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红海行动》的续集《蛟龙行动》一经上映,便引发了极大的讨论。然而,与前作的成功相比,这部作品的口碑与票房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豆瓣评分从6.6直线跌至6.5,出品人于冬甚至愤怒发文炮轰评分低的观众为“黑水”,并提到《无名》也曾被黑惨过。
《蛟龙行动》的亮点之一无疑是其在高科技武器上的大胆展示。从潜艇“龙鲸号”到飞行器、小艇、反鱼雷等一系列炫酷的科技元素,都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视觉冲击力。片中的“龙鲸号”潜艇特写,机械结构、指挥舱的细节展现,甚至高科技机器狗的出现,都让人眼花缭乱。
尤其是飞行器的登场,令人联想起小时候的《红警》,这些科幻般的场景让观众瞬间进入到一个未来的战争世界。然而,这些炫酷的高科技展示并未能填补影片的剧情空白。虽然影片的打斗场面、武器展示充满了视觉冲击力,但情节的推进却显得极为薄弱。
敌人设置过于简单且单薄,尤其是潜艇中的内讧和无脑操作,完全无法激起观众的代入感。影片的节奏拖沓,特别是中段,人物关系的铺垫以及对外敌的描写都显得非常表面,完全没有抓住观众的情感脉络。
除了高科技武器和炫酷的打斗场面,人物和情节本应是影片打动人心的关键。然而,《蛟龙行动》显然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到位。影片中的男主角黄轩和于适,虽然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曾是好朋友,但因为一些“意外事件”反目成仇,最终以和解为主线。
更糟糕的是,影片中的敌人设定也充满了漏洞。外国敌人不仅能力低下,还存在一系列内讧和无厘头的行为,完全没有构建起一个令观众感到威胁的强敌。即便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敌人仍旧像“纸老虎”一样,毫无挑战性。最终,影片虽然在战斗场面中做足了动作戏,但剧情的深度和情感的渲染却显得空洞。
影片的最后,似乎想通过一场“胜利”的归来来升华影片的主题,然而却充满了口号式的宣扬。张涵予扮演的艇长,经过艰苦的战斗后,终于成功击败敌人,带领队员凯旋。但当他面对上级领导时,段奕宏饰演的领导竟然用“粉碎敌人阴谋就是不负祖国、不负人民”的台词来总结这场胜利。
相较于好莱坞经典电影《天眼行动》中的深刻思想,“不负祖国、不负人民”的口号式结尾,显得有些生硬和空洞。影片中的人物情感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反而更加依赖于简单的喊话与口号,缺乏真正的思想深度。
《蛟龙行动》并非一部彻头彻尾的坏电影,毕竟高科技武器、打斗场面以及潜艇大战等元素,仍旧为电影提供了不少观赏价值。然而,在剧情和人物的处理上,这部影片却未能达到观众的期望。人物塑造和情感线的处理浮于表面,情节拖沓且缺乏深度。
最终,虽然影片的打斗场面和视觉效果令人眼花缭乱,但其背后缺乏真正的思想和情感。总的来说,这部电影适合当做一部“爆米花”电影来看,过一把视觉瘾,却难以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