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高等法院3月26日推翻李在明违反《公职选举法》的一审判决,宣告其无罪。这一裁决不仅为在野阵营注入强心针,更令尹锡悦政府的弹劾案走向备受关注。与此同时,前总统文在寅因女儿卷入受贿调查再陷舆论漩涡,韩国政府更以“海洋安全”为由要求中方停止黄海渔业设施建设,内外矛盾交织下,韩国政局走向扑朔迷离。
李在明二审无罪宣判后,检方仍可上诉至最高法院。若终审维持原判,这位共同民主党党首将彻底摆脱选举权被剥夺的风险,成为下届总统选举的有力竞争者。当前民调显示,李在明在潜在总统候选人中支持率持续领跑,其政治命运的转折直接冲击执政党阵营。尹锡悦弹劾案的审理进度随之成为焦点,韩国法律界预测,宪法法院裁决可能推迟至4月,这场司法博弈的结果或将重塑韩国权力版图。
正当在野阵营为李在明“脱罪”松口气时,全州地方检察厅3月25日对文在寅之女文多惠立案调查,指控其与前夫徐某涉嫌收受共同民主党前议员李相稷2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15万元)贿赂。检方重点核查文在寅是否参与其中,若指控成立,这位曾被视为“打破总统厄运”的前领导人恐难逃政治清算。分析认为,朝野斗争激化背景下,司法部门对在野势力展开针对性调查已成常态,文氏家族案件或成为执政党压制对手的新抓手。
韩国政府近期将矛头转向外交领域,海洋水产部长官康徒衡公开质疑中方在黄海设置的深海渔业养殖设施“威胁海洋安全”,执政党议员更宣称此举系“对韩挑战”。事实上,该设施位于《中韩渔业协定》划定的“暂定措施水域”,上月韩方试图强行“考察”遭中方海警拦截,此次旧事重提被视作政治操弄。中国驻韩使馆明确回应:中方建设完全符合国际法与双边协定,环保及安全措施严密,不影响韩方权益。
李在明案的无罪判决削弱了尹锡悦政府对在野党的压制力,而文在寅家族调查则暴露朝野斗争的残酷性。韩国政坛正陷入“司法工具化”的恶性循环,权力更迭伴随清算已成常态。外交层面,韩方炒作黄海议题的背后,既有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也折射出尹锡悦政府强化美韩同盟框架下对华强硬姿态的战略惯性。随着总统选举临近,韩国政局动荡与外交摩擦或将持续升温,内外压力下的尹锡悦政府正面临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