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早上给孩子量身高,因为早上量比晚上量高1公分左右。一个月眨眼就过去了,早上我像平常一样,孩子一起床就给他量身高。
“咦,一个月长了2公分?”我嘴里嘀咕着,以为自己量错了,又认认真真量了一次,果然是2公分!我高兴坏了,一路哼着小曲刷牙、洗脸、送孩子去幼儿园。
当妈的看到孩子长高了,尤其是超出自己预期的时候,那种喜出望外带来的感动,真的可以照亮一个人。
我家孩子是个早产儿,自出生以来身体的底子和身高一直落后于人,也正因如此,平时特别重视孩子的身高管理,比如每个月给他量身高,积食了帮他消食化滞。
孩子读小班中班的时候,隔三岔五生病,有一段时间老跑医院。有一次拿报告给医生看,刚好碰到一位带着女儿来看身高的家长,我在一边等一边细细地听着。
”孩子10岁半,骨龄就已经11岁了。你看,还长出了籽骨。”医生一边指着手骨片,一边解释,“长籽骨了,说明还有一年左右就来月经了,女孩一旦来了月经,很快就会停止长高。留给孩子的长高空间已经不多了……”
不得不说,给孩子看病的这位医生非常有责任感,而且超有耐心。她有意无意地问起孩子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给出了不少建议,其中还提到了8种让孩子慢性变矮的行为。
对孩子身高特别在意的我,悄悄记在心里。为了方便大家避雷,现在美妈整理成文了。
1.盲目相信遗传
有些人认为,孩子爸妈都高,以为孩子就一定高。现实可不是这样的,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占70%,遗传因素只占30%。
美妈的一个发小就是很鲜活的例子,爸爸175,妈妈也有162,可是她长到158就不长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身高普遍是:儿子超过爸爸,女孩超过妈妈。
要想达到期望值,就要好好监测孩子的身高动态,比如:
每隔3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看一下孩子的生长速度是否达到的预期。
孩子的身高增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早长型,一种是晚长型,有些孩子早长,骨龄增长比较快。
孩子满3岁以后,每隔一年拍一次手骨片,了解骨龄的发育情况,我们就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帮助孩子长高了。
2.爱吃甜食
很早之前我就发现,孩子吃完甜食后就不爱吃饭,而且是连着两三餐都没什么胃口。
后来了解到,甜食的热量非常高,饭前吃甜食,孩子摄入的热量超过身体需求,就不想吃饭了。
如果吃得太多,可能无法获取其他必需的营养素,甚至引起发胖导致骨龄超前发育。
3.睡前吃东西
《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一书有提到,入睡后不久出现的最深度睡眠的90分钟,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最高。
医生就曾嘱咐我,孩子满1岁后,晚上睡前2小时就不要给他吃东西了(包括喝牛奶)。我问为什么,医生说,“带着一点饿意去睡觉,孩子会睡得更香更沉,能更好地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4.午睡太长
太晚午睡,或者午睡太长,孩子到了晚上就容易睡不着,生物钟被打乱,会干扰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安排(时间如下):
1-3岁,午睡1.5-2小时
3-6岁,午睡1-1.5小时
6岁以上,午睡0.5-1小时
最理想的时间是,12点吃完午餐,休息半小时,然后在12点半上床午睡。
需要注意的是,超过下午3点,就不要午睡了,不然的话,孩子很难做到晚上10点前睡着。
5.熬夜
生长激素,通常是在孩子睡着的1-2小时达到高峰。就分泌量和浓度而言,上半夜要高于下半夜。晚睡会减少睡眠时间,降低睡眠质量,扰乱生物钟,这些都会影响这种增激素的分泌。
6.开灯睡觉
为了方便起夜,有些人爱开着小夜灯睡觉。可是我们的视神经,是通过光线明暗来刺激脑垂体分泌对应激素的。
比如光线强的时候,会减少生长激素分泌;眼睛不再受光刺激了,就发送指令大量分泌生长激素。虽然开的是小夜灯,但是眼睑还能感受到光线的照射,生长激素的分泌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7.爱喝饮料
饮料中含有许多糖,孩子经常喝饮料的话,容易摄入多余的空热量,囤积过多的脂肪,引发肥胖。
可是医生告诉我们,要想孩子成年身高达到一个更理想的水平,体重增长速度要低于身高增长才行,否则骨龄可能会走在实际年龄前面,那么生长周期就会被缩短。
含糖饮料影响的不止是身高,还有专注力,所以不管孩子有没有超重,还是少喝为妙。
8.爱挑食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饮食要多样化,才能满足生长需求。孩子如果这也不吃,那也不吃,那身高就很难长。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也许会念叨,“孩子吃啥都香,就是长不高。”这时我们要检查一下,饮食合不合理,也许家长自己也很挑食,买菜的时候,买来买去都是那几样,营养太过单一,自然也长不高。
上面所说的8种行为,会悄咪咪地让孩子变矮,一个不中,说明你做父母很细心,中两三种以上的,也别着急,好好的调整,孩子也是能”高“人一等的。
我家小朋友一个坏习惯都没有中,但就是不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