语翻译的身份,随着彭老总一起到了朝鲜战场。他是第一批上战场的志愿兵,他在战场上不怕苦不怕累,有任务他总是第一个抢着去做,可意外却还是发生了。1950年11月25日上午,4架敌军战斗机突然朝大榆洞飞来。

一封短短的电报,他是写了又停,停了又写,整整花费了1个多小时才完成。他做的汇报可以总结为:他们部队于11月25日上午七点已经全部撤入防空洞,但是毛岸英和其他3位参谋为了看护资料因此留守在屋内,指导员已经交代有危险要迅速找掩体。

他们4人只有2人侥幸逃出,毛岸英和高瑞欣二人实在来不及逃跑当场被炸死,我军除此之外无其他战损。

1953年,毛主席表示:少了3个字

毛岸英牺牲的电报迅速传到毛主席手上,他愣住了下意识拿起烟想要抽,可一拿起烟又不想抽了转头就把烟扔回原处。过了一会儿,他再次拿起烟抽了一支出来,随后点燃了那支烟。可是整个过程十分不顺利,明明引火的火柴就在桌面上,就在毛主席的眼前。

但他当时偏偏看不见近在咫尺的火柴,他摸着衣服和裤子的口袋四处翻找。旁边的位兵李家骥可以清晰地看见主席正在哭,他知道主席不想让别人看出来自己伤心,因此就借用各种动作来遮掩,可这让周围的人更加哀伤。毛岸英可是主席最亲爱的儿子,毛主席怎么可能不伤心,怎么可能不心疼,他内心的泪水与黄河体量是一样的。

但是面对众人的担心的目光,主席却叹道:“上战场走总会死人的,我国志愿军那么多优秀的指导员牺牲了,他们的牺牲是伟大的,光荣的!我的儿子岸英是一名普通战士,他也是可以牺牲的,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将此事当成大事来看待。”

1951年3月,伟人和老友周世钊也曾说过:“我是主席,我儿子不去抗美援朝,谁的儿子去?”周总理对此事也很感同身受,虽然他没有子嗣但他对毛岸英的牺牲也是很痛心的,他向毛主席提出:战争胜利后,我党应该在朝鲜等战场给我国志愿兵建立烈士墓碑!

毛主席点头表示赞同,就这样毛岸英烈士与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19万烈士一样,他们在朝鲜这块土地上永远安息!党中央特地请郭沫若先生为毛岸英烈士写碑文,碑文的前面为“毛岸英同志之墓”,后面为“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同志的长子”,按理说这则碑文内容是正确的。

党组织审核通过也发给朝鲜政府,对方也迅速将墓碑凿刻出,且此墓碑已经安置在毛岸英烈士的墓前。彭老总也将此事当面汇报给毛主席,他特地将碑文抄写好递给毛主席查看。谁知主席接过碑文看了许久后,他叹息并沉默了许久之后才表示:“这内容不妥啊,少了3个字!”

彭老总十分纳闷,他盯着毛主席等对方继续说,主席不满道:“分明少了“杨开慧”这3个字啊,岸英不是我一个人的长子,他是和我开慧的第一个孩子……”彭老总恍然大悟当即表示联系朝鲜政府进行修改,可毛主席却阻止了他的行动,低声说了句:“还是别大动干戈了,不要为此事再麻烦别人了!”

毛岸英烈士就这样长眠于平安南道桧仓郡,这儿曾是我军的驻地,也是他往后的归途。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十分感激

朝鲜人民对毛岸英的牺牲十分惋惜,他们对毛主席更加敬佩。他们觉得中国主席的胸襟实在太伟大了,竟然愿意让自己的儿子不享受任何优待地上战场,这样的主席值得尊敬,这样的烈士更值得他们为他守护一生。

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战场,这对朝鲜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也是一种坚硬的后盾和庞大的精神支柱。毛岸英之墓就是中国与朝鲜之间友谊的象征,朝鲜自发为他组建了一个守墓委员会。他们将余生都奉献出来,每个人按照排班表来为毛岸英烈士守墓。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们表示:我们都是心甘情愿来到这儿守墓的,我们愿意守一辈子的墓,这是为了报恩!原来这些人自己或者亲友都是被志愿军救下来的,因此他们对中国烈士十分感激。我国能够繁荣昌盛是离不开革命先贤的努力和奋勇牺牲的,我们应该时刻感恩!

参考信源:

1:环球时报——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为报恩朝鲜人民到毛岸英墓地守墓

2:中国网——夜读绝密电报首次公开 权威披露毛岸英牺牲经过

3:一介草寇——1953年,毛岸英墓碑凿刻完成,毛主席看过后却不满道:少了3个字

0 阅读:87
寒霜冷月清影

寒霜冷月清影

寒霜冷月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