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山东省曹县的概况

看花沟水 2025-03-04 05:20:47

一、基本概况

曹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处于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犹如一颗闪耀在鲁西南平原的璀璨明珠,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县域东西长约 68 千米,南北宽约 48 千米,总面积达 1969 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 年曹县常住人口约 138.4 万。行政区划上,曹县辖 22 个镇、1 个乡、5 个街道办事处,拥有 807 个行政村,1829 个自然村 。

曹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 45 - 56 米之间,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黄河故道、东鱼河、洙赵新河等,这些纵横交错的水系不仅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水源,也塑造了曹县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二、城市荣誉

曹县在发展进程中屡获殊荣,尽显独特魅力与强劲实力。它是“中国柳编之乡”,曹县柳编工艺源远流长,产品以精湛技艺和独特设计畅销全球,成为中国手工艺品出口的重要代表。同时,曹县凭借庞大的汉服产业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荣获“中国汉服之都”称号,在全国汉服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引领着汉服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潮流。此外,曹县还是“中国芦笋之乡”,芦笋种植面积广泛,产量高、品质优,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三、历史由来

夏代,曹县属豫州之域。商朝时,境内曾建有曹国。西周时期,曹县为曹国属地。春秋时期,曹国为宋国所灭,曹县遂属宋国。战国时期,曹县先后属宋国、齐国、魏国。秦朝时,实行郡县制,曹县东部属东缗县,西部属冤句县,均属砀郡。西汉时,曹县分属兖州刺史部山阳郡、济阴郡。东汉时,仍为山阳郡、济阴郡分治。

三国时期,曹县属魏国,为兖州济阴郡、山阳郡辖地。西晋时,曹县分属济阴国、高平国。东晋十六国时期,曹县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属地。南北朝时期,曹县属南朝刘宋的兖州济阴郡、北朝北魏的西兖州济阴郡。隋朝时,曹县分属济阴郡、梁郡。唐朝时,曹县属河南道曹州。五代十国时期,曹县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为曹州辖地。宋朝时,曹县属京东西路曹州。

金朝时,曹县属山东西路曹州。元朝时,曹县属中书省曹州。明朝洪武元年(1368 年),曹州治所由盘石镇(今曹县城区)迁至安陵镇(今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次年复还盘石镇。洪武四年(1371 年),降曹州为曹县,属济宁府。正统十年(1445 年),复升曹县为曹州,属兖州府。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 年),曹州升为曹州府,设附郭县菏泽,曹县属曹州府。

1913 年,曹县属岱南道。1914 年,属济宁道。1928 年,直属山东省。1936 年,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 年 8 月,平原省建立,曹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 年 11 月,平原省撤销,曹县随菏泽专区划归山东省。1958 年 12 月,菏泽专区撤销,曹县属济宁专区。1959 年 6 月,恢复菏泽专区,曹县复属菏泽专区。1967 年,菏泽专区改为菏泽地区,曹县属菏泽地区。2000 年 6 月,菏泽地区改为菏泽市,曹县属菏泽市至今。

四、乡村建设

近年来,曹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2022 年新改建农村公路 200 余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户户通”,极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稳定电力保障。

在生态环境整治上,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幅提升,有效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建立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污染处理体系,农村污染得到及时清运和处理,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此外,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如大集镇丁楼村,依托电商产业和汉服文化,实现了村庄面貌的华丽蝶变,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五、新兴产业

曹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电商产业领域,曹县堪称全国县域电商发展的楷模。以大集镇为代表,凭借特色产业优势和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以汉服为主的电商产业。全镇拥有数千家电商企业,形成了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了数万人就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同时,曹县还积极拓展电商业务领域,农产品电商、家居电商等也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曹县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项目。目前,已建成多个大型新能源发电基地,新能源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全县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此外,曹县还注重培育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方式,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入驻,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交通状况

曹县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公路交通网络纵横交错,济广高速、德上高速在曹县境内交汇,设有多个出入口,极大缩短了曹县与外界的时空距离。220 国道、327 国道等多条国道、省道穿境而过。京九铁路纵贯曹县南北,设有曹县站,开通了多趟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方便了居民的长途出行。同时,曹县积极推进铁路货运专线建设,提升铁路货运能力,促进产业发展。在航空方面,曹县距离菏泽牡丹机场约 40 公里,机场开通了多条国内航线,可直达全国各大城市,为曹县的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曹县还拥有内河航运通道,东鱼河航道可通航千吨级船舶,连接京杭大运河,实现了河海联运。

七、地理气候

曹县地处北纬 34°33′ - 35°03′,东经 115°08′ - 115°53′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 14.2℃,极端最高气温 40.6℃,极端最低气温 -15.1℃。年均日照时数 2298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 678.4 毫米。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曹县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

八、绿色发展

曹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在生态保护方面,加强对黄河故道、东鱼河等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实施河道清淤、湿地保护、河岸绿化等工程,改善水生态环境。目前,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已成为曹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繁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在城市绿化建设上,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先后建成了人民公园、八里湾风景区等多个大型公园和绿地景观。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 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 15 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同时,曹县积极推动工业绿色转型,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一系列绿色发展举措,曹县正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向着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稳步迈进。

九、民生工程

曹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教育领域,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2022 年新增学位 1.2 万余个,有效缓解了入学难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目前,曹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市教育综合评价中成绩优异。

在医疗卫生方面,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医疗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新建了多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善了基层医疗条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在社会保障方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 98%以上。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了一批养老院、敬老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此外,曹县还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十、经济实力

近年来,曹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22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546.3 亿元,同比增长 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32.5 亿元,增长 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6.3%。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曹县位次不断前移,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曹县产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依托曹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迅速,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涵盖食品、饮料、油脂等多个领域。木材加工产业是曹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曹县也被誉为“中国泡桐加工之乡”。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曹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十一、项目建设

曹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2022 年,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涵盖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民生等多个领域。在工业项目方面,总投资 60 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该项目建成后将吸引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推动曹县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投资 40 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已建成投产,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了曹县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在农业项目方面,重点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高效农业、智慧农业。投资 15 亿元的城市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投资 10 亿元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提高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曹县建立了完善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包保项目制度,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十二、城市建设

曹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在城市规划方面,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完成了城市“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 年改造老旧小区 30 个,惠及居民 5000 余户,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对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新建、改造城市道路 80 公里,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

加强城市绿化美化,新建了多个街头游园和绿地广场,新增城市绿地面积 150 万平方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积极推进城市新区建设,打造了一批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营造了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通过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曹县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十三、著名景点 - 八里湾风景区

八里湾风景区位于曹县县城东南部,距县城 8 公里,因距老城区八里得名。景区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6 平方公里,是一处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景区内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湖岸线蜿蜒曲折,景色秀丽。湖中有多个湖心岛,岛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景区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的旅游设施。沿湖建有多个观景平台,游客可在此欣赏到美丽的湖光山色。设有水上运动中心,提供划船、帆船、摩托艇等多种水上娱乐项目,让游客尽情享受水上运动的乐趣。此外,景区还建有生态农业观光园,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种植等农事活动,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同时,八里湾风景区周边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民俗风情村落,如安陵堌堆遗址、梁堌堆遗址等,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领略到曹县悠久的历史文化。

十四、著名景点 - 黄河故道湿地生态旅游区

黄河故道湿地生态旅游区位于曹县西北部,是黄河故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区总面积 25 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 15 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这里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众多珍稀鸟类和野生动植物。

旅游区内建有多个生态景观区域,如湿地科普园、鸟类观测站、水上栈道等。湿地科普园通过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普及湿地保护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鸟类观测站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观察鸟类的机会,每年春秋季节,大量候鸟在此栖息、觅食。黄河故道湿地生态旅游区还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发了一系列民俗体验活动,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入了解曹县的民俗文化。

十五、著名景点 - 曹县博物馆

曹县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曹县城区内。博物馆占地面积 10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6000 平方米,展厅面积 3000 平方米。馆内藏品丰富,现有文物 10000 余件,其中珍贵文物 200 余件,涵盖了历史、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

博物馆设有多个展厅,包括历史展厅、文物展厅、民俗展厅、书画展厅等。文物展厅陈列了曹县出土的各类珍贵文物,如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画等,展示了曹县古代灿烂的文明。民俗展厅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复原等方式,展现了曹县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民俗节庆等。书画展厅定期举办各类书画展览,展示当代书画艺术家的作品。

十六、名胜古迹 - 安陵堌堆遗址

安陵堌堆遗址位于曹县韩集镇孙庄村东北 500 米处,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 150 米,南北宽 100 米,高 8 米,占地面积 1.5 万平方米。据史料记载,安陵堌堆是春秋时期曹国国君曹穆公及其家族的墓地。安陵堌堆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均有发现。遗址上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

0 阅读:52
看花沟水

看花沟水

感谢大家的关注