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名“陈仓”,位于关中平原的西端,宝鸡一直很有名气。
以前是因为,这座拥有近八千年文明史的古城,贡献了我们熟悉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诸多成语。
如今是因为,这座2021年GDPZAI 在陕西排名第四的经济大市,一度近七成的人口老家是河南的。
走进这座关中平原的土地,不仅仅路边店铺里的老板说着河南话,就连放学的孩子们,也说着“豫语”打着招呼。
宝鸡的河南人太多了。
这可不是近年来河南人到宝鸡打工人多造成的,而是历史原因。一项数据显示:解放初期,宝鸡的河南籍人占70%以上。
1936年的时候,宝鸡市区人口只有6700人,这时候的宝鸡就是个“袖珍”小县城,全部街道加起来的长度不多500米,当时经济中心是凤翔。
而到了1946年,十年间宝鸡市区人口达到91872人,足足增长了13.5倍。
这种变化,来自于两次大的河南移民潮,或者说是河南人大逃亡。
一次是在1938年6月,郑州花园口附近的黄河大堤被炸开,用于阻止日寇西进。陷入滔滔洪水中的五六万河南难民挑着担子,前面框里装着孩子,后边筐子装着铺盖,一路西行,来到宝鸡。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陕西当地人对河南人有了“河南担”的称呼。
第二次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当时,河南大旱之后,又遇蝗灾,3000万人受灾。据1942年6月28日《河南民报》:尉氏县境内发现蝗群,大群飞蝗,遮蔽天空,东西达十余里宽,由北向南飞去,一时月色为之笼罩,暗淡无光。
我们很多人熟悉的那部电影《一九四二》,讲述的就是那场大饥荒。
相关数据显示,当时有大约300万的河南人背井离乡,西出潼关。其中,数十万人来到宝鸡,而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宝鸡有了“小河南”之称。
一项1946年宝鸡社会统计显示:这一年宝鸡市区人口已达91872人,其中外来人口45528人,与当地人口持平。
为什么河南人都喜欢逃荒到宝鸡呢?因为陇海铁路。
1936年12月7日,陇海铁路展修至宝鸡,迅速使这个普通县城成为工商业荟萃的大都市,确立了关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这一年,陇海铁路潼西段旅客发送量达到278.6万人。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宝鸡有了火车拉来的城市之名。
作为当时陇海铁路终点站,大量“河南担”来到这里,他们在渭河滩打窝棚安家,白天进城谋生。第一代的河南人,艰难地生存着。豫剧名角常香玉,就是在宝鸡与爱人陈宪章因戏结缘。
勤劳的河南人,不仅增加了宝鸡人口数量,改变了人口结构,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民风民俗。
如今,很多宝鸡当地人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河南话,而外地来宝鸡开店经商的人,也学会了河南话。
我们在宝鸡旅游的时候,导游是宝鸡文理学院大三的学生,来自山东临沂,小姑娘告诉说:“宝鸡河南人多,不会说豫语,你都没法做生意”。
如今,作为一座因交通而兴起的近代中国枢纽型城市,宝鸡也面临着交通优势被边缘化的情况,在经历着新的发展转折期。我们相信,凭借着宝鸡悠久的历史底蕴与河南人特有的开拓创新与乐观劲儿,宝鸡发展会更好。
作为宝鸡人,我感觉你在放屁!
现在的宝鸡说河南话的少了 说本地方言的人越来越多
七成?这大概是你的脑子吧。
七成多了,大家普遍认为是不到四成。
把陕西的风气也带坏了
串种了
你别扯淡了,每次人口普查都有数据,80年代以前河南流入人口31.9万人,三百多万人口的城市怎么就占七成了?数学不好还是不认识字?
确实,在宝鸡到处都能听到河南方言!
胡说
太可怕了
好像是西咸地区最多
算上农村人。一成都不到
最烦的是迁来的姑娘不嫁陕西小伙,要是嫁就多多益善
河南人是殷商后代,来自东北?
孃孃!么想到这多多
还有企业内迁的宝石(河南机器厂),郑州铁路局宝鸡段等
那都是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